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场景”,告别“需求不明确”

0 评论 1068 浏览 10 收藏 8 分钟

今天我们要针对造成“需求不明确”的主因之一—— 场景不明,来详细讨论在需求讨论阶段,如何锁定“场景”,让sprint的具体内容能够紧扣需求本身,避免不必要的开发资源浪费。

在互联网产品开发领域,产品经理与开发团队间的有效协作是决定项目落地阶段的关键,这里不仅包含了讨论沟通,还包含了大家对“需求”的理解。虽然有产品文档或Sprint ticket来保障大家对同一个需求的理解,但是实际工作中依然逃不开有需求不明确的时候,这个系列就来详细讨论如何破解需求不明确,多了解些思考方式,应用在工作中,让自己或团队不再因为“需求不明确”而买单(付出时间精力)。

不管是产品和开发都要重视对“需求的场景”具体是什么,通常会用用户故事(User stories)来描述场景,可以借助“5W1H”来思考,即What(用户需要什么)、Why(为什么需要)、Who(服务于哪类用户)、Where(在产品哪个环节使用)、When(何时会选择使用)和How(如何操作以解决问题)六个维度来精确描绘用户需求的全貌。但实际操作起来还要避免忘记了目标,只按照模版来描述场景的内容。比如user stories的描述是:因为某个原因,A要在什么时候,什么环节,需要使用B功能,从而解决C问题。

从描述的模版的角度来说,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还要注意:

  • 这个场景和当前的核心目标的完成度关系怎么样?比如这个场景的问题被解决了之后,对于目前产品的目标完成的帮助有多大?如果大的话,自然ok,但如果不是很大,是否可以先放一放,看看是否有跟目标关联较大的场景需要先开发。例如:“新增功能是否契合目前每月新客户10%增长的首要目标?如果有更高优先级的需求,该如何调整资源的分配?” 通过将需求与业务目标相挂钩,我们可以合理分配资源,优先满足关键性需求。
  • 这个场景中描述的“解决了某个问题”,对于客户(继续或新)使用我们的产品起到了多大作用。只有客户留存下来了或带来了更多新客户,产品才有更多的盈利可能性。需求的场景可能是使用者的一个小困扰,但是对于他们的续约或继续使用的影响有多大,需要认真调研并讨论。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让用户对我们的产品提升更多的信心,从而继续帮我们拉新或自己留存下来,自然是极好的,如果不能,只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功能(不是说锦上添花不能有,只是要看优先级),那就要看下是否有其他更重要的场景需要先解决问题了。
  • 这个场景中描述的某个原因是否是真正的原因或核心动机(学习柯南的动机法,对动机要进行验证),如果动机分析的不对或由于信息的调研传递过程中,误解了动机,那在解决方案的制定时也会走偏方向,结果不尽如人意。多问些为什么,可以更深入的挖掘场景中的真正动机。比如,“用户下载内容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下载格式的选择是否因用户的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通过不断地提问和深挖,可以帮助团队发现需求背后用户的真实动机,避免在需求不明晰(或表象清晰)的情况下盲目开发,从而保护宝贵的开发资源,提升团队的整体效率。
  • 这个场景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用户故事中的一种方法吗?是否有替代的更简单、更快速的方案?有时候我们在听用户故事的描述时,就像看电视剧一样容易被已有的剧情带着往下走,只是像看故事一般的看着用户故事,但如果用户故事里的结局(解决方案)不是团队在有限资源下可执行的方案,那剧的结局(解决方案)也很难及时被拍摄出来。所以,时不时地从用户故事的描述中,跳脱出来想想对于用户的这个场景,更简单、快速(更具性价比)的方案是不是还有?要知道,如果有人能提出更简单的方案,对于研发的资源和大家的精力(不管是产品、开发、测试)都是一件大好事。生活和工作能平衡的关键所在,就靠“好钢用在刀刃上了”,节省精力,做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事情才是提升效率的关键。这一点,建议开发人员积极参与到需求讨论中,提供专业的技术意见和建议。这不仅包括对需求解决方案的可行性评估,还涉及到可能的技术限制和挑战。通过团队共同探讨需求的实现方式、所需的资源,可以挖掘更具性价比的场景解决方案。
  • 这个场景中出现的频率有多高?需求所对应的使用场景进行频率分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维度。针对低频场景的需求,研发团队需要审慎对待,通过提问来促使自己的反思:“此功能是否确实是用户频繁使用的必需功能?若仅为偶尔发生的特殊情况,是否有其他临时解决措施或现有的低成本工具可以替代?” 例如,在处理少数的退款情况时,可以提议先采用人工加内部工具的组合方式,待该场景频次提升后再做系统开发升级。通过量化场景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可以帮助我们从迷雾中走出来,看清团队真正应该要做的是什么。

总的来说,锁住“场景”,既要围绕场景本身来详细分析需求,还要跳出场景,看场景与业务目标,研发成本,用户动机等的关联如何,从而真正锁住紧扣市场需求的“场景”,进而付出的研发精力才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成为“试错成本”。

还等什么,收藏起来,后面在工作中练习下吧!

本文由 @养心进行时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