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写水货写干货,高质量文章写作技巧
写作是一个不断修炼的过程,是完善自己思考的过程。觉得写作难,很可能是没有信息逻辑,以下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帮助。
想“写点干货”沉淀下思考,又担心自己写不出东西。脑子里刚有东西想写,却偏偏挤不出来。
不少人觉得奇怪,为什么跟别人聊天能滔滔不绝,到了动笔的时候却只能原地发呆。
答案是:与别人对话时,你提供了足够多的信息,他会用自己的逻辑去修补过程中的漏洞,加工成完整的结论。觉得自己有货,是因为别人在帮你总结。
觉得写作难的原因,多半是因为你既没有信息,又没有逻辑。
逻辑从某种层面来说,就是一种信息的组织能力,写作就是一个组织信息的过程。
如果选题决定写作的方向,那么切题才是准备一篇文章的开始。
一、为什么要找问题
不少人在动笔的时候,第一想法是我要说些什么?然后上来就是我觉得xxxx,我认为xxxx,我知道xxxx……
因为自己有这些信息,所以我要写出来,这是多数人的第一想法。
但当你这样写的时候,就注定了读者在产生对“解决方案”的渴望时,就提前失去了兴趣。只顾自己的表达欲,没有去关联读者,自然也就不会对他们产生吸引。
人只有在不舒服的状态下才会迫切的想要改变,产生行动,造成他们不舒服的背后就是问题所在之处,能够吸引读者的是找到与他们有关的问题。
当我们去定义问题的时候,本质上就是以问题为框,装下你的目标读者。
问题越大覆盖的读者越多,问题越具体则越能吸引读者注意。
问题本身就是对读者的一种召唤,好的问题会清晰的告诉读者旅程的目标是什么。
二、如何找到真问题
判断问题需要先从问题的层级开始,所有问题都由疑问和难题两个层级构成
什么是疑问?
桌上有6杯水,小明喝了2杯,请问桌上还有几杯水?
每个疑问只对应一个正确答案。
而对这个唯一的正确答案的寻求过程就是解答。
什么是难题?
将桌上的5杯水分给6个领导,我们应该怎么做才好呢?这个就是难题。
一个难题可以对应多个可选择的解决方案。通过比较、分析、思考,寻求更好的方案,这个过程被称为“解决问题”。
我们在写内容的时候就是带领读者从一个起点到一个终点的过程。要么解答读者的疑问,要么解决读者的难题。
举个例子:
小王是一个刚入职不久的运营。
在一次会议上,领导提出公司要着手私域项目的启动,要求小王给一份运营规划,月底前交。为了写这份规划,小王需要去着手去搜索了相关资料。
“私域运营”“私域运营规划”“运营规划”等等基本上就是他会搜索的词。
在搜索结果上,一般就是这几类:私域概念的科普、xx私域的案例拆解、零散方法论的总结。
看到这个例子,有人就会说小王面对的问题是:他不知道怎么去写私域运营规划。
我们进一步思考就会发现:他不是要你教他怎么写,他要的是一份能“抄”的方案,用来交差。
在这里我们就会发现,他要的不是解答疑问,而是解决问题。
三、冲突与矛盾的提取
除了找到读者的核心问题之外,我们还要分析在这个问题中他们的核心矛盾/冲突点。
一般来说会存在这样的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要么缺少某个要素,要么在某块地方有错误认知。
第一种情况就是信息差(就是说点他不知道的)。
这里不展开,很好理解。
第二种则是存在错误的认知(就是纠正他的认知)。
以我看到的一个案例来说:
如果你是一个卖拐棍的商家。
那么在定义受众群体时很容易得出结论:
拐棍的受众群体一般是60-85岁的老人。
真实的情况远比这个复杂。
拐棍作为辅助类工具 ,目的是为了解决老人行走、活动的痛点。
但事实上,很多刚开始行动不便的老人都不太愿意接受自己到了需要用拐棍的年纪。
人生中的第一根拐棍,多半是来自子女的决策。
此时有人就会问,那你这个结论是从哪里得出的?
有时候只需要去看看商家的评论区就能知道,并不一定要复杂的市场调研。
这个就是购买者和使用者分离的一个例子。
如何去找到核心矛盾,这里我们其实就是用一些常用的思维模型来解决。
一般来说,针对单纯的“事”来说,你用MECE就能整理,涉及“人和事”的用SQCA也足够使用。
四、选择适合的身份来说
我认为选择什么样的身份来说,是为了在某种角度下更好回答读者心中的疑问。
如果你是以前辈视角,那么就要给出身份信息,这背后就是利用平台背书+知名案例去影响读者。
如果你是以平辈视角,那么就要从感同身受的角度切入,先解决情绪问题,再解决逻辑问题。
有时候的问题会涉及到多方视角,那么我们就要去看这件事的参与方都有谁,以什么视角去说更合适。
比如给求职者讲面试,面试的参与方都有,求职者、HR、业务负责人、老板,
这个时候就有四种角度。
如果是以求职者视角:那么你就从自身面试的成功经验去分享。
如果是以HR视角:更多代表的是岗位的基本要求,从专业的角度去看求职者面试的关键点有哪些。
如果是以业务负责人的视角:则从业务需求角度出发。
如果是以老板的视角:更多地从个人的用人风格讲起。
选择什么视角,决定了哪些读者被你吸引。
五、决定怎么说,说什么
前面解决的是“事”的逻辑,是帮我们定位到真正的问题。现在我们解决的是“人”的状态,弄清楚他们的期望。因为有时候真正的答案别人是未必能接受的,我们需要结合情况来进行判断:
基于现状求方法:状态+方法
强调人群状态(没钱、没学历、没基础、没方法),这类读者最重要的是给信心。
基于数字求提升:放大数字结果
强调从低数字提升到高数字状态,这类读者最重要的是给方法和步骤。
基于过往求经验:过来人经验分享
强调过来人经验答疑解惑,现状分享,这类读者更多的是渴望被理解。
基于状态求判断:权衡利弊
强调某两种状态事物的抉择,这类读者要的是逻辑和方法。
基于品类求推荐:满足好奇心/解答疑惑
强调泛需求、卖点等,这类读者最直接的就是讲利弊。
最后
写作是一个不断修炼的过程,是完善自己思考的过程。“写点干货”不是为了向谁证明,但要把读者装进心里,因为我们所有的认知,都来自身边人的反馈。
透过写作把自己的思考暴露出来,就会吸引人与你交流,为你指正,然后自己也会成长的更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你解决写作的卡点。
专栏作家
志忠,微信公众号:事现运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擅长私域流量体系搭建,运营策略制定。曾负责搭建并管理全国高校社群运营体系,拥有全国100+所高校官方授权社团,200+公益创业项目团队。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