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快手B站“三国杀”,以后换视频平台培养歌手了?
前段时间周董新歌《圣诞星》引起粉丝争议,而音乐人考虑的是另一个问题:流媒体时代的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建立,音乐开发能力未能满足时代需求,如何解决?难道真的要依靠短视频时代的看见音乐,和流量支持的策略吗?
最近,围绕周董新歌《圣诞星》的争论仍未消散,有人说周杰伦已经失去水准;有粉丝坚持说周董依旧保有20年来华语乐坛最顶尖的创作能力。
子弹可以再飞一会儿,不过有一个问题,整个华语乐坛已经忧愁很久了:
周杰伦这些年来躺得很平,很大原因还是后浪的不给力,周董、伍佰、五月天……老一代天王始终处于“全网无代餐”的状态,流媒体时代的顶流在音乐上无法给他们任何紧迫感,所以他们尽可以松弛、玩儿票、不认真唱歌(免责:我可没说假唱啊)。
说到底,还是生产端的问题。
其中当然有“去中心化”的因素,但是如果把过去的10~15年算作一个时代,那这个时代确实星光暗淡,以至于整个流行音乐不断试图“回忆杀”,从唱片工业的废墟中挖掘资源。
特别是最近,当音乐的“消费端”突然迎来高速增长,各大卫视的拼盘晚会、各地如火如荼的音乐节商,如果没有老面孔打主力竟不知道如何组织像样的卡司,这显然并不太正常。
华语音乐出现的这种代际落差,更应该解释为流媒体时代的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建立,音乐开发能力未能满足时代需求。
问题很清晰,但如何去解决?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新入局的平台,似乎在探索一些待验证的新方式。
一、流行音乐史,音乐生产中心的“前移”史
如果把时间线拉长,我们会看到一个现象:历史上,音乐的生产中心是在不断向着消费端移动的。
古典时期,学院派培养人才并“生产”音乐,这时音乐的商品属性还不完善,生产体系几乎是封闭的,听众没有太多选择权,作为行业精英的音乐家们既生产音乐,也评判音乐,主导整个生产端。
在下一个阶段,随着唱片工业和流行音乐的兴起,学院派依然为唱片工业提供了人才和基础性的理论指导,但作为商品的音乐生产中心逐渐“前移”到了主导版权交易、唱片制作的“音乐生产商”那里,唱片工业体系挑选符合自己需求的人才和产品,包装以后推向市场,70后和80后熟悉的时代就是如此,包装出来的天王天后们一旦得罪大型唱片公司,也无法逃脱被“雪藏”的命运。
再然后,当流媒体兴起,唱片工业生产体系在电子版权、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冲击下逐渐瓦解,人们实际上尚未建立起替代它的生产体系。
但我们仍然能够观察到一个显著的趋势:渠道话语权继续增加。
从《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超级星光大道》到选秀2.0时代的《创造101》《青春有你》和如今的各类音乐综艺,这些节目不生产音乐人才,只是人才的搬运工,但他们贡献了乐坛很大一部分熟面孔,带火了一大批乐曲。
另一方面,音乐APP实际上也扮演着渠道商的角色。
在腾讯网易的音乐版权争夺战中,原创音乐人可能是最大的受益者,原本到处寻找伯乐的“野生歌手”们发现,自己的歌值钱了,几百万也不是个太夸张的数字。
依然是渠道为王的时代,但内核有了一点区别。
音乐的生产端继续向消费端靠拢,更多“素人”音乐人通过网络“直连”听众,以更短的路径进入音乐世界的核心区域。
从古典时代的后端生产,到唱片时代的“前店后厂”,流媒体时代流行音乐的生产中心继续前移,这当然有利有弊。
在听众获得了更大话语权后,流行音乐自身的价值标准逐渐模糊,而在与学院派音乐分道扬镳以后,它进一步失去了自身的价值锚。
与此同时,音乐创作因此可以更快地对市场和消费主体的意见做出反馈,爆红与翻车都可以在瞬间完成,这就是流媒体时代:高速、高效,充满刺激。
二、短视频时代,真的可以“看见”音乐吗?
可即便如此,当抖音在2018年启动“看见音乐”计划时,看好它的人依旧不多。
更多人还是觉得这是“钱多烧手”的字节一个无伤大雅的尝试,通过溢出的流量去扶持一些歌,一方面可以让抖音从“热门BGM生产器”的地位摆脱出来,向产业上游挪动一点;另一方面,彼时抖音正在头疼流量变现的问题,有枣没枣打三杆子试试,万一音乐好变现呢?
