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研究应该如何入门?

0 评论 1183 浏览 6 收藏 7 分钟

作为产品的工作内容之一,用户研究也是产品经理需要掌握的技能。这篇文章,可以跟着作者依葫芦画瓢,了解一些基本的为什么以及对应的方法。

要想入门某个行业,最快的方式就是依葫芦画瓢。这也是本人最推荐的方式,学得再多不如动手一试。这样可以快速了解一个用户研究项目都要做些啥。当然,画完瓢后并不能直接宣称自己已经入门。正式的登堂入室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为什么。

第一个是为什么要做用户研究?

用户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给企业的相关部门提供来自用户层面的数据(含定性与定量)及其含义解读,从而为他们进行业务决策提供依据。从本质上来说,用户研究是一个辅助性的工作。用户研究员并不进行业务决策。他们只需要给其它部门,如产品设计、产品开发、产品运营、市场营销等等提供帮助他们进行决策的数据与分析。

对于初级研究员来说,快速入门并成长的首要任务是了解自己所服务对象的工作以及他们在工作当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这可以帮助你思考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数据或信息才能更好地进行决策。比如,如果你为品牌部门服务,你不可以仅仅只是知道一个有关品牌的调研需要问知名度、美誉度等内容,你更需要了解收集到这些数据后对你的客户来说意味着什么。

因此,你需要了解一个品牌应该如何建立,品牌资产如何进行管理,品牌形象应该如何塑造并传播等等。同样,如果你为产品设计与开发服务,你不能仅仅停留在要去向用户了解他们的产品使用流程、场景、痛点等等,你也需要去了解产品的研发流程,以及每个步骤的工作。这样你才能理解用户告诉你的流程、场景到底意味着什么。

用研的拥趸喜欢说成功的产品来自于对用户的洞察。同样的道理,成功的用研项目也需要深入理解客户的需求。所以,想做好用研,请从了解用研报告的用户开始。

第二是为什么要这样做调研?

理解了用研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后,接下来就是问自己为什么这样的研究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我不提“什么”,而提“为什么”,是因为现在有很多葫芦供你画瓢,但拿来主义是远远不够的。按照别人的葫芦画瓢永远只能是形似。就像你总是在用户回答完“什么”后应该探询“为什么”一样,初级研究员拿到别人设计的研究方案永远要想“为什么”。

这会促使你去了解并比较各种研究方法的优劣,深入思考一个研究方案背后的逻辑。

我面试研究员,很喜欢问他们对一些基本问题的理解。比如定性和定量的区别是什么。凡是照搬一些似乎是公认答案的,比如定性用于探索,定量用于验证等的人基本上会被我认为不具备成长的潜质。我更希望听到的是你对于研究方法的思考,比如为什么定性比定量更适合于探索?或者定量在什么情况下也可以用于探索。

一个用户研究员不可以简单地接受约定俗成的答案,尤其是对研究方法的理解。一个用户研究的初学者可以很容易地查到定性用于探索定量用于验证之类的快速结论,但理解这些结论背后的依据才是成为一个用研的开始。

第三是为什么要研究这些内容?

同样,某种类型的研究项目很容易查到相关的研究内容,比如U&A里面有哪些内容,甚至应该出什么样的题目。但一个研究员不应该满足于我知道这类研究需要问这些问题,而应该尝试着去了解为什么是这些问题而不是别的。

大家都知道用户研究跟很多学科相关,比如消费者行为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甚至人类学等。但很少有人说得清是怎么相关的。业界有很多成熟的研究模型、分析方法等等,简单照搬是谁都会的,但不是一个合格的研究人员应该做的。尝试去知其所以然才是用户研究员的职业开端。

总体而言,入门用户研究说简单也简单。相关的学习资料不可胜数,社会意识也远较前些年提高。找一些资料开始不应该构成任何障碍。但这些都不能算入门。真正的入门始于你开始转变思维方式,成为一个刨根问底的,纠结的人。什么时候你养成持续问为什么的习惯了,什么时候你就可以自称用户研究员了。

本文由 @Gump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