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研发阶段产品经理要做好哪些核心工作

0 评论 1858 浏览 6 收藏 27 分钟

当产品立项完毕,进入研发阶段时,产品经理需要做好哪些核心工作?本文将逐一为大家介绍这几个流程具体需要产品经理做哪些工作。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当产品立项报告评审通过并且产品规划已经完成之后,就开始进入产品研发阶段了。在这个阶段,我们的产品还需要经历产品评审、UI设计与评审,产品研发、产品测试和验收上线等过程。每个环节都需要产品经理参与,接下来,我们将逐一为大家介绍这几个流程具体需要产品经理做哪些工作?

一、产品评审

产品评审是对产品经理设计的原型进行评审,主要讨论产品的交互方式和实现方式。此外,一些公司还会对产品经理编写的需求文档进行简单评审,以确保需求文档能够满足开发要求。

1. 原型评审

原型评审是产品开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是对产品设计进行评估和改进的过程。原型评审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并解决产品设计中的问题,确保产品在投入生产前已经达到预期的标准和质量。

在原型评审中,通常会邀请多个领域的专家和项目团队成员参与,包括产品经理、设计师、工程师、市场人员等。评审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评估产品的功能是否完善、性能是否稳定,以及是否达到预期的标准。

产品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评估产品是否易于使用、界面是否友好、用户是否能够轻松地完成所需操作。

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评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和可靠性问题。

产品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评估产品在未来是否具备扩展的可能性,以及产品是否易于维护和升级。

产品的成本效益:评估产品的成本是否合理,以及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原型评审过程中,通常会进行多个轮次的评估和修改,以确保产品设计达到最佳状态。此外,评审过程中也会对产品的开发进度和资源分配进行评估,以确保产品能够按时投入市场。

2. 需求文档评审

需求文档评审是对产品或项目的需求文档进行评估和改进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由项目团队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以确保需求文档能够准确地描述产品的功能、性能、用户需求等方面的要求。

在需求文档评审中,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需求的正确性:对照用户的原始需求,检查需求文档是否偏离了用户的原始需求。

需求的明确性:检查需求文档中每一个需求是否存在一些含糊其辞的词汇,用户是否清晰,是否有歧义。

需求的完整性:对照用户的原始需求,检查需求文档是否覆盖了用户所提出的所有需求,每个需求有没有遗漏。

需求的限制性:每个需求是否清晰地描述了这个软件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能输出什么,不能输出什么。

需求的优先级:需求文档中哪些功能比较重要,哪些功能比较次要,是否做了标识。

需求的一致性:需求文档内容前后一致,不冲突,不矛盾。

技术的可行性:评估需求文档中涉及的技术是否具备可行性,以及技术实现的风险和成本。

设计的合理性:评估需求文档中涉及的设计是否合理,以及是否符合产品的整体架构和设计风格。

文档的可读性:评估需求文档的写作风格和逻辑结构是否易于阅读和理解,以及是否符合公司的文档规范和标准。

在需求文档评审过程中,通常需要准备相应的文档和资料,以便更好地评估需求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这些文档和资料可能包括用户反馈、市场调研报告、技术可行性分析等等。

需求文档评审是确保产品或项目成功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消除歧义、完善需求细节,最后达成共识。评审完成后,产品人员会重新整理需求文档,最后形成一个统一标准的需求文档,然后分发给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

二、UI设计与评审

在原型评审和需求文档评审通过后,产品经理会将原型文档和需求文档同步给各项目参与方。接下来,UI设计师会对产品原型进行精美的图形化界面设计,并进行设计风格评审和确认。

1. 产品UI图形化设计

产品UI图形化设计是指通过图形化方式将产品的用户界面设计呈现出来,包括布局、色彩、字体、图标、动效等元素。UI设计师在进行产品UI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产品的整体风格、用户的使用习惯、操作流程等因素,同时结合各种设计方法和技巧,以实现美观、易用、符合品牌形象的用户界面设计。

