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产品体验设计流程简史(1/3)

0 评论 1855 浏览 0 收藏 12 分钟

如作者所说,数字化产品已经逐渐成为企业与客户交互的主战场之一,其中,数字化产品体验设计流程与产品开发流程可以说是一对“老冤家”。在接下来的文章里,作者就将介绍数字化产品场景下的体验设计流程发展历史,一起来看。

01 写在前面

大家知道我一直专注于企业级体验领域,关注企业如何向目标人群交付卓越的整体体验,其中的核心人群体验就是客户体验。在客户体验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产品体验,特别是我们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会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数字化产品,所以数字化产品也逐渐成为企业与客户交互的主战场之一

最近因为培训的关系,关注到数字化产品体验设计流程与产品开发流程这对“老冤家”,所以后面会通过三篇短文介绍一下在数字化产品场景下,体验设计流程的发展历史。

在数字化产品语境里,体验设计是依托于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的,体验设计是技术的“表”,是技术与人交互的界面。流程是项目管理的一种工具,他的核心作用之一就是通过流程让各个岗位达成一致,使得大家的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和可追溯。

所以,体验设计流程的演进史其实是跟随着技术开发流程的发展而不断演进,如下图所示。

体验设计流程的演进

02 软件时代的产品研发流程

在这个时代数字化产品的主流是软件产品,相对于传统的工业产品,软件的生产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当然需要一种全新的流程管理。那软件产品如何进行流程管理必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之前我也讲过,任何的创新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都是有参照物。所以软件开发流程必然会参照当时工业品的生产流程,提取出其核心的流程—按照工序的流水线工序流程。最终推出了软件开发的典型流程—瀑布流开发流程。

瀑布流开发流程把项目分解为有限的定义、开发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序执行,并且依赖于前一个阶段的输入,像瀑布一样渐进往下,如下图所示。

瀑布流模式

瀑布流开发流程有其优点:步骤清晰明确,文档完整,目标明确。

例如,我们看苹果公司的macOS软件系统,就是典型的瀑布流开发流程,每年都会有固定的新版本上线,如下图所示。

典型瀑布流模式-macOS

03 软件时代的体验设计流程

最初,软件开发过程是没有用户体验设计这一概念的。后来研发极客们发现他们在电脑前噼里啪啦敲完代码发布的产品,用户并不买账,抱怨难用。其中最出名的“抱怨”是唐.诺曼的《设计心理学》系列丛书,他在书中列举了一系列不好用的案例,分析了背后的原因,并提出了“用户体验”这个词。他也是苹果公司的首位体验官。

在早期竞争不激烈的阶段,开发者似乎还可以无视用户需求我行我素。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同类产品越来越多时,简单易懂体验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于是开发者们开始重视用户体验,并从传统工业/艺术设计、心理学、统计学等专业招聘人才,研究如何做出好用的产品。

随着体验设计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设计流程模型,目前行业逐渐实践并固化了UCD(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的设计方法和流程。UCD是一种设计思想,强调在进行产品设计、开发、维护时从用户的需求和用户的感受出发,围绕用户为中心进行产品设计、开发及维护,而不是开发完成后一股脑地丢给用户,让用户去理解、适应产品,如下图所示。

传统的各类体验设计流程

在各种以“UCD”思想为指导的体验设计流程中,其本质上都是一种瀑布流模式。在该模式中,一个产品团队提前做好所有的学习和准备,然后再进入到即使是最简单的原型阶段。

他们会花几个月,甚至几年来做调研,然后研究结果会指导设计团队的执行。产品需求会在设计开始前进行“封锁”,而同样的,设计也会在开发前进行封锁。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一直到2.0版本后才会进行修改。这就是瀑布流的工作方式,如下图所示。

体验设计流程关键节点

而各类基于UCD思想的体验设计流程,大致借鉴了瀑布流式开发的阶段划分,将用户纳入整个产品的规划、研究、设计、开发、测试验证的过程。

传统的体验设计流程往往会告诉设计师们,大家的体验设计工作肯定要包含以下八个关键步骤。

  1. 进行研究,并定义问题
  2. 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
  3. 创建用户画像和用户旅程图
  4. 运用构思练习来产生想法
  5. 建立原型并进行测试
  6. 将最终的原型拿到真实环境中迭代
  7. 发布产品
  8. 基于用户的反馈回到步骤

就连UX领域的经典著作《用户体验的要素》也遵循瀑布模式,根据明确的需求自下而上地构建执行。分为了——战略、功能、结构、框架、表现层,并就每个层级如何进行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设计提供详细的说明,如下图所示。

Jesse James Garrett《用户体验的要素》

在软件时代,体验设计在瀑布流模式下中运行的很好,体验设计与产品开发都基于一套瀑布流模式进行流程管理,虽偶有摩擦但也是“岁月静好”。

04 敏捷时代体验设计遇到的挑战

其实在软件时代的瀑布流模型也非一种完美的产品设计研发流程,其存在三个大的问题:

(1)产品验证滞后

产品验证滞后是瀑布式开发过程中最让产品头疼的部分,产品人员必须等到项目进程尾声的时候才可以对产品进行验证,也就是说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前所有的产品概念都是无法得到充分的验证的,验证滞后也意味着所有阶段不能出现任何纰漏否则将导致整体项目变得失控。

(2)需求变更困难

在瀑布式开发过程中,任何对之前决策的修改与调整都将打乱原本的开发流程,大量已完成工作需要重新评估与推进严重耗费整个团队的精力,产品经理在跟踪用户需求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需求的变更,如果发生需求变更那修改需求必定在所难免,只是早晚的问题,而且延迟到下一个版本开发也只是一个权宜之计,无论从成本或是用户体验上考虑肯定都是越早改动越好;

(3)难以适应变幻的市场

瀑布式开发过程中的所有工作都严重依赖于流程与文档,任何一点改动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也使得产品经理压力倍增,产品经理在这一流程下提交给开发的所有产品必须确保通过严格的验证且没有缺陷,另一方面发布过后产品也会提心吊胆,随时做好快速线上修复的准备。

在互联网发展前期,市面上的数字化产品还是主要以软件类产品为主,用户对其需求也没有那么的变化莫测,所以以上三个问题在当时并不算致命问题。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下,使得用户对于数字化产品的迭代更新速度的预期越来越高,加之软件SaaS化的浪潮席卷而来。数字化产品的速度和灵活性取代精度和可预测性成为极具竞争力的优势,瀑布流的设计研发模型的三个问题就变成影响企业生死攸关的大问题。这就迫使企业不断寻找可以替代瀑布流模式的数字化产品设计研发新流程管理模式,由此诞生了新的研发模式——敏捷开发。

05 写在最后

但是在企业的数字化产品研发流程进入敏捷模式的时候,体验设计团队之前以瀑布流模式为基础的各类体验设计流程就开始变得“水土不服”,设计师面临一种窘境。

而对于两周一迭代的产品功能发布的开发周期,体验设计团队几乎没有时间去执行他们传统的基于UCD理念的体验设计流程。在敏捷里,体验设计变成了一个绊脚石。

在后面的文章我会继续详细介绍在敏捷时代、后敏捷时代,体验设计如何通过对工作流程的创新来不断适应数字化产品研发的需要。

以上。

本文由 @井然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