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择1.0和善择2.0对比分析
作为将用户个人,志愿选择和职业规划三者联系起来的善择,有着怎样的优缺点以及发展方向?作者将善择1.0和善择2.0进行了对比分析,一起来看看它们之间的差异吧。
一、目的
通过对比善择1.0和善择2.0的异同,分析其优缺点,并提炼出善择的后续发展方向。
二、背景介绍
根据近年来的调查分析,高考“内卷”现象日益加重,对于志愿填报的要求更高,并且有很大一部分的应届高考生对于志愿填报呈现出迷茫的状态,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对于当前专业不满意,后悔选择本专业。
与此同时,线下志愿指导服务机构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说明志愿辅导具有较大市场潜力,仍然有待开发。
通过观察对比,针对现如今市面上的线上线上志愿指导机构和服务方,都有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只关注分数,忽略对象本身的爱好,意愿,以及与推荐专业的适配度。
善择的出现,也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能够将用户个人,志愿选择和职业规划三者联系起来,更有效地帮助用户完成人生选择题。
三、对比对象描述
1. 善择1.0
善择1.0诞生于2023年中旬,产品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职业性格测试和志愿指导服务帮助应届高考生选填专业,对比于市面上的志愿填报的线上app和线下辅导机构,善择最大的优势,并且和其他志愿服务形成差异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他服务机构和app仅仅是通过用户的成绩和排名来为用户推荐当前分数段最优选的学校和专业,用户的兴趣爱好,性格偏好基本不被列入考虑范围;善择则是结合用户分数段以及用户个人的兴趣取向以及适合的职业范围提供分数最大化利用并且符合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志愿。
善择1.0通过人格测试来实现给用户贴“标签”来达到志愿筛选,匹配和指导的目的,能够帮助用户充分利用分数选择到最适合自身爱好、性格、职业规划的专业,摒弃了以往线上线下志愿指导服务只看分数不看人的指导方式,使分数、自身爱好、适配度三者达到最完美的平衡。
善择1.0的主要实现机制是通过让用户完成各类测试:性格爱好,职业偏好等,通过收集用户的测试结果以及文理科目成绩分析出用户可能适合的行业范围,用户感兴趣的专业,用户擅长的领域等多维度个性化推荐,并加以整理向用户推荐其“交集”。
2. 善择2.0
善择2.0诞生于2024年年初,对比于善择1.0,结构并无太大的变化,但是在功能上改进较大:1.0版本中,对用户的预期使用时间和用户能够使用到的时间都集中于高考之后,志愿填报之前这一段时期里,这也就意味着,善择1.0和用户必须通过这小半个月实现高频的双向信息交互,然而无论这个过程多么高效,频率多么高,都无可避免一个最大的问题:善择没有办法收集用户更为稳定的性格和兴趣分析,所总结出的报告也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因为结合我们目标用户的年龄来看,是年龄集中在16-20岁的高中生,高中时期的性格和爱好都是不稳定的,会随时间和认知而改变的,高中时期尚处于人生的筑基期,性格啊、偏好啊这些东西都是可能会随着经历,时间而不断变化的。
所以一个稳定的剖析和判定需要长时间的分析和研究。善择的诞生,主要也是希望能从万变中提炼不变,用不变来推算可能会有的结果。
这样看来,半个月是远远不够的。并且,在这段时期,用户也可能受时间紧迫影响而出现不加思考完成测试的现象,会极大的影响分析结果。
于是,综合以上考虑,善择2.0将产品使用时间往前推,最长可长达三年,即善择2.0可以从学生进入高中就开始使用,进行为期三年的数据收集,在志愿填报前夕出具一份更全面更科学更有效力的报告为用户提供参考。
这一变化其实也就直接导致善择目标用户的变化:由高考生转变为范围更大的高中生和高考生。
善择2.0把性格测验时长延时至三年,也就是贯穿用户的整个高中时期,因为高中时期是青少年关注自身发展和规划人生历程的重要阶段,从高一入学开始,用户就已经可以开始进行自身的职业规划探索。善择2.0性格测验的主要机制是通过,每个学期会进行不定期的性格测验问卷和职业偏好问卷,收集用户三年来各科成绩形成对比图,从而形成一份较为稳定的性格测验报告和职业筛选推荐。
善择2.0的主要实现机制是通过定期向用户推送科学的测试,不断收集和反馈用户的各项数据,形成一份较为稳定的客观的分析报告。