产品UI图形化设计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设计风格和主题:根据产品的定位、目标用户和品牌形象等因素,确定设计的整体风格和主题,例如现代、简约、科技感等。

绘制草图和原型:在纸上或使用设计软件绘制产品的草图和原型,初步确定界面的布局、色彩、字体等元素。

设计细节和交互元素:根据用户需求和反馈,对界面进行细节设计和交互元素设计,例如按钮、表单、弹窗等。

在进行产品UI图形化设计时,产品经理需要协助设计师注意以下问题:

保持一致性:设计的整体风格和元素应该保持一致性,包括色彩、字体、图标等元素的使用。

注重用户体验: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因此设计师需要考虑用户的需求和习惯,以设计出更加易用、易理解的用户界面。

符合品牌形象:设计的风格和元素应该符合品牌的形象和定位,以提升品牌价值和用户忠诚度。

简洁明了:设计的界面应该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元素和信息,以减少用户的认知负荷和提高操作效率。

可读性和可操作性:设计的界面应该具备良好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使得用户能够快速理解和操作。

2. UI设计稿评审

UI设计稿评审是指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对UI设计师完成的UI设计稿进行评估和改进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由项目团队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以确保UI设计稿能够符合产品的整体风格、用户需求和可用性要求。

在UI设计稿评审中,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设计的一致性:评估UI设计稿是否与产品的整体风格和品牌形象保持一致,以及是否与其他页面和元素的设计保持统一。

用户体验:评估UI设计稿是否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操作流程,以及是否提供了良好的用户体验。

可读性和可操作性:评估UI设计稿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包括文字的可读性、按钮和链接的可点击性、表单的可填写性等。

细节处理:评估UI设计稿的细节处理是否得当,包括色彩、字体、图标、动效等元素的使用和处理。

响应式设计:评估UI设计稿是否考虑了不同屏幕尺寸和设备类型,以及是否能够自适应不同大小的屏幕和设备。

与开发团队的协同:评估UI设计稿是否与开发团队的开发计划和技术实现能力相匹配,以及是否需要与开发团队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协调。

评审意见的记录:记录评审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于UI设计师进行修改和完善。

UI设计稿评审是确保产品成功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发现并解决UI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一致,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和质量。评审完成后,UI设计师会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符合要求的UI设计稿,并交付给开发团队进行开发和实施。

三、产品研发

产品研发阶段包含数据库设计、研发方案设计、开发编码,编码自测。在这个过程中产品经理参与度相对较低,但如果产品经理兼任项目经理,就得参与到研发的数据库设计,实现方案设计,代码走查等环节,以此来监督产品需求在研发阶段的实现过程。

1. 数据库设计

产品数据库设计是产品研发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产品的数据存储、数据管理和数据安全等多个方面。良好的数据库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同时也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在产品数据库设计中,产品经理或者是项目经理需要协助研发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需求分析:了解产品的数据需求,包括数据类型、数据量和数据处理方式,为后续的数据库设计提供基础。

逻辑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包括表结构、关系模型和索引设计等。

物理设计:根据逻辑设计结果,设计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包括表空间分配、数据存储方式和数据缓存等。

安全性设计:设计数据库的安全机制,包括用户认证、权限控制和数据备份与恢复,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性能优化:根据产品的性能需求,优化数据库的设计,包括索引优化、查询优化和事务处理优化等。

可维护性设计:设计数据库的可维护性,包括数据库结构的变更管理和数据备份与恢复流程,以确保数据库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可扩展性设计:设计数据库的可扩展性,包括数据分片和分布式存储,以满足产品未来的数据需求。

2. 研发方案设计

研发方案设计是指根据产品需求和设计,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制定具体的研发方案。这包括技术选型、架构设计、模块划分、开发流程等内容。通常研发团队和技术专家共同参与这个过程,以确保研发方案能够满足产品的需求和目标。

在研发方案设计中,如果产品经理兼任项目经理还需要协助研发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选型:根据产品需求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技术栈和工具,包括前端框架、后端语言、数据库技术等。

