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策略指标体系如何进行定义

0 评论 2122 浏览 9 收藏 8 分钟

不同的业务,不同的行业,指标会略有一些不同。本文分享了当前比较主流的短视频行业场景的指标体系,整理了44个常见的三端短视频指标,希望能帮到大家。

短视频行业目前已经成为继社区和电商之后的又一个互联网核心赛道,以抖、快为代表的短视频产品已经越来越多的占用用户注意力。

而在短视频APP内,当用户进入之后,如何分发到相应的短视频进行消费?

核心手段就是通过个性化推荐,比如抖音的“推荐”,快手的“精选”,都是典型的推荐场景,而这些场景下策略的设计和迭代必须要依赖于相应的数据指标体系搭建。

数据指标体系,对于短视频策略有以下几个作用:

  1. 通过数据趋势去发现问题,核心指标趋势变化来进行问题挖掘;
  2. 通过数据指标来衡量当前策略的效果好坏及其业务收益;
  3. 通过数据指标来指导策略迭代。

也因此了解短视频常见的数据指标对于做产品的同学非常重要,尤其对于做策略产品的同学。

今天我跟大家讲一下短视频策略生态下,搭建指标体系的思路。

先看下面这张图:

通常,我会把短视频整个策略生态分为三个部分,也因此定义了一个策略生态下的“三叉戟”:

  1. 生产端:负责内容的生产和加工输出
  2. 消费端:负责内容的消费
  3. 平台端:负责把合适的内容分发到对应的用户

很明显这三个端他们分别承担的角色和对应的主体也不一样:

  1. 对于生产端来说,它承担的核心角色核心在于保障内容供给,通过供给来构建平台内容体系;
  2. 对于消费端来说,它承担的核心角色在于流量来源,也就是用户,保障平台的内容有人去看;
  3. 对于平台来说,它承担的核心角色在于把合适的内容给到合适的用户,而这个载体在于策略的制定。

所以,当我们去制定短视频策略的数据指标体系的时候,也应该围绕着三端分别承担的角色去进行思考和定义,根本出发点在于“什么数据好就能表征这个角色的工作做好了”。

基于这样的出发点,生产端,消费端和平台端相应的指标应该有所区别和侧重。

对于生产端来讲,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定义指标:生态,质量和作者。

  1. 生态是指平台内容整体的健康度,比如内容品类丰富度,内容调性,内容价值观评定等都可以用来衡量平台生态的整体健康程度;
  2. 质量是指内容本身的质量,这个就可以从内容本身的数据表现去进行判定,比如播放,互动等等;
  3. 作者是指内容创作者,创作者是内容生态下不可忽略的一环,对于作者的衡量更多的是从其作为平台贡献者,生产者的角度去看。

相应的,如果你要围绕作者去定义数据指标,会去看是他们从平台获得收益,生产情况等。比如增粉量,涨粉量,活跃度,作者等级等等。

对于消费端来说,也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进行指标定义:流量,转化和行为。

流量很简单,用户到哪里,哪里就有流量,也因此,我们经常用流量去判断一个业务当中哪些是核心,哪些是边缘;

当然,流量更是一个公司的红线,无论做什么样的产品策略迭代,你不可能把用户赶走。

所以我们定义相关指标的时候也可以从流量这个方向去进行定义;

转化对于平台来说是流量商业价值的体现,所以无论在什么样的平台,转化都是最为重要的指标。

对于短视频来说,用户的转化可以从作者维度去定义,比如涨粉;也可以从平台的维度去定义,比如短视频挂品转化;

行为是用户在短视频上的消费行为,这个一个方面可以看出用户的消费偏好,另一方面也能够衡量当前视频的质量,所以行为这块也是用户端常见的指标定义方向,比如点赞率,收藏率等等。

最后就是策略端,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进行指标定义:效率和价值。

效率是指用户和视频匹配的效率,简言之如果能让用户用更短的路径看到自己想看的视频,这个效率就是高的。

所以效率这个点通常和用户的选择行为挂钩,比如点击,播放,播放进度等都能体现出当前策略效率的高低;

价值是策略带来的业务收益体现,通常和效率是正相关的。这块可以联动短视频平台的其他业务进行定义,比如电商,广告等,直接能够给平台带来经济收益的业务,这个时候短视频其实是一个抓手,把用户留在平台上是核心目的。

以上就是大家在制定短视频策略指标的时候可以考虑的三个方向。

具体到短视频指标,下面是我之前整理的一些相对比较常见的短视频指标定义。

消费端指标

生产端指标

平台端指标

这个所有策略平台都差不多

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夏唬人】,微信公众号:【策略产品夏师傅】,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