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何被称为QQ商业化拓荒人

0 评论 487 浏览 1 收藏 6 分钟

在QQ早期,许良的一份项目汇报促成了QQ秀的诞生,也推动了QQ的商业化进程。这篇文章,作者分享了许良对于业务以及商业化的几点认知,供大家参考。

为什么称其为QQ早期商业化拓荒人?QQ于1999年推出第一个版本,2001年营收4900万元,净利润1000万元左右。早期互联网产品均主打免费,再以增值服务引导用户形成付费习惯,QQ也是如此。

早期的QQ营收模块主要依靠QQ会员、QQ行、QQ交友等付费模块,但相关的增值服务几乎没有,如果仅仅只是依靠早期用户对于新鲜事物的吸引以及青少年用户在网络场景下的心理满足感,最多1-2年,同类产品的竞争以及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一定会将QQ初期的崛起势头全部抹平。

但也就是在2002年,许良的一份项目汇报给与腾讯所有业务一股洞穿的势能。关于这份PPT的内容,网上已经有很多人解读过,类似于结构完整、结论先行、逻辑严谨等,在此我也不再复述。我更想聊的,是关于许良对于业务以及商业化的几点认知。

一、业务的商业化视角

从商业化视角出发,所考虑的因素是最为庞大和复杂的,其中包括市场需求,产品价值,竞争分析,盈利模式,风险管理等等,如何有条理且完整的呈现对于输出者是一种挑战。

但反观许良的汇报大纲,其实不难发现其对于商业认知的广度和深度,见下图:

每个模块对于商业化的解读都非常到位,且有理有据,也正是这样系统性的认知,据说整个方案在汇报会上进行到一半时,就有高管兴奋的说可以马上尝试。

二、C端用户的付费理念

用户的付费习惯是Avatar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在当时的环境下来说,竞品的免费定位以及国人早期对于虚拟服务付费的本能拒绝,是Avater商业化最大的风险。

那难道就不做吗?韩国同类竞品Sayclub在2000年的付费用户数仅为6w,占总用户的1%。而到2001年时付费用户数150w,占总用户的12.6%。

海外产品的成功路径给予了绝对性的参考,而国内付费业务却尽显疲态。许良在竞对分析时候,具有先见性地预判了腾讯的先天优势以及与收费业务的契合度。

通过Avatar的业务与当前腾讯的付费业务形成正向循环,替代原有可有可无的增值场景,这对于整个QQ业务更是生态性的颠覆和加强。

其实我很认同方案中的一句话,“任何商品都有其功能性和其给用户带来的心理满足感”,正是这种对于C端用户付费理念的把控,才造就了业务的差异性。

我个人甚至都认为,正是QQ业务的付费服务造就了早期互联网国人的付费习惯。

三、假设/推演能力

其实任何项目的规划本身都是一种推演和预测,用现有的条件去演绎未来的大概率事件,这种能力大部分公司以及管理者都是不具备的。要嘛过于谨慎而错失机会,要嘛过分夸大导致业务巨额亏损。

而在这份汇报中,给予了大部分人一个科学、客观的推演过程。我粗略统计了一下,作者至少预测了七八项事件。

  1. 中国成为韩国之后的又一个Avatar热点市场
  2. 腾讯Avatar业务启动后,实际的项目进程及盈利规模
  3. Avatar业务本身的发展趋势
  4. 腾讯是否应该进入Avatar业务赛道,不进入会怎样
  5. 腾讯未来娱乐平台的业务设想
  6. 腾讯Avatar业务的市场节奏和推广
  7. 整体项目的财务预测

站在现在的角度来看,如今的事实基本上验证了每一条猜想和预判,其实写到这的时候,我越发明白为什么许良后期会转入投资赛道,他本身近乎完美的预测和商业演绎好像天生就是为其成为投资者准备的。

这份汇报方案可读性很高,因为高度完整性,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感悟,希望也能带给你一些启发和感悟。

作者:都市摆渡人,公众号:都市摆渡人

本文由 @都市摆渡人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