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艺术性的思考
关于产品经理这一岗位及其工作内容,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有自己的理解和认知,这篇文章里,作者就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一起来看。
一、产品经理的来源
产品经理一词,是从何而来的,很多时候即使我们在互联网行业从业多年,也不一定能够真的能够知道它就是起源于哪里,又是在怎样的场景下被人们所耳熟能详起来。
或许正是我们已经深入这个行业,并已经对产品及其的熟悉所以产生了一种它就是理所当然的,它就是这样一个岗位,有固定与他协作的一批角色,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岗位,也许你不怎么需要执行落地某些工作任务,但是你的工作却贯通于整个行业的所有岗位之中,任何部分的同事离了你的协作或者协调都很难非常好的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诚然,如果某一家公司没有产品经理角色,那它也一定是某些人在做着产品经理的工作。产品经理,是整个互联网行业和业务的操盘手。
二、产品的艺术性表达
产品是一门艺术。这个思考或许不会从大多数正在做着的同行们的脑海中出现,因为我们的工作总是那么的忙碌,有太多用户和客户的需求与问题需要分析和解决,有太多的同事的工作需要协调和支撑,或许我们每条的工作就是跟救火一样,哪里需要我我就上的状态。
这个思考源于跟朋友的一个闲聊,在跟他沟通产品经理需要关注的最本质的东西的时候,其实我们都有一个结论,真正将产品做到极致与顶尖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可以从几个维度去评价这个岗位真正需要提升的方面:高度、深度、广度。
三、产品的顶层思考
1. 高度,提纲挈领
这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东西,关于解析产品的“高度”这个方面,其实这应该是属于一个境界吧,有一天你真的能够体验到那种举重若轻的时候,你能够感觉做产品这件事情或者对产品这个工作进行思考的时候,你是发自内心感觉到快乐的,或者你觉得真的能够抛开其他一切方面的束缚,仅仅关注产品它这种事情或者产品分析的乐趣的时候,那种轻松愉悦的心态能够让你更深刻理解到,产品的高度,本质上虽然是从工作实践中总结汇聚而来,是通过无数的同行们真刀真枪干出来,经历过无数次试错之后才提高到的层次,并且需要灵感与经验结合才能达到的境界。
那么只是通过与朋友的闲聊却也明白了这个事情。那么,当时我们聊了一些什么才能有这样的结论,内容大概是被某些同行嗤之以鼻而,被一部分同行奉为圭臬,被其他部分的同行所作为面试武器的东西,行业黑话。
这里是当时我想到的一些:拉齐、对平、战略、洞察、顶层、深耕、赛道、布局、细分、全链路、整合、策略、攻坚、落地、横向纵向、底层逻辑、资源倾斜、商业探索、试错、精细化运营、品牌效应、流量分发、向上管理、自上而下拆解…
其中我们在讨论的时候着重讨论了“自上而下拆解”“横向纵向分析”这两个问题。当时我们在讨论面试究竟要怎么体现产品经理的专业度,做到看起来像一个产品专家级别的水平。
当时我们是拿一个实际的项目作为讨论对象的,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在去规划或者分析一个项目的时候,需要从顶层到落地一整个思维地不断向下思考。因为你拆解一个项目的时候,要么就是梳理自己的认知,要么是为了汇报所做的行业或者业务的分析,要么是直接对你做某个产品功能或者优化解决方案进行指导。
那在明确目标之后,你需要明确你内容所对应的对象,对老板,公司高层,自己,还是是自己的同事or下属。
当时在表达个人观点的时候,因为我已经梳理了一整套的行业分析与产品方案,包括整个产品的路线图的规划以及产品运营方案的拆解,包括前期的战略打法,中长期的目标规划,以及后期的各类产品机制与各类生态圈层大方向的建设,因为第一次有这种自上而下的分析并和别人进行了交流,所以有幸感觉到这种体验,脑海中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版图,分别至上而下,对标老板与合伙人的战略,对公司高层和leader的业务与产品模式的构建,对自己侧的产品的分析思路的梳理,对同事以及下属方面的落地的方案的规划,多个维度的思考,多种方案的组合打法以及产品方案的取舍思维。
关于横向纵向的问题,当时我们拆解到以及线性的流程,是比较宏观的一个思维方式,针对这一个线条,分别对其中每一个关键词又进行了详细的拆分。所以横向的去划分整个链路,纵向地分析每个节点或者关键词,产品分析的思维就变得行云流水一般的顺畅简单了。
2. 深度,持续深耕
深度,这个东西其实本质上是无法解决的,由于互联网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行业,它其实是更像一种工具和手段,只不过当今的下半场时代,经过无数公司、无数个赛道、无数个团队日日夜夜的拼命追赶与厮杀,这种白热化的战斗已经将这个行业和这个岗位变得日趋成熟,细看市场上的产品经理岗位,增长产品经理,策略产品经理,商业化产品经理,数据产品经理,说明这个岗位真的已经日臻成熟,甚至已经细分出了许许多多的专业领域的岗位。
那么这只是从产品经理的对产品的关注点以及工作内容的不同划分,其实从行业的角度也可以有另外的划分,这也印证了另一个观点,如果在面试的时候你没有某个行业的经验,面试官是不会给你任何约面的机会的。
这也是为什么已经在行业深耕多年的老产品们不断发出一个感叹,曾经他们进入的时候,互联网行业真的是一个朝气蓬勃的行业,现如今他们是在见证一个时代的落幕,这未免有一些悲观。如果仅仅只是从行业这个角度分析的话确实如此,但是已经穷途末路的从业者们真的只能接受这个结果吗,我觉得并不是的。
现在越来越激烈的岗位竞争,越来越多的从业者的涌入,以及变得越来越窄的行业赛道,似乎这个行业已经被先入的那批人,率先进军并处于垄断地位的公司所侵占,完全不再愿意给后来者一个机会,但这仅仅只是从面试机会的减少,以及面试管对面试者必须具备某个行业经验才能入局的的要求层面讲,夸大了产品的”深度”方面的影响。但是,毕竟除了深度之外,产品专业性仍然还有另一个维度,产品的广度。
3. 广度,掌握核心能力
那么再说另一个问题,什么人最容易被淘汰呢,我们都是对产品方面非常熟悉了解的人,那就是可替代性,这基本是一个常识,越是低端的、业务价值低的东西、门槛低的东西越容易被替代。
那么在这已经厮杀非常激烈的后半场,你如果想要解决上一个“深度”方面的问题,实际到落地层面的跨行业面试也能轻而易举拿到offer,那就是扩展自己产品广度方面的能力,我所述说的广度不是真的让每个人都了解市面上所有的行业与产品,做到既精通电商产品、又精通内容产品,甚至精通工具产品、本地生活产品、物联网产品。
将自己的产品思路打开。一旦你能够将自己的思维打开,获得底层的通用的产品分析能力,那么拿到任何一个方向的产品你都能快速进行学习、总结并上手开始处理。这其中就包括战略方向的规划,产品分析思路的梳理,全链路流程的设计、业务模式的搭建、解决方案的落地、实际上线后的产品优化迭代策略等等。
但是在达到产品的广度之前,每个人都必须经历不断地踩坑、不断地试错、不断地总结复盘,能够形成自己的一套思维方式,那么依据此你便可以做到不再受行业限制,不再受产品方向的限制,不再有认知领域的局限。
本文由 @关山大道产品企划师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