架构设计:设计产品的整体架构,包括系统分层、模块划分、接口定义等,以提高产品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性能。

模块划分:按照功能和逻辑将产品划分为模块,明确每个模块的职责和功能,以便于开发、测试和部署。

开发流程:制定产品的开发流程,包括编码规范、代码审查、版本控制等,以确保产品的代码质量和开发效率。

安全性:考虑产品的安全性,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防止黑客攻击等措施,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可维护性:设计产品的可维护性,包括日志管理、异常处理、升级策略等,以提高产品的可维护性和可用性。

可扩展性:考虑产品的可扩展性,包括微服务架构、容器化部署等,以满足产品未来的需求和增长。

在研发方案设计中,通常会使用一些设计和评估工具,如UML图、架构图等,以提高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也会采用一些最佳实践和规范,如敏捷开发方法、DevOps等,以确保研发方案的可行性和可维护性。最终,经过评估和选择的研发方案将成为产品研发的重要依据和指导。

3. 开发编码

开发编码是指使用指定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进行具体的编码工作。这个过程通常由程序员和开发工程师来执行,以确保产品的代码质量和开发效率。

在开发编码中,如果产品经理兼任项目经理,还需要对研发撰写的代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监督:

编码规范:需要遵循研发方案设计的编码规范和标准,包括命名规范、缩进风格、注释规则等。

代码审查:进行代码审查,以确保代码的质量和符合设计要求。

版本控制:使用版本控制系统来管理代码的变更和版本,以便于追踪和回滚。

调试和排错:对代码进行调试和排错,以确保代码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优化性能:根据性能测试的结果,对代码进行优化,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文档编写:编写相关的文档,包括接口文档、数据库设计文档等,以便于后续的维护和升级。

4. 代码自测

代码自测是指开发人员对自己的代码进行测试和验证,以确保代码的质量和正确性。这个过程通常在开发编码完成后进行,是产品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代码自测中,开发人员通常会进行以下操作:

单元测试:对自己的代码进行单元测试,测试代码的各个函数和方法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预期结果。

集成测试:将各个模块进行集成测试,测试模块之间的协调和稳定性。

代码审查:对自己的代码进行审查,检查代码的质量和符合设计要求。

调试和排错:对代码进行调试和排错,找出代码中的错误和问题,并进行修复。

性能测试:对自己的代码进行性能测试,测试代码的性能和响应速度是否符合要求。

代码优化:根据性能测试的结果,对自己的代码进行优化,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四、产品测试

产品测试通常包含测试用例撰写,测试用例评审,测试计划安排,以及测试验收,在这个过程中,产品经理需要参与测试用例的评审,确认测试用例是否完全覆盖了产品需求,同时,还需要监控测试计划的时间安排,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产品测试,甚至于有些时候产品经理还得参与到产品测试工作中去,最后还得推动测试人员对产品需求进行初步验收。

1. 测试用例评审

产品测试用例评审是指在产品测试过程中,对测试用例进行评估和审查,以确保测试用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产品的测试质量和效率。这个过程通常由测试团队、开发团队和产品经理,项目经理共同参与。

在产品测试用例评审中,产品经理或者是项目经理需要协助测试人员做一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测试用例的准确性:评估测试用例是否准确地反映了产品的需求和功能,是否符合测试计划和方案的要求。

测试用例的完整性:评估测试用例是否涵盖了产品的所有重要功能和场景,是否考虑了各种边界条件和异常情况。

测试用例的可读性:评估测试用例的描述是否清晰明了,是否易于理解和执行。

测试用例的覆盖率:评估测试用例是否覆盖了产品的所有代码路径和分支,是否能够发现潜在的问题和缺陷。

测试用例的复用性:评估测试用例是否具有较好的复用性,是否可以在不同的场景和条件下重复使用。

测试用例的维护性:评估测试用例是否易于维护和更新,是否能够随着产品的升级而及时更新。

测试用例的合理性:评估测试用例是否符合产品的整体测试策略和计划,是否与其他测试用例相互协调。

2. 测试计划安排

测试计划安排是指根据产品测试的需求和目标,制定具体的测试计划和时间表,以确保测试工作的有序进行和按时完成。这个过程通常由测试团队完成,以确保测试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在测试计划安排中,如果产品经理兼任项目经理还需要协助测试人员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测试目标:明确测试的目标和重点,例如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以便于制定具体的测试计划。

