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应该选择深耕数字人业务吗?
现在的数字人业务已经很成熟了,不少公司都有面对普通人的业务。这篇文章,我们来看看数字人业务本身的矛盾和优缺点。
很多关于数字人的讨论都聚焦在数字人的仿生情况上,似乎只要数字人无限接近于一个真实的人即可。或者是谈数字人在不同的商业领域有多少应用场景,在我看来都有一些脱离问题的核心。
如图展示了数字人厂商宣称的数字人应用场景:
一、数字人业务本身的矛盾
实际上在数字人层面一直有两对核心矛盾,分别发生在生产领域和伦理领域,就是因为这两个矛盾导致数字人一直不能像其他的AI技术一样广泛应用。
1. 生产领域的矛盾
是因为在当前的技术解决方案下,仿生程度越高,相应的技术成本就越高。目前中国的整体劳动力还是溢出状态,所以相比之下,选择数字人的性价比,在大多数情况下其实没有那么高。
2. 伦理层面的矛盾
我们分为两种情况来讨论:
1)当数字人被标注是AI生成、非真人身份,那么数字人的这种身份与沉浸感、信任感是天然对立的。
举个例子说,如果有一个有100个数字人主播,都长得像李佳琦类似,他们分别叫李佳奇、李嘉琪、李嘉琦……如果你在知道他们是数字人的情况下,同时刷到他们,你应该在哪里下单呢?最理性的选择就是都不下单。因为自然人的身份背书和他的不可复制性是有关的,但是数字人天然就是可复制的,你可以垄断一个自然人的形象使用,但不可能垄断一个数字人的。
2)当数字人假装自己是真人,当然这在目前的主流内容平台中是禁止的。比如之前用AI“复活”已经去世的明星,AI模拟形象进行视频通话……虽然沉浸度没有问题了,但会在观看者中形成极大的误解和谣言。
背后潜在的原因是现在的识别能力、平台规则、法律法规还没有跟上现在AI技术发展的进程,所以只能暂时执行这种“一刀切“的方法,避免产生严重的问题。
二、创业公司做数字人的优缺点
对于创业公司而言,有一部分公司的客户主要是地方政府、文旅集团等To G方向,在单个数字人上可以开放定制,精雕细琢,同时这类业务不乏稳定的现金流,但并不是规模化增长的路线(简而言之,无法放大。)
如果要做面向宏观市场(而不是为单个客户做面子工程)的数字人业务,就会碰到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大公司的阻击。
目前字节、腾讯均已经发布了普通人可以上手、外表精美的数字人,并且免费开放个人用户使用。
一般在这种情况下,更看重商业化变现的小公司有以下几招:
- 在大公司产品知名度没有广泛铺开之前,运用信息不对称尽快把愿意付费的用户收割掉,但是这一招有风险,且并非长久之计。
- 可以选择一个大公司不屑于深耕的垂类深耕,同时尽可能在这个垂类中获取超额回报。但是很遗憾的是,在数字人这个领域,小公司很难获得用户可感知、可转化的垂类认知(比如特殊形象的数字人、语音自然的数字人、有形象授权的数字人),这些类型恰巧是大公司深耕多年的长项。
- 特殊人群,这条涉及到核心的变现洞察了,还是说与有缘的从业者听吧。
那么还有最后一条(也可能不是最后一条)道路,那就是数字人出海,因为上文主要分析的是国内的一些情境,海外的情况有所不同:
- 直播、短视频平台对于数字人的管控、封禁没有那么严苛。比如阿里巴巴国际站的直播,并不禁止数字人通过拉时长的方法拿结果。
- 海外虽然也有头部数字人厂商,但是和大公司的绑定并不太深。同时大公司也没有很明显的倾向性去通过免费策略快速拿下市场。
所以,如果想在国内做数字人业务的创业公司,可以看完以后做一下思考和推导,也欢迎和我讨论。
本文由 @只做好20%的事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