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开发的脚本,应该怎么写?
企业培训或者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开发脚本,该怎么写?这篇文章里,作者尝试做了总结和梳理,一起来看,或许可以给你一些思路。
我们在做课程开发的时候,教学目标写的很好,课程框架搭建起来,但是到了课程的内容却不知道如何去进行开发。一般来说, 课程内容被学员吐槽的有以下几点(大家要避免) :
要么就是干货不足,要么就是假大空没有意义的鸡汤, 学员上课之后除了记住老师闲扯淡的幽默感,情感绑架的PUA,最多记住几个有意思的案例,好像什么都记不住。
有的讲师喜欢秀自己(我讲过太多这样的),一句话恨不得有10个专业名词,一整堂课下来,就不要说学员能不能听懂了,光听到他的“信息”的就需要消化一整天。
有的讲师讲课确实很干,但是很遗憾“常识太多”, 显得毫无意义,比如,你讲的编程基础刚毕业小白听的津津有味,10年码农在听的时候可能会觉得这个讲师还不如我。所以可见我们在做课程的时候, 一定要搞清楚你的用户画像是什么人群,要明确的标注,要不然你的差评可能就是那个老鸟给的。
操作性差,企业培训也好,职业教育也好,为的都是能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没有落到实际(问题上)都是在耍流氓,并不是不能讲理论知识,你的理论要和企业(个人)实际相结合。
以上就是我们需要避免的四个点,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课程内容开发呢?
我的建议是,我们把脚本内容看成是对岸,你现在需要跨过很宽的大河,如何跨?需要桥梁,给大家搭建四个桥梁,才能顺利的跨过去,到了对岸一切都好说。
经典的借鉴,我可以毫不夸张的去说,任何一个课程设计者,多多少少直接或者间接的收到大师加涅《课程设计原理》一书的影响 ,这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再睁眼看世界,当然很广,很宽。
你做管理的课程就离不开德鲁克, 做营销就逃不过科特勒,这样会极大提高你的开发效率,这不是一个丢面子或者难堪的事情,你看的所有书籍,都会有作者后面的书籍参考附录。
这么多的理论方法论,我到底选择哪一个,一定要结合企业的实际,经典的,有模型的,有体系的,逻辑自洽的方法论。很多人听了很多的快餐类知识,搞的我们知识焦虑,内卷,内耗。其实我们可以抛开这些“牙慧”,去寻找落地若干个模型,这就够了
原有课程(材料)的使用,如果你给企业做培训项目管理的课程,这应该不会是这个企业的第一次培训,多多主动要一些相关的培训案例、材料、数据、场景、操作原则等。即使是第一次,你也可以通过相关竞品进行参考。
工作流程的对比, 这是一个常规任务的操作,一个好的程序员和一个差的程序员的对比,他们的动作、思维、表达,都会有很多的差异,所以我们就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你的背后的对比差异越具体,就有利于内容的生成。
棘手问题的解决,这一个非常规任务的操作,我们在工作中多多少少都会遇到突发事件,大神们是如何去利用他们的隐形知识去解决的,他们一定有什么过人之处。找到经验的闪光点,挖掘背后的东西。
那么如何让大神(专家)还原当时的情景呢 ? 利用SCQA方式:
- 情景:让专家交代一下发生的背景、时间、人物、地点等,越详细越好。
- 冲突:问题是如何升级变得棘手的,遇到的挫折还有哪些?
- 问题:针对当事人或者组织而言,这个问题具体描述到底是什么?
- 答案:每一步解决问题中的策略,措施到底是什么 ?
如果详细的了解完以后, 我相信你的脚本内容肯定会思如泉涌。
本文由 @江滨柳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