测试范围:确定测试的范围和内容,包括被测功能模块、测试场景、测试数据等,以便于评估测试的复杂度和工作量。

测试资源:评估所需的测试资源,包括测试人员、时间、硬件、软件等,以便于制定合理的测试计划。

测试策略:制定测试策略,包括测试方法、工具、环境等,以便于指导测试工作的具体实施。

测试时间表:制定测试时间表,包括测试准备、执行、回归等阶段的时间安排,以便于确保测试进度的可控性和按时完成。

风险评估:评估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预案,以确保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沟通协作:确定各方的沟通方式和协作机制,以便于及时解决问题和调整测试计划。

3. 产品正式测试

通常情况下,产品的正式测试由测试团队负责,但在某些情况下,产品经理也需要参与产品测试,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满足用户需求。产品经理在产品测试中扮演以下角色:

分析测试结果和问题:产品经理分析测试结果和发现的问题,并与测试团队和开发团队一起确定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协调开发和修复问题:产品经理协调开发和修复问题,确保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并尽快恢复测试工作。

验证修复和优化建议:产品经理验证修复和优化建议,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并且不会引入新的问题。

总之,产品经理在产品测试中扮演重要角色,需要与测试团队和开发团队紧密合作,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五、验收上线

产品经过测试验收后,一般测试人员会以测试报告的形式通知产品经理或者项目经理进行UAT验收。UAT验收通过后,研发团队会将项目上线。在上线阶段,会有运维人员参与,而产品经理不涉及这部分工作,因此不做描述。上线成功后,产品经理需要进行生产环境验收。下面对UAT验收和上线验收做个简单描述说明。

1. UAT验收

UAT验收,也称为用户验收测试(User Acceptance Testing),在产品经理UAT验收阶段,产品经理需要对产品的功能、性能和用户体验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评估。产品经理在UAT验收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

制定UAT计划:产品经理需要与测试团队和开发团队一起制定详细的UAT计划,包括测试目标、测试范围、资源分配、时间表、风险评估等。

组织内部验收测试:在UAT之前,产品经理应组织内部验收测试,也称为预验收测试。内部验收测试的目的是在UAT之前尽可能发现和修复问题,以减少UAT期间的工作量。

监督测试执行:在UAT期间,产品经理需要监督测试团队的测试执行过程,确保测试计划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产品经理还应及时解决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协调开发和测试团队的合作。

验证测试结果:在测试结束后,产品经理应验证测试结果,确保所有发现的问题都得到了修复,并且没有引入新的问题。

编写UAT报告:产品经理需要编写UAT报告,该报告应包括UAT的目标、范围、资源、时间表、风险评估以及测试结果等详细信息。该报告将作为产品上线的重要参考依据。

参与UAT评审:在UAT结束后,产品经理应参与UAT评审会议,与相关人员讨论UAT期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并确定产品的上线计划。

产品经理在UAT验收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监督和指导整个测试过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同时,他们还需要与开发团队、测试团队等相关人员紧密合作,共同完成产品的上线计划。

2. 生产验收

线上生产环境验收是指对部署在互联网上的产品或服务进行验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验收标准:明确产品或服务应该具备的特征和功能,例如性能指标、安全性、易用性等。

提供生产环境:需要提供线上平台的生产环境,以便进行测试和验收。

测试验收:在生产环境中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测试和验收,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等。

问题反馈与修复:如果在测试验收中发现任何问题,需要及时反馈给开发人员并进行修复。

再次测试与验收:问题修复后,需要再次进行测试和验收,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上线发布:经过测试和验收后,可以将产品或服务上线发布到生产环境中。

本文由 @Mtian梦天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