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年 CGM 从业者的行业观察:我的观点将令你大吃一惊!

0 评论 2388 浏览 4 收藏 12 分钟

作者根据自己亲眼目睹的中国糖尿病市场和CGM市场的变化,得出市场巨大,但玩家竞争不充分的结果。具体的详情,请看本文分解。

我个人在糖尿病领域待了5年多的时间,亲眼目睹了中国糖尿病市场和CGM市场的变化,心中有诸多想法来通过此文表达,先从客观数据中来看一些趋势。

一、全球CGM市场在不断变大

动态血糖仪(本文简称为CGM)作为新型血糖监测手段,凭借自身相比于指尖血糖仪的优势,在全球血糖监测器械市场中的占比由2015年的9.5%快速增至21.4%。

二、中国CGM市场增速最快

全球CGM市场规模则由2015年的17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5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达28.2%。美国市场占据全球市场规模的近50%,其次为欧洲市场,占比约20%,中国市场则由2015年的878万美元增至2020年的1亿美元,占比2%,年均复合增速超70%。

三、中国CGM市场潜力巨大

2020年,中国2型糖友的CGM渗透率为1.1%,依然有海量的潜在CGM客户;同期的美国的CGM渗透率为9%;美国渗透率高,和他们国家医保政策大有关系,美国糖友月均在CGM上花费的钱为15-20美元,其他部分的费用都医保支付了。

虽然近期中国的新出生人口数相比十年前缩水了一半,总人口数在降低,但随着生活方式的越来越不健康,糖尿病呈年轻化发病的趋势,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在逐年增加,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苏醒从而带来了对于CGM需求量的上升。中国总体CGM市场份额的蛋糕在逐步变大。

四、行业壁垒高,玩家缓慢增多

市面上的国际CGM品牌以雅培、德康和美敦力为主,国内CGM品牌以硅基、三诺、微泰和鱼跃为主;主流品牌10家不到;虽然这几家相互竞争很剧烈,但玩家较为固定。比如截止2023年8月,中国正在售卖的新能源车的品牌多达170多个。

相比其他行业,CGM的竞争复杂度会小很多,这个观点恐怕许多圈内人士会不同意,但如果你把视角放到多个行业中来,或许你会赞同我。

CGM作为一款三类医疗器械,体积小、结构复杂、精密度高,研发难度绝对不小;给你说一个行业冷知识,三诺生物在2008年就投入了CGM的技术研发,长达15年后的2023年4月才正式将三诺爱看CGM投向市场;一家企业想要生产和销售CGM有许多难关要过,就下图的这4关,就让99%的企业进不来了。

虽然这4关很难过,奈何蛋糕太大,总会有人突破重重难关来分一杯羹;2024年就会有一位新玩家进入市场,就是被小米集团领投的欧态,90后女老板邱雨薇将带着她的Ottai M8 CGM CGM在国内和欧洲开拓市场,据业内消息,欧态已经领着部分经销商去河南参观他们的工厂,据小批量的经销商个人的佩戴体验反馈测量挺准的,不知在量产之后表现如何。有意思的是,欧态App上线不久,就已经推出了2个版本的小欧AI,这的确是一个特色。

五、CGM市场仍在早期阶段

国际上第一款CGM,是美敦力在1999年推出的MiniMed,距今刚20多年,你第一眼看20多年感觉很长,但对于一个新品类来说,还非常年轻;比如第一款心脏起搏器是1950年发行的,第一款燃油车是1885年发行的。作为一个医疗器械中的新科技品类,动态血糖仪依然处于市场的早期阶段,各玩家都在努力的突破自己的生产技术,让自己的良品率达标,让糖友时间用的久,血糖值测的准。在这样一个阶段,不用过早的下结论定出谁是群雄之王。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之后的今天,商业竞争已经历了生产端和渠道端阶段,当今大多品类产量过剩,渠道趋同,以前靠降价还能获得更多的订单量,而现在会出现量价齐降的情况了,大多行业的商业竞争已经进入了用户心智端的竞争,谁能占领用户心智谁就能胜出。而CGM行业有趣的地方在于,它还处于生产端和渠道端阶段,依然处于市场的早期阶段。