相同的情况出现在快手和B站身上。
B站数年后重新把音乐区的权重提高,推出“新世代音乐人计划”等举措,快手则刚刚宣布2024年又将推出全新的激励计划,并通过「π」计划与各音乐内容方联合打造爆款歌曲。对这些扶持计划的效果,业内观望的声音仍不小。
我不太确定,平台的想法是否都是类似的,但至少其动作看起来确实相似——利用自身流量扶持音乐创作者,通过社区讨论、与视频内容结合等手段增加音乐曝光,最终聚集起一批合格的音乐生产者,掌握音乐生产的上游。
我们或许也可以将这一波风潮视为音乐生产端前移的最终形态,它直接进入了消费者的汪洋大海,生产与消费端在位置上重合了。
就个人兴趣而言,我对短视频神曲不感冒。但从数据来看,我仍然对视频平台的探索保持尊重。
2023年,在“看见音乐”计划启动5年以后,抖音给出了一组数据:本年度有15715 位音乐人带着3万+首音乐参与看计划,参赛歌曲视频播放总量高达520亿次。
而我更关注的数据是,抖音日均发布音乐相关内容1.2亿条,日均音乐内容播放量1800亿次,且正逐步摆脱BGM中片段重复的碎片化状态,抖音用户的音乐收听时长在2023年增长了20%,“一键跳转”等功能让更多用户“听全曲”。
可以这么理解:一个体量庞大的“生产—传播—销售”体系,实际上已经在短视频平台聚合,谁又能说未来这不会是音乐生产的核心阵地呢?
从音乐质量上看,抖音快手B站的音乐类创作,距离下一个周杰伦还有很长的距离,但有的时候,数量本身就充满意义。
可能有一点像早期的起点,传统文学爱好者最初对网文的质量嗤之以鼻,“写的都是什么垃圾”,但是海量试错硬生生堆出了白金写手以后,量变逐渐开始产生质变,到了今天,网文反而成了生态闭环的“活文学”,即使学院派研究也无法忽视它的存在与活力。
人人都可以是up主的时代,平台不需要再主动搜索挖掘音乐人才,而是通过流量/现金激励吸引创作者,音乐生产—投放—消费的路径被缩短到极限,平台的运作方式从“我去就山”到“山来就我”,这是时代空降给短视频平台的一个机会。
三、精品化,依然需要漫长的探索与重构
例如“看见音乐”计划的主要内容,首先是为抖音发布的音乐类内容提供流量扶持,在大数据初筛后,选择其中一些有创作完整性的作品,提供音乐专业领域的出版技术支持,进而培养带有“短视频印记”的新一代音乐人。
看起来,这个设计闭环是通顺的。众所周知,在“硬件”上抖音已经具有链接完整音乐产业链的能力。
内容生产(海绵乐队)、音乐宣发(炙热星河)、版权代理(银河方舟)、音乐流媒体(汽水音乐)、现场音乐等各个环节均有相应的资源或合作伙伴。
数据似乎也还可以,第一季挖掘的音乐达人苏星婕,《风吹过八千里》全网累计超20亿播放。
当然,流媒体音乐的精品化,是个更复杂的系统工程。
现在市场的疑问是,海量的音乐内容生成以后,抖音快手们能否顺利走完从量变到质变的路,实现音乐创作的精品化和专业化?
应该说,短视频平台们正在做的事,不仅是在探索建立新的音乐生产模式,也是在为音乐生产建起新的行业壁垒。
一旦市场习惯于从短视频中发掘新生代音乐作品,音乐人才和优秀作品都会变成流量的“伴生矿”。
如此一来,创作者会自然向流量池聚集,大平台的护城河自然形成。整个模式有点像是中国限制出口的金属镓和锗,二者本身并不稀有,但主要通过电解铝工业获取,完整的电解铝生产体系就成为了镓锗的生产壁垒,单独为了镓建立生产体系不是不行,只是商业成本过高,在市场上无法立足。
在短视频为王的大环境下,作为“伴生矿”的音乐有着光明的前途。不过至少从目前看来,创作专业性和思想深度,都是抖音快手B站尚未跨过的那道门槛,真正属于短视频平台的原创高品质音乐何时出现,依然需要漫长的探索。
长期而言,渠道要做的事情是“发掘”,而不是“培植”。
实际上我们所熟悉的电视选秀节目本身也并不“生产音乐”,而是在向公共视野“搬运”人和作品.
比如《中国好声音》大火的周深、单依纯实际上都是专业体系科班出身,其它各类选秀中,出头的要么是自学成才的毛不易,要么是本有娱乐公司培养的练习生。
对于短视频平台来说,渠道也是它自身的舒适区——以流量为基础,在消费者的自然选择和流量循环中把音乐作为一种“增值业务”来做,不仅成本低,也更舒适——平台当然有自己的基因,抖快的天量数据、B站的深度二创,或许都会是开启精品创作的钥匙。
至于如何达成目标,大厂们当然还需要各显神通,披荆斩棘。
作者:河马君,编辑:楚青舟
来源公众号:深瞳音乐(ID:deepfocusmusic)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深瞳音乐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