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种分析思维模型之:金字塔原理
本文作者介绍了分析思维模型:金字塔原理。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非常高效的表达方法,核心是自下而上思考,自上而下表达,横向归类分组,纵向归纳总结。
下面介绍 100 种分析思维模型系列的第 48 篇:金字塔原理。
一、为什么学习金字塔原理?
假如你辛辛苦苦加班做的方案或者写的报告,信心满满地去向领导汇报,结果领导却打断你说:你能不能讲重点?等你想清楚了再说!
你会不会觉得委屈?
比委屈更严重的后果是,你失去了一次真正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汇报工作和完成工作一样重要,表达和做事一样重要。甚至在某些场合下阿,表达比做事更重要。要想让自己脱颖而出,就要提升你的表达能力。
我们在汇报、交流、培训、写作或演讲的时候,都希望自己的表达能够简单有逻辑、清晰有条理,做到言简意赅,同时又能抓住重点,用最短的时间阐明自己的观点,让受众感兴趣、能理解、记得住。
具体怎么才能做到?
芭芭拉·明托提出了一种简单而强大的「金字塔原理」,具有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扩展性强、适用面广等特点,几十年来,帮助无数人更加高效地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它就像是一个电脑操作系统,可以安装各种好用的软件,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
当你学会运用金字塔原理之后,就能化繁为简,不仅能让你的表达变得更轻松,而且能让人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还能让人对你表达的内容更加感兴趣。
二、什么是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非常高效的表达方法,核心是自下而上思考,自上而下表达,横向归类分组,纵向归纳总结。
具体来说,包括 4 项基本原则:
1. 结论先行
用一句话 100% 表达出中心思想。
2. 以上统下
上有结论,下有理由,上下呼应。
3. 归类分组
把具有共同特点的事物进行分类。
4. 逻辑递进
按时间、结构、重要或演绎顺序。
为了方便记忆,《结构化写作》这本书把上面的原则简化为 4 个字:论、证、类、比,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化」思维模式,横向有条理,纵向有层次。
具体来讲,包括下面几个要点:
首先,用一句话,归纳总结出一个中心思想或核心论点;
其次,用不超过 4 个关键句或论据对中心思想进行说明;
然后,每个关键句又可以用不超过 4 个关键句进行说明;
最后,对相关信息进行归类分组,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形成一个类似于金字塔形状的结构,牢牢支撑起上面的中心思想。
我把《金字塔原理》中的数字「7」改成「4」,是因为根据最新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大脑的短时记忆容量只有 4 个组块左右,超过之后就很难记住。
比如,在《高效能人士的 7 个习惯》中,如果没有经过刻意的练习,短时间内能记住 4 个习惯就不错了。对我来说,刚开始就只能记住前 4 个:以终为始、积极主动、要事第一、双赢思维。
三、如何应用金字塔原理?
为了让表达更加全面,分类可以应用 MECE 法则:相互独立,完全 穷尽。
为了让表达更加有趣,序言可以应用 SCQA模型讲故事:背景、冲突、问题、答案。
为了让表达更加清晰,我们可以应用 2W1H 模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为了让表达更加有效,我们可以应用空雨伞模型:事实、判断、行动。
为了让表达更加科学,我可以应用假设思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运用金字塔原理,当你在思考的时候,要从下面往上爬,总结概括;当你在表达的时候,则要从上面往下滑,结论先行。
你可以想象一个游乐场的滑梯,有一个小孩坐在滑梯的顶端,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从滑梯上滑了下去,这个过程非常的顺滑,让人感觉很舒服。
把金字塔原理应用到工作场景中,假设目标没有完成,你需要向领导汇报。
怎么办?
首先,在汇报之前想清楚,也就是在思考的时候,要努力往上「爬」:事实 →分析→方案→双赢。
其次,在实际汇报的时候,也就是在表达的时候,要轻松往下「滑」:双赢→方案→分析→事实。
总之,我们要把困难的「爬梯」过程留给自己,而把轻松的「顺滑」结果留给对方。
向上汇报的核心,其实是你的思维方式,关注对方真正需要什么,心中装着对方的需求,并把它精准地表达出来,让对方觉得「你懂我」,最终实现双方共赢。
四、最后的话
一个好的表达,就像放风筝一样。受众就像是风筝,你不停地释放手中的线,让风筝越飞越远。但是,你需要经常拉一下线,让他能够集中注意力。
提出问题,就像是拉线;给出答案,就像是放线。
在具体表达的时候,你可以先提出问题,以激发人的好奇心,再用答案来传递信息,不断循环往复地推进下去,直到完成目标。
公众号:林骥,《数据化分析》作者
本文由 @林骥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