我拿汽车行业举例,假设现在处于汽车行业的生产端阶段的话,那各家的车的累计里程数都达不到50万km,表盘上的时速显示的不够准确,机箱偶尔还漏油。在这样一个市场的初级阶段是分不出胜负的,即使占领了市场领先位置,若在后续没有占领消费者的心智和掌握核心的技术,仍然可能被超越。

再拿三国来举例,目前CGM的行业很像是群雄逐鹿时期,当时实力最强的是四世三公的袁绍,只要有一场官渡之战没打好,就会落下阵来。

六、CGM产品同质化

虽然现在市面上的动态血糖有的是分体式,有的是一体式;有的五分钟测一个血糖值,有的一分钟;从圈内从业者角度上来看,各家产品是有明显差异点的。

站在消费者的视角上看,各家的产品是同质化的。你打开某猫某东搜索各家CGM就不难发现,清一色的在说免扎手指就能测血糖,蓝牙连接远程分享,高低血糖可报警,24小时动态测血糖,防水防汗无需校准等相同的话术。你把广告海报上的LOGO换成另外一家里面,广告内容依然成立。因为各家都步伐一致的推广CGM这个品类,而没有推广自家的品牌。

糖友的购买依据很容易被预判出来,只要你家CGM测得准、用的久、价格优,我就买买买;而我们在上一段分析过了,目前CGM还处于生产端和渠道端的阶段,各家的产品质量还不过关。

各家的产品宣传文案都很类似

七、得用户心智者得天下

2002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书中,描述了人类的大脑的2种系统思维,系统1(快速、直觉、简单、潜意识、自动)和系统2(慢速、逻辑、有意识);系统1倾向于寻找简单、直观的答案,系统2倾向于处理复杂的问题。人们往往更加依赖系统1,因为它节省精力且速度快。

拿汽车行业举例,一想到安全就能想到沃尔沃,想到电动就能想到特斯拉,想到家庭用车就想到理想,想到女生开的车就能想到Mini cooper和欧拉好猫,想到越野就能想到路虎和坦克。

车子的技术参数远远多于CGM,这些车厂的营销负责人很懂用户心理,知道人类大脑记不住那些八大卖点和六大优势,只能记住你一个最突出的优点,人脑是追求简单的,要通过持续的重复的信息曝光才能让用户记住品牌的一个信息点,做到指名购买。

我们再把视角拉回到动态血糖仪的市场,目前各家都是偏向于生产一款动态血糖仪,想卖给所有的糖尿病患者,渠道端也是通过线上电商、医院市场、药房市场、糖友KOL转介绍、市场投放等方式让货找人。随着CGM品类的不断发展,总会有玩家在细分市场里面杀出一片天,因为全球中的糖友数量实在太多了。

有时候心太大未必能有好结果,想用一款产品能拿下所有糖友那就太天真了,应该是对全球5亿多的糖尿病人群进行细分。在往后5~10年的时间里面,只有生产端、渠道端和心智端问题解决了之后,可以站在用户端去定位好用户心智的CGM企业,才能让人找货,才能牢牢占据CGM的市场。我根据品牌定位的方法来对CGM的用户群体进行了划分。

我大胆的做一个预判,在未来的5-10年里面,会有CGM的品牌按照如上的方式做人群定位,并取得亮眼的销售业绩。

参考文献:

《连续血糖监测(CGM)行业深度:国产加速崛起,掘金全球百亿美元市场》-德邦证券

《血糖监测空间广阔,国产替代正当时》-中信证券

《三诺生物-专注血糖检测,CGM 走出第二增长曲线》-华安证券

本文由 @扰哥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