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如何加入AI浪潮?分享几个思路
现在,许多人都在讲all in AI,去更深入地接触AI时代。问题来了,职场人要怎么才可以更好地接触到AI时代呢?本文作者从个人求职的角度给出了几个判断,一起来看。
大家都在讲all in AI,但我觉得实际上真正意义上就可以做到all in AI的人比较少。
除了投资人以外,职场相关的一些人员还是观望居多,很少能看到各大平台有对AI非常乐观的文章或者倾向出来,但是大家都隐约有个共识就是AI一定能有一番作为。
这个就很矛盾啊,这个矛盾的点在于,国内其实还没有一个很爆发性的产品出来,覆盖了大面积的用户,像chat GPT虽然是做到了一个行业内很高的标准,但毕竟在国内互联网的使用率并不高,更没有在国内形成商业化变现,很多人会觉得这一块还没有值得去投入的公司或者行业,所以只是一个观望的一个状态。
那从个人求职角度来说,我是有以下几个判断的。
一、在互联网大厂做AI
大厂去做AI项目,往往会拎出一个内部的负责人,然后这个内部负责人会组建自己的团队,这个团队往往是从内部抽调出来的精英,所以如果是想要进到这个项目里,那就首先要进入大厂,然后跟对负责人。
我觉得这个对于外部人员来说,其实时间上是来不及的,就是没有办法在1-2年内做到那种上下级互相信任,愿意带你冒风险带你玩的那种状态,但是坦白说如果近一两年没有参与,那绝对是错过了第一波,类比一下移动互联网,其实很多大厂在一开始就出现了,越早接触,肯定得到的信息是不一样,成长深度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如果是大厂内部员工,我觉得是要重点关注一下内部的一些AI项目,看自己是否有可能去参与,这些经历非常宝贵的,在大多数人对AI都有迷惑的时候,已经可以在这么大的一个平台资源的支持下去实操,是一件非常非常幸运的事情。
二、创业型、天使轮、A轮类的AI厂家
这类的厂家也对应有人才选拔问题。
第一,他肯定会希望找一些大厂牛人,或者是海外高学历、甚至硅谷出身的牛人等等,这个也是为小长的发展和背书做准备。高端人才的势能很大,可以帮助公司在风险中尽可能偏向正确决策,很多高端人才除了自有能力以外,还会有一些行业资源和前沿讯息,越是这种风险中摇摆的创业公司,越是需要这样的“压舱石”来压住架势,稳住策略。
另外,这类的小厂可能也会关注他所做的这一块行业的相关人才,比如做AI制作PPT的,是不是更愿意招聘金山的人才,去做增长或者变现呢?这时候就要去思考,AI会入局到哪些行业里,哪些行业能够跑通赚到钱,PMF(产品市场匹配度)是足够的。
最好的情况就是自己公司就在这个AI所关注的领域里,如果说自己感受到了AI的威胁,那其实侧面也代表着AI在这个行业是有机会的,可以同期去关注一些相关领域的AI公司,尽早接触。如果发现自己和这类的行业都没啥关系,也可以庆幸一波,至少短期内不会被AI卷死。
三、被AI的厂家
现在很多所谓的互联网公司,其实都是在互联网浪潮里面逐步转变成为互联网公司的,是“被”转变成互联网公司的。
朱啸虎讲五年以内,所有的公司都会变成AI公司。就是讲很多公司也会属于被AI化的,从这个角度来考虑的话,我会倾向于关注三个方向:
1)是更贴近线下的,而非只有线上资产的公司。因为沉淀下来的线下资产不会被线上的AI逻辑、AI产物轻易替代,这种公司“被”AI的概率更高,项目被AI直接卷无了的概率更低。
2)2B的业务为主的公司,比如SAAS,这块会有很多AI可做的空间,因为这些公司本质就是在做外包,外包这块本来就是AI要重点切入的领域,利用AI外包工具进一步帮助客户提效,也是大趋势。
3)硬件出身、硬件起家的公司。我觉得AI这个东西,它本质还是要接纳或者说是拥抱硬件,硬件是存在载体,手机硬件作为移动互联网得以发展起来的实体工具,是基建。也许后面会有更符合AI的工具,但是手机厂商、硬件厂商,有这块的产业基础更好入局,就算某个品牌落后时代,比如诺基亚,但是他的相关从业人员还是可以去其他厂商找到位置的。
最后总结一下,最好的关注就是尽快接触,哪怕不考虑短期跳槽,也要对这块的市场发展保持敏感,足够关注,台风要来了,至少要知道哪里是风眼。
专栏作家
瑞瑞女士,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关注人文、心理、传播学领域,乐于思考技术发展过程中衍生的现代社会文化问题,擅长内容运营及产品设计。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