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设计(二十一)

0 评论 1790 浏览 0 收藏 7 分钟

生活中的许多小细节,都可以映射到产品设计中,比如本文所讲的一些案例。这篇文章里,作者从五个案例出发,谈了谈他的感受和看法,一起来看看,或许会对屏幕前的你也有一些启发。

一、点都德的“桌布”

点都德的桌布是一张纸,印满了粤语方言和早茶文化。这其实是一种预处理手段,让顾客通过阅读弱化等待的焦虑。同时渲染一种复古氛围,了解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产品增加附加值的过程。

二、港口的长颈鹿

日本一个港口把起重机粉刷成了长颈鹿。一方面是为了造网红景点,吸引游客,带动经济。另一方面是因为港口的附近有一家儿童医院,希望让儿童通过窗口看到可爱长颈鹿的时候能够缓解焦虑。

这其实是一个巧妙的触点设计,完美结合了起重机的物理形态,同时敏锐捕捉到了患病儿童的心理需求,充满人文关怀。‍‍

想要引起用户的心理共鸣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比如膜法世家的妇

女节广告。没有聚焦在产品宣传,而是把握当下热点,符合女性内心情感。最后浅浅说一句:“本广告由膜法世家为你买断”。给人一种支持的力量。‍‍‍‍‍‍

三、厕所的帮助信息

上海美术馆卫生间里的求助标识牌,考虑到了特殊群体和突发状况的应急需要。设计需要关注用户真实的行为路径,考虑相应的可能,减少操作步骤。

求助牌上标注了所在位置和应急电话,减少了用户查找的麻烦。也便于工作人员快速定位。另外提供了二维码,在不方便打电话的情况下也可以求助。

下面是百度网盘的登录界面,现代社会很多人不记得密码,比如我。所以我经常输入手机号后才想起切换到短信登录页面。且过去发现输入框被清空,还需要重新输入。这就是一个反面案例,没有考虑用户可能的行为路径。

四、完美融入的削笔刀

图1的削笔刀巧妙利用了废屑,让它成为了变色龙的一部分,增加了趣味性。图3的石狮子并没采用传统的石材,而是利用建筑的剩余材料制成,完美融入周围环境,更显端庄厚重。这两个案例都用到了自服务的设计手段。

五、商场互动屏

相信遛娃的家长都有一个痛点,小孩子太喜欢苦恼、乱跑,不愿意跟着大人逛商场。深圳一家商场就捕捉到了这一需求,提供了互动屏,成为了遛娃的还去处。

下面几个案例基本都与互动相关,互动营造第一次接触(First Touch)的好方法,另外提升参与度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这是一款盲盒互动墙,上面的元素代表电影类型,刮开涂层,就能看到一张电影海报。对于很多选择困难症或情侣用户来说很实用。这个案例就应用了不确定性与好奇心策略、游戏化的原则。‍‍‍‍‍‍‍‍‍‍‍

这是两个健身案例,一个把踩单车变成了赛车游戏,另一个把跳床变成了下棋游戏。让枯燥的健身变得更有趣、带有竞争性。再利用不服输的心理,创造话题,引发进一步传播。


‍‍
这是一所大学的石凳,上面有尺子。这同样是一个利用猎奇心理去创造话题的案例。

这是一家街头移动咖啡,应该是借鉴了淀粉肠模式,单价可能不高,类似于口红效应,主打情绪修复与满足。现场调制的过程带有一定的专属感,出于好奇应该会有人尝试。

本文由 @我很好奇WHY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