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增长框架与实战(4):被忽略的前端类目

0 评论 727 浏览 4 收藏 6 分钟

虚拟概念是什么,现实概念又是什么?前端类目和后端类目有什么差别?如何利用前端类目做用户增长?本文对此进行探讨,一起来看看吧。

一、虚拟概念对应现实概念

  • 业务领域对应:商场
  • 用户画像对应:楼层
  • 消费场景对应:店铺、宜家的样板间、迪卡侬的专区

二、后端类目不能做用户增长

这里不得不讲一下前端类目和后端类目的差别。因为你努力了半天,可能用错了基建。无论任何业务,都不要把内部的框架和数据透露给客户。应当封装成一个API,按照用户可以理解的方式来输出。我服务过多个B2C业务,也有B2B业务,可以说几乎都错了。我来告诉你为什么错。

1. 例子1:车载娱乐系统

一个是针对车主售卖可拆卸款,B2C零售的。另一个是针对车企售卖,嵌入式款,B2B定制的。

用户增长框架与实战part4 被忽略的前端类目

CarPlay 2C

用户增长框架与实战part4 被忽略的前端类目

CarPlay 2B

2. 例子2:手机壳

我相信在在大多数零售业务中,手机壳已经是最细分的后端类目。即便配上手机型号,不同性别的手机壳各有差异,我相信你就知道为什么不能用后端类目了。

3. 例子3:黑色蕾丝连衣裙

虽然使用场景一样,但针对人群完全不同,场景隶属于人群。更多反例:

用户增长框架与实战part4 被忽略的前端类目

后端类目是管理供给侧的,跟工厂的生产、海关的HS code同步。也相当于宜家的仓库。

也很像几十万平米的义乌国际商贸城。用它管理卖家(内容供应方)也许很轻松,但无法服务买家(内容需求方)。

用后端类目去做用增,就如同把客户丢进仓库里。

直接用这个做C端广告投放、流量的运营、搜索、推荐等功能。不光整体效率低,关键是很难得出正确的数据分析结论,甚至违反商业尝试的结论,也就很难做增长。

三、如何利用前端类目做用户增长

前端类目表达的是消费场景,是服务买家的,需要按人群、场景、细分场景把货源重新归类。相当于宜家的各种展厅,客厅、卧室、浴室。同一间商品,例如一个板凳,可能同时适用于客厅和卧室。户外场景的充电宝需要大容量、防水、防摔。

女性生活主题店,就需要便携、可爱的图案、舒服的手感。

迪卡侬则属于前后端融合的类目。

每一个消费场景都有一个专属区域,比如滑雪、游泳、野营、篮球、瑜伽、垂钓、拳击。

同理,同一间商品,也可以放到多个场景中去。例如有氧运动的慢跑、球类区域,都可以放运动饮料。

实体店虽然受限于空间,但也在极力遵守这个规则。每一个店铺都代表一种消费场景。其实我这部分的逻辑就是从商场的运作模式抄来的。

当我在东南亚的大商场逛的时候,发现每一个楼层的店铺种类,跟国内的模式几乎一样,灵感就来了。我甚至仔细去研究了一下丝芙兰、优衣库、迪卡侬等品牌的货架设计。

用户增长框架与实战part4 被忽略的前端类目

四、如何构建前端类目

下面的图只是为了举例,实际操作中肯定不能像这样人工标注,大型业务有1000个人都不够用。根据我定义的算法,基本可以自动归类了。算法暂不公开。

用户增长框架与实战part4 被忽略的前端类目

本文由 @达太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