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才成了儿童界的微信
曾经有人说,小天才就是少儿版的微信。至少从心智层面已经达到了这种效果,毕竟心理认知一旦养成,想要改变可不那么容易。
最近给小孩换了儿童手表,从米兔换成了小天才,因为小孩班级基本用的小天才。但是试用了几天,很多功能明显没有米兔儿童手表好用。比如语音助手,小天才用的是小度的语音服务,估计没有和小天才深度定制,连设置个闹钟都不会。
可是小孩们还是乐此不疲的要用小天才,因为可以比步数,可以加好友,可以聊天。
01 网络效应是强大的壁垒
不只是大人需要社交,小孩子也需要社交。
不同的品牌阻断了之间相互添加好友,就好比米聊和微信不能互相添加好友一样,微信利用各种先天优势,把好友网络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一旦好友网络建成了,如果你换成了米兔,那你需要说服所有人和你一样都换成米兔才有可能好友互通,那这个阻力好比叫大家都从微信换成米聊吧,难度非常大。
于是小孩子在小天才的好友圈中享受着交友的乐趣,尽管语音助手、天气预报等功能很弱智,但是小孩子不care,因为十几个好友一起比步数,比几个人比步数有趣多了。
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功能,把小孩子拿捏的死死的。
02 怎么打破小天才的壁垒
如果某一天,政府说小天才要支持和米兔互通好友,那小天才的壁垒就淡然无存了。
有太多这种先例了。
比如以前的移动联通的短信是不能互通的,导致如果用户想发短信还得是一个品牌。
后来政府要求放开了,短信终于可以互通了,壁垒不存在了,用哪个品牌都可以发短信了。
但是一个手机号码用久了,如果觉得移动不好用,你也不敢换成联通,因为手机号码和很多地方关联太深了。
后来政府出台可以携号转网,用户的这个顾虑也不存在了。
所以壁垒有时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哪一天政府要求所有的通讯软件都可以和微信互通,可能也是微信危机的时刻。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蔡锦海】,微信公众号:【锦海说】,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