生活中的设计(二十)

0 评论 2801 浏览 4 收藏 8 分钟

生活中的许多小细节,都可以映射到产品设计中,比如本文所讲的一些案例。这篇文章里,作者从五个案例出发,谈了谈他的感受和看法,一起来看看,或许会对屏幕前的你也有一些启发。

一、地铁汇合点

前段时间深圳地铁会合点上了热搜。之所以火爆,是因为很多人模仿标识牌的动作,引发了二次创造。再加上标识牌是粉色,有一点可爱,或者用现在流行话来说就是多巴胺风格,能让人放松、愉悦。

标识牌设立的初衷是方便人们会合。那么新的问题来了,会合点真的起到作用了吗?我们可以看到标识牌并不大,而且不够醒目。地铁站那么大,你和对方讲我在会合点等你,无异于说我在那片云下等你。除非每个站的会合点都在固定位置,或者数量很少,而且这套规则碰头双方都清楚。‍‍‍‍‍‍‍‍‍

那还有改进空间吗?比如有的加大了标识牌尺寸,让它围着柱子一圈,并且靠近门口,保证不同方向都可以发现。还有的在上面标注了位置信息,从文案上看会合点的位置可能相对固定,都在站台附近。而且标识牌上增加了花束,更加醒目。

其实从上面的分析可知,会合点有两个作用,一是会合,而是情绪调节。所以设计还可以更进一步。例如增加花束、座椅,会合的同时还可以小憩闲聊,考虑了实际场景。或者迎合拍照打卡心理,营造成可以互动的艺术空间,兼顾会合的作用。

二、共享单车上的手机支架

共享单车上加装了手机支架,有人称赞方便导航。也有人担忧会不会有人用来看视频,造成交通事故。甚至还有人想到可以用来投放小广告,不容易掉落,还容易抢夺视线。

这其实反映了设计思维中的一个概念“诡异问题”。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往往会引发新的问题,无穷无尽。因此设计师总要保持动态、发展的眼光,考虑负面的可能。‍

之前我们提到常见的设计手段有:消除、转移、隔离、替代和个人举措。显然美团采用了个人举措,用提示语去告知用户注意安全。大家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呢?可以评论区交流。

三、赛博烧金‍

泉州寺庙把传统的香炉烧金替换成了扫码烧金。与时俱进的同时保护了环境,降低了火灾隐患。其实想要更多人参与其中,可以采用“联想-激发情绪-引导行为”模型。传统烧金不仅有视觉的火焰,还能闻到香灰的味道、听到火苗的声音、感受到火焰的温度、金钱的厚重。换成赛博烧金也许可以想办法模拟,充分调动五感。

之前在深圳弘法寺看到很多人排队领佛卡,大多都是年轻人。一方面源于当下的社会情绪和流行文化,另一方面和领卡机放置的位置也有关系。机器大多放在连廊过道的尽头,因为空间狭窄,导致很多人拥挤,让队伍更长。不明所以的群众也就跟着排起了队。

四、“儿童”存钱罐

网上看到一种电子存钱罐,每次存钱都会语音提示:“主人,你又存钱了,真棒!”。取钱的时候则需要输入密码、验证指纹,充满仪式感。这种充满童趣的存钱罐不仅受儿童喜欢,还吸引了一大波成年人。

其实这也不奇怪,人都是情绪动物,谁会不喜欢夸夸呢。儿童渴望得到鼓励,追求平等,他们会喜欢模仿大人,密码和指纹验证就是典型的元素。大人同样需要鼓励,尤其是后疫情时代叠加失业浪潮,成年人需要更多缓解压力的渠道。‍‍‍‍‍‍‍‍‍‍‍

文艺复兴与多巴胺设计在未来一段时间会更加流行。

‍‍‍

五、杭州宣传海报

两张杭州宣传海报,很多人不知道其中的意思。甚至有人解读成了“真low(楼)啊”。当然也有正面积极的,理解成了“真顶啊”。还有人从历史文化角度出发,应为亭子名字叫集贤亭,所以理解为“真闲啊”。

从引发人们讨论的角度上讲,这组海报已经成功了。也许最初它就没有特别的意义,是开放式解读。或者海报上的本地风景地标本身就是意义。城市宣传海报的出发点是介绍风土人情,最终目的是吸引人才与投资。引发好奇,让用户主动了解一个地方比被动介绍一个地方有效得多。

本文由 @我很好奇WHY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