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重启环境,不如修复自我

0 评论 3243 浏览 7 收藏 11 分钟

很多时候,我们会习惯性将问题重启,悉以为这样就解决问题了,但有的问题一旦不去克服就过不去了。与其重启环境,不如试着修复自己,具体如何做?一起来看看本文的总结吧。

每到过年期间,大家都很默契,认为只要「重启」了,很多问题就不在了。

去年立下的flag没完成,今年再重新立个好了。

工作不顺心不喜欢,再换一个就好了。

重启之后,你会重新获得之前所获得的快乐,同时你也仍然会重新遭受痛苦。

比如,你因为工作不顺心换了个工作,换了之后你就会重新认识一些朋友和同事,也有熟悉新业务的各种知识,这种新鲜感会给你带来快乐。

但当指标压下来的时候,你还是要和同事协作和领导沟通,还是要经历各种掰扯,这种痛苦,几乎是无可避免的,该经历的你还是要经历。

任何事情发展到一定阶段,总会陷入到一种缓慢、艰苦、乏味的泥泞中,如果不去克服,那就会永陷泥潭。

不妨我们换个思路,不是重启环境,而是尝试修复自己。

正因为你是独一无二的没有替代品,所以我们不可能像是坏掉的电器一样,直接替换个新的。

在现有版本的自己进行修复以及升级迭代是我们唯一的解。

下面分享我的迭代心得,希望新的一年里能帮助你拥有更加平静的心态,不再充满焦虑。

一个重要的结论:困住我们的并不是忙碌,而是堆积。

刚做运营的时候,要做数据分析,我总是临到要交月报的时候才去整理数据,然后再熬个大夜才把分析报告整理出来。结果自不必说,报告的质量是不过关的,一顿批也是少不了的。

当领导还有其他任务交给我时,我却仍在进行报告的修改,完全无法处理额外的事情。前面堆积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事情又有新的问题要解决,一系列小问题的堆积最终让我不堪重负。

到后来,我开始列出常用的数据维度和计算公式,每天留给一部分时间来处理数据,到了要交月报的时候,我就能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做分析而不是数据整理。

在分析层面,其实也会有相应的常用框架,只要按照框架就能整理出一份还不错的分析报告。

确立的数据收集维度,以及报告的分析框架,日常注意收集材料之后,我就很少在这件事上重复劳动。

这件事只是一个缩影,我们很多人其实都习惯于堆积,临时处理,但不做解决。

比如有的人在职场里老是觉得领导难搞,同事不配合,一直沿用过去的思维或者行为模式来处理。

这就导致了即使他换了工作,持续一段时间后,他仍然觉得不是自己的问题,于是继续换工作,继续重复。这就是堆积的问题没有解决,它仍然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纠缠着你。

及时处理,别堆积。任何你忽视的「这些小而烦人的事情」堆积久了,都会变成巨大的问题将你吞噬。

除了事情的堆积,还有念头的堆积。

在刷即刻时看到朋友姜dora的感慨。

她说她进入到了一种很荒唐的工作模式:大部分时间在做计划,导致没时间干具体的活,于是到ddl了活儿干不完,然后又开始花时间做一个新的计划…

这是不少人的现实写照。反观我自己之前,也是如此。我们把大部分的精力花在计划上,但对实现目标这件事所付出的行动似乎很少。

计划是对目标的想象,行动才是对实现目标的具体描绘。

要避免过度想象,就要与大脑里的念头进行对抗。一般说来,主要是2种念头:

第一种:行动之前对结果的过度想象。

之前我总会给自己定一个比较大的目标,然后拆解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如果不能100%达到衡量标准,那我就会很崩溃,然后报复性摆烂,恶性循环。

直到现在,我彻底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目标即使没有实现,它也仍有价值,它也仍在指引你往好的方向发展。

去年的一整年里,我的写作状态都是非常糟糕的。

原本1万粉丝目标在2022年底就该实现了,结果迟迟没完成。距离我实现在写作上能更简洁、更有结构、更有逻辑、更有情绪这个定性目标更是非常遥远。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非常抗拒写长文,加上生病这个理由,我就更心安理得地停更了接近半年。好在后面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也重新去审视了目标。

庞大的目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目标的想象。

我发现在这个过程里我总是期待自己憋一口气然后提升到目标水平,但没有通过自己的有效行动来向自己反馈。一切都是靠「想象」完成目标。

当你都是计划,你大脑里的念头就会帮你自动完成蓝图的描绘。当现实的你做不到的时候,就会被压垮。

在调整状态之后,我开始将注意力放在我的有效行动上:

首先,即使平台流量下滑,我依然能够吸引来粉丝。虽然单篇带来的不多,但只要我提高频次依然可以达到过万的目标。

其次,写作水平提升无法一蹴而就,需要将文章拆分出来分别练习。比如一篇文章是由素材、选题、大纲、正文、段落、句子组成。

我明确了我当前阶段重点就是写清楚核心观点,把文章结构(what、why、how)写得更清晰一点。到后面我会再来练习写好一个段落,一句话。

现在我不仅达到了原定的1万粉丝小目标,再去对比我之前的文章,会感觉清晰不少,同时我也保持了周更(虽然还不能精确到哪一天更新,但是我想不会太久)。

当下的我非常平静,一点点推动目标的实现。

第二种:在他人建议和评价面前迷失重点。

无论是想做某些事情,还是正在做某些事情,我们不自觉地想要寻求他人建议。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容易被这些建议和评价给束缚住。不管是出于善意的建议还是批评,还是恶意的嘲讽中伤,都会形成推进的阻碍。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因为想法皆是可以被质疑和证伪的,事实皆是可以被挑刺或者给出肯定的。

不同的人会基于他自身背景、知识体系、信息环境以及横向对比、纵向对比的情况下去给你建议。不同视角下给出的建议有时候会是相反的。

有的人说我公众号的选题过散,没有明确定位的人群。

也有人会说,为什么一定要定位人群,也可以定位问题方向。

朋友说的是事实,但你感知到的才是真实。

这是什么意思呢?

他们两人说得都对,一个是站在变现的角度。一个则是站在用户覆盖层面的角度。

站在第一种角度,那么我的文章几乎就会变成:3招教你运营小红书、7天起号抖音,如何起一个10万+标题……

站在第二种角度,我的文章可选择的方向和自由度也会更高,即便是同一垂直领域的人群,也会有不同方面的需求。

按照朋友的建议去行动,还是按自己舒服的状态去行动都行,只需看你是否感觉到距离目标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这个不会骗人。但千万记得你是要奔着最终价值而去,否则很容易绕了远路。

多数人原本的主目标是取得价值,后来的目标就变成了满足他人建议,重点在不知不觉切换了。

始终将自己牢牢把握在目标的主线上,剩下的,赶路而已。

一个凝神静气的人,在白天看到光亮,在噪声中听到指示,在充满恐惧的时候上路,在失败和挫折、重压下始终拥有信念。

最后,祝你新的一年所求皆所愿,所行化坦途,多喜乐,长安宁。

专栏作家

志忠,微信公众号:事现运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擅长私域流量体系搭建,运营策略制定。曾负责搭建并管理全国高校社群运营体系,拥有全国100+所高校官方授权社团,200+公益创业项目团队。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