并且,善择的直接使用者是高中生,但是鉴于高中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是不被允许使用手机的,所以我们面对的用户可能更多是家长和老师,所以善择2.0具备了更多可以转移功能的能力,例如定期进行测试,测试可以导出打印成纸质,成绩上传不限时等.能够更好地迎合用户的需求。
善择会每个学期不定时向用户推送并提醒用户完成职业性格测试,并且善择的测试会不断更新,收集较为权威科学的测试题目,保证每个用户平均每学年测试次数可达十次,并且考虑到部分用户存在着在学校不能使用手机等问题,测试题目均可打印,由学生填写纸质版的测试题,再由家长或老师代为上传,这样不仅能够减轻家长和老师对于学生使用手机的担心,并且也能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的职业取向,能够因材施教加以引导或纠正。
善择的前期信息收集时间过长,对于用户来说不是那么理想的,并且也缺少坚持使用的动力,目前善择并没有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只能将目标用户投射到有职业规划需求和能够长期坚持的用户上去。
四、对比总结
善择2.0秉承并延续了产品初心:帮助有着选择困难,目标不明确的高考生选择合适的专业,2.0版本在提供志愿指导服务这一块纵深发展,通过延长分析时长以及加强测试的科学性和长时性,旨在帮助更多在志愿填报职业规划模糊的用户了解自身职业优势更好地完成专业的选择和完善自身职业规划。
善择2.0强化了“职业规划”与“志愿填报”的联系,两者处于相辅相成两相并重的地位,这对比于1.0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上的突破,因为在1.0中,职业规划是低于专业选择的,但实际上按照正确的逻辑来,应该专业选择是为职业规划服务的,并且职业规划又是为专业选择作指导的,两者的地位和关系应该是相联的。
善择2.0对比善择1.0更加科学全面的,善择1.0的使用周期短,能够用到的测试试题只是当下较为科学有效的,并且由于时间短,再加之考虑到用户的体验需求,对于信息的收集势必是不全面且不完善的,而且时间短,改错成本高、容错能力差。善择2.0则涵盖了最长可达三年市面上最具科学力的测试试题,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与用户实现“心灵沟通”,万一出现错误,也有及时改错和补救的机会和时间。
在善择2.0需求文档发布时,有人提到“80%的学生对钱没有概念,对每个行业也没有概念,所以对职业没有一点的敏感度,更对职业规划没有方向,但这种模糊的概念反而对所有行业来说是有利的,不断地试错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行业通过他们不断地试着进入才能选拨适合培养的人才,行业也会随着这些不确定性而进步,假如信息很透明,那未来的发展太明确注定会使行业混乱不堪导致世界崩塌,人确实应该在不断试错中慢慢成长,例如叙利亚如今国内状况”(摘自用户“汪仔7403”)
确实人在不断的试错才能逐步成长,但是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遇上无谓的错误,善择存在的主要意义也是为了规避那些可以避免的无意义的错误,例如,一个根本不擅长计算的人选择了科技行业,一个表达能力弱的人选择了语言专业,当然,我并不是认同“不适合=不成功”这一说法,只是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在不合适的领域上奋力挣扎不仅是对企业资源的一种浪费,也是对自身时间的一种耽误。
此外,善择的功能也是希望能够把用户指引着进入适合他的大领域,垂直细分领域很多,这个仍然需要靠用户不断实践慢慢摸索.所谓大领域,即用户可能适合就业的某个方向,假设通过分析善择为用户a提供推荐:互联网行业,推荐如此,至于用户是否是更适合当产品经理还是对开发更容易上手,这需要用户自身去探索,但是从侧面看,善择帮用户提供推荐的时候,是不是一种对于个人时间的节省和对职业规划的指引呢?然而更重要的是,善择希望能够通过一些指引能够将专业和就业连续起来,这对于用户自身来说是一种简便的走捷径的方式,对于行业来说也是能够吸纳更多有基础有发展潜力的人才。
五、对比维度
1. 用户体验
(1)页面设计
通过对比两版页面来说,可谓是延承了同样简单到丑陋的画风,未来会在页面上不断优化,但仍然会走简单简约的设计风格和路线,以符合善择作为一个注重功能性的产品的宗旨。
善择2.0的主页面弱化了分数的页面,加入了更多对于用户性格爱好分析的板块例如:热门岗位和专业,近年招录,成绩收录,职业规划等。
这一页面变化主要为迎合善择用户群体的改变:由应届高考生转变为高中生和高考生,高考生的需求是马上要进行志愿填报,急需指导,而对于高一高二高三的用户来说,志愿填报的需求为时尚早,还有时间能进行自身探索和规划,并且高考分数未定,讨论具体志愿无实义。
