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之战进入新赛季,开始卷应用
最近一段时间,国产大模型Kimi彻底火了,而这波爆火,某种意义上也展示了一个问题,即大模型的落地场景可能比技术比拼,更重要。
国产大模型Kimi突然爆火,与Kimi相关的产业链甚至被冠上“Kimi概念股”之名,股价飙升。
但是,与去年狂卷技术的大模型不同,Kimi 的火热,没有极具未来感的技术神话,实用是它身上最醒目的标签。这似乎意味着,第一波热潮之后,国产大模型已经分化出另一条更务实的路线,基于庞大的市场、丰富的应用场景和用户数据,以落地场景反哺技术的市场信仰派应运而生。
01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Kimi的爆火再次向科技圈证明,大模型的落地场景可能比技术比拼更重要。
万万没想到,2024年的大模型之战中,最先脱颖而出的是一个功能单一、技术上没有极过人之处的模型。
来自AI独角兽「月之暗面」的长文本大模型Kimi Chat,2023年10月上线以来,截至今年3月,DAU已经从10万攀升至300多万,翻了30倍。SimilarWeb数据显示,春节大规模投放广告后,Kimi的访问量在2月增长了107.6%,仅次于百度的文心一言和阿里的通义千问。
Kimi的出现像一条鲶鱼,搅起了大模型在应用端的竞争。大厂们纷纷宣称他们在长文本处理能力上也有了新进展。
虽然阿里、360、百度等互联网大厂也能处理长文本,且处理的文字范围都超过Kimi的200万,但只有Kimi选择专注于一个具体的商业场景和一项垂直的功能,上来就告诉用户,我们就是处理长文本的。这一招属实点醒了国内科技圈,原来强大的技术指标并不是大模型吸引用户的唯一解。
对用户来说,是不是真的能用到、能解决实际问题,可能比技术参数更重要。
02
尽管技术上被美国大模型压过一头,但国产大模型的商业化潜力却丝毫不输美国。
有报告统计,中国已发布超过300个大模型,成为全球拥有大模型数量最多的国家。最近更有消息称联想这样以硬件研发为主的科技公司将加入战局,打算把AI技术融入个人电脑,未来用户到底会使用哪家服务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和美国大模型先在技术层面的爆发不同,迫于前期的成本压力,中国大模型很早就开始在应用层面进行积极探索。
去年,国内科技公司纷纷宣布加入大模型竞赛,但降本增效的行业背景下,大厂们不得不认真算起营收账,一边投入高昂的研发成本追赶OpenAI,一边马不停蹄在落地场景上找可能,力求验证自家大模型在商业变现上能跑通,这笔买卖不会亏本。
而大模型在国内的应用场景非常丰富,Kimi的出圈也能说明,哪怕是一个看似简单的长文本处理操作,背后也可能是庞大且真实的市场需求。
2024年3月21日下午,由于用户数超出负荷,Kimi的App和小程序一度无法正常使用,用户需要排队等待。甚至有用户反映是否可以用付费解决等待的问题,这正好为商业化创造了时机。
03
有丰富的用户数据和应用场景为基础,国产大模型完全可以走出一条自己的发展路径。
不同于技术信仰派,以一众投资人为代表的市场信仰派认为,技术开源迟早会实现,陡峭的技术曲线终会放缓,只需将“足够的AI能力”投入到可以快速变现的商业场景中,用中国市场庞大而独特的数据构筑壁垒,中国大模型也能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路。
对应用场景丰富的国产大模型来说,首先考虑用户需求,再攻克技术难题。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因为我们不缺数据。
即便ChatGPT这样的流量之王,在大模型竞争愈加白热化的趋势之下,也需要用户互动背后的反馈机制来进行模型迭代,以此保持竞争力。Similarweb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2月到今年2月,ChatGPT的访问量仅有1%左右的增长,增长率明显放缓。
前阵子GPT-3.5 突然开放,支持所有人使用,官方说法是,为了“让更多人触及AIGC”。实际上,越多用户参与交互体验和反馈,产品迭代和完善的速度才会更快。
毕竟,大模型越了解用户需求,才能为实现商业化带来越多可能。
大模型卷到2024年,一个新的赛季已经打响,应用场景的落地或将成为本赛季的竞争主旋律。
作者:Lime
来源公众号:明晰野望(ID:MXYW-1688),锐眼看财经野望大市场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明晰野望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