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问题鉴定指标管理真实力:订单表里有原子指标吗?

1 评论 1073 浏览 1 收藏 9 分钟

描述业务时,我们常常会用到相关指标,那么什么是原子指标?本文对原子指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开局一道题,请回答:订单事实表里,有原子指标吗?

如果你是数据产品、数据研发,或者是数据岗位的面试官,我建议可以收藏这个题,也好好看这篇,这是我在多家公司花了上百万成本、实操结合思考才稍微想明白的问题,建议先点赞收藏。

市面上很多文章和案例讲如何构建指标体系、如何管理指标、如何构建指标管理系统。很多CDP、用户画像、OneData的文章,也都会讲到指标。泛泛而谈的很多,都说指标厉害,但指标到底怎么定义,怎么管,怎么建,怎么用,讲得不透彻。尤其是定义这块,很多文章复制粘贴、给出一个冠冕堂皇定义就完事了。

就好像,有人告诉你屠龙宝刀厉害,大侠用屠龙宝刀的故事有很多版本,但是,这宝刀到底怎么厉害,比如怎么锻造出来,大侠究竟怎么用的,没多少细讲的,也很简单嘛,这东西不热血还挺枯燥,一点都不爽,没多少人听。

但真的大侠怎么能不懂这些细节呢,大家天赋都差不多,细节才决定成败呀。

刚开始学指标时,见过很多讲大道理的书,但讲细节的不多,特此来写一篇。

01 问题定位三板斧

我先给你提供搞懂指标的三板斧:what、why、how。

首先,What。

想回答清楚标题里的问题「订单表里有原子指标吗?」,需要给出或者找出原子指标的定义。而且,从名词分类来说,原子指标是指标的一种,那么,还得解释指标和事实表的关系。

其次,Why。

有了指标的基础定义,还需要解释,为什么要分出来原子指标、衍生/派生指标?并且还可以衍生出一个问题:这些指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最后,How。

既然都讲清楚了定义和原因,那么人们该如何管理指标,目标用户该又该如何使用指标呢。不然绝妙的指标定义、方法论最终没法如期运转起来,也只是个漂亮的理论花瓶。

那么,我们一起来探索下。

02 什么是指标,什么是原子指标

指标用于描述业务的情景,用于对业务当中的事实进行度量。比如,某人买酸奶,一天之内买了几次,买了几盒,这些酸奶一共花了多少钱,这些就是指标。

更多指标的案例,请聪明的你举一反三~

原子指标,则是被定义出来描述最小颗粒度业务的数据。很多文章里都说,原子也就是不可再分的。

但正是这个所谓的「不可再分」会带来非常多的理解层面的干扰。因为真实的情况恰好相反,原子指标就是用来拆分的,我们需要逆向理解。

还记得数仓分层里面讲到的粒度吗?数仓分层能减少重复计算,为啥能减少?如何减少?这篇文章包懂!

人,是最小的个体计量单位,0.5个活人的说法,在客观世界是不存在的,或者说不太符合多数场景的认知逻辑。人不能细分了,但,数可以细分呀!0.25个人、0.125个人、0.0625个人,都是可以写出来的。算人效的时候,就可以这么算。一个顶俩,那么,所谓的俩,可不就是0.5个。

有个形容消费高的笑话:sh月入两万不如狗,那么一狗就是2万,半狗就是1万。还有网友得知某郑姓明星一年收入后,用0.5s = xxx万来调侃。

只要是增加维度,数就是可以继续细分的。很简单,增加是或否的前缀,就可以再把数往下细分。比如,5年级的人数是200人,5年级3班的人数是40人,5年级3班2组的人数是10人,5年级3班2组第一排的人数是1人,5年级3班2组倒数第一排的人数也是1人。

03 到底什么原子指标?

原子指标不是数,而是对数的定义和解释。接下来,我们以一群人去餐厅吃饭为例,来解释原子指标。

1、原子指标,定义统计的粒度

比如,餐厅要统计人数,前文说道,最小粒度就是个。当我们去拼桌的时候,不存在说什么半个人、1/4个人来拼桌吧,都不是个人了,我们还咋统计?大家都争当先进个人,意思是:当个先进的人。记住,统计要定义最小的单位和粒度。

2、原子指标,定义统计的目标

当人们静静地坐在餐桌前,人数不会变。那餐厅是要统计有多少人来吃饭、有多少碗筷,还是统计上了多少菜、动了多少次筷子、咀嚼了多少次呢?

而且,人会动,时间会往前走,在特定的时间范围里,一个人可以进行很多次活动,比如,吃饭的次数,吃一餐饭,吃饭人次就加一。餐厅不仅仅要关注人数,也要关注人次。一个人一天吃一顿,一天吃三顿,备餐完全不同。

3、原子指标,定义统计的方法

当我们吃了一次饭,这个事实发生了,哪怕随着时间推移,吃饭次数这个统计数字,永远也不会磨灭,也永远都不会减少了,时间范围里的总吃饭人数、吃饭人次是可以通过累加得到的。

光看一个数,是不够的,就比如,吃饭次数,万一某个神人真的很能吃,一个人一天吃100次,结果吃饭的人数不变,但是吃饭人次增加了不少。

这个荒唐的案例只是想告诉你,数据或者数字,只是对某个事实从某个视角的出发进行的度量。我们要综合评定。

刚刚说到的,【人均吃饭次数】等于【吃饭总人次】除以【吃饭总人数】,也就是统计的方法。

4、原子指标,定义了统计的约束逻辑

一段时间内同一个人吃三餐饭,统计时间内,吃饭的人没增加,人数不变。但吃饭的人次增加了,吃饭人次增加。不要光想着做加法,事实世界很多数字是能够减少的,加减之间,逻辑要对得上。

比如,我们吃饭买单,那么账户余额就减少了,餐厅账户余额就增加了。我方定义是支出,对方定义是收入,两者对得上,才是正常的交易。

专栏作家

Lee,公众号:数据产品小lee,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关注直播、短视频和文娱领域、擅长数据架构、CDP及数据治理相关工作。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德谟克利特探讨了物质结构的问题,提出了原子论的思想。然而原子指标的概念与原子论是不同的。在数据分析中,原子指标通常是用来构建更复杂指标(派生指标)的基础,通过与其他维度(如时间、地点、类别等)的结合,形成具有特定统计周期和业务限定条件的复合指标。原子指标的核心功能是对指标的聚合逻辑进行定义,它们是不可再分的,因为它们已经是最小的可度量单元了。这些指标通常基于业务过程的度量值来设定,确保统计口径和计算逻辑的明确性。“原子指标不是数,而是对数的定义和解释。”

    来自安徽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