页面的变化直接可以看出善择功能的转型:从单纯的志愿填报指导转型为志愿填报和职业规划相辅相成.对于用户来说,有更多可以自己主导的板块和区域,增强自主性,例如职业规划,这一功能主要功能是记录,用户可以通过不断记载和回顾职业规划而认识自己。
当然,回归到用户视角,善择的页面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不够美观,页面单调等,这些善择后期都会慢慢完善优化和改进。
(2)盈利项目
在善择1.0中,收费项目有高校直通车和专业1v1两个,两个都是通过向用户提供付费志愿指导服务盈利的,两个项目都是一次性消费项目。
善择2.0中,仍然具有高校直通车和专业1v1两项,并且盈利项目增加了一个:生成详细个人分析报告,善择基于对用户长期的一个数据收集和分析会生成两份个性化分析化报告:基础分析报告,高阶分析报告.对比两个报告,高阶的内容更加详细,指向性更强,基础分析报告是可供用户免费使用的,高阶分析报告则需付费解锁。
善择1.0中提到过,会有一笔高校招生推广的广告营收,但是我认为,起码在善择推出前期,这一块的盈利是很困难或者很少的,需要依靠长期稳定的较大的用户流量才有可能实现这一块的营收。
善择2.0会选择性引入一些适配性较强的广告,例如职场招聘,职场教育等。
无论是哪个版本的善择,付费项目始终都围绕着“知识付费”这个主题。
(3)功能结构
功能结构变动较大的应该就是延长测试周期这一块,把信息收集的密度深度广度都拉伸了,能够更好地帮助用户了解自身。
在善择1.0,希望未来走的一个方向是高校版本的,即在进入高校后,善择能够跟随用户身份的转边,继而推出一些校园论坛,社团事务办理,跳槽市场,表白墙的功能,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志愿填报,身份过渡,校园生活的平台,善择1.0虽然没有对这些功能进行较为细致的描述和展示,但是是确实有这个发展方向的.在善择2.0的时候,我选择保留主干,砍掉多余摄取养分转移用户注意力的功能,将善择1.0预期的校园版功能全部删除,持续优化和深耕“志愿填报和职业规划”这一核心功能。
并且在善择2.0版本中新增了不同附加功能,例如能够收录成绩,根据文理各科成绩不同出具成绩分析报告以及通过长期成绩收集形成优弱势对比的“成绩收录”,能够通过成绩记录和分析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身科目优劣势,更好的把握轻重科目;例如“职业规划”,高中时期尚处于三观尚未形成时期,想法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职业规划”能够帮助同学记录和回顾规划变化状态,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把握职业规划的具体走向。
此外,提到一句,善择是有社交功能的,但是存在感较弱,主要也是为用户提供分享互助的平台,并且这个社交功能的指对性很强,基本上是作为“志愿填报和职业规划”的一个借鉴和参考。
五、结论和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认为,善择具有很高的适应性和可行性,并且也具有较大的市场,但是在实际推广中势必会遇到困难,主要因为以下几个问题:
- 使用前期信息收集要求高,时间长;
- 用户缺乏使用动力;
- 产品推广前期缺乏原生用户推广,推广时间长,回资压力大;
- 产品功能不一定对于用户有效用。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可以大致归纳分为以下两大类:
- 产品实用性
- 产品盈利能力
且目前两个问题都没有良好的解决方式,因为就善择来说,一旦要切实贴合用户需求,势必要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并且对于用户来说这段时期是枯燥的没有动力的,实用性就被削弱了,其次,善择的前期都是免费的,不会有任何收费项目,只有在后期出具专业分析报告和一对一专业指导的时候有付费项目,也就意味着,前期基本没有什么盈利能力。
但是作为一款只存在于概念里的产品,在不考虑经济利益的情况下,我希望它是能够更多地去用户需求的。
结语
希望善择能够帮助更多青年学生正确地选择到合适的专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并以此为一生的事业不断深耕,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才是产品经理的。
本文由@干饭要用瓢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