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老好人如何避免憋出内伤

0 评论 1352 浏览 2 收藏 6 分钟

本文主要讲述了职场中的"老好人"如何通过理解和调整自身认知模式来合理表达情绪,从而避免心理上的不适与伤害。

职场中,大家对我的印象,大多都是“我是一个很 nice 的人”,更白话一点,就是我是一个“老好人”。

记得之前在网易工作,有个同事比较有侵略性。有一次,我们去买饭,在讨论大家在分享会上的题目。看到大家的题目都是和设计相关,唯独我的是:如何用中医知识养生。

我有点懊恼,说:早知道应该选一个和设计相关的题目了。

谁知道那个同事听了,竟然说:“呵呵,恐怕设计的题目,你也讲不出什么”。

当时的我,听到后内心当然是很不爽的。但是我太怕得罪人了,生怕我呛回去,会让自己变成一个“小气的人”,于是选择忍气吞声。

现在想想,那个人那样说我,是完全不公正的。

面对这种赤裸裸的挑衅,我理应捍卫自己的利益。

但是为什么我会压抑自己,换取一个“好人”的标签?因为从小父母对我的教育就是如此。

“不要得罪人”,“要好好和大家相处”,“多个敌人就少一条路”。种种这些理念,让我很害怕和同事的冲突。

虽然我压抑了这些情绪,换得了一时的和平。但情绪不会因为被压抑,就消失不见。

相反,它会像弹簧,越压越大。以至于,在 9 年后的今天,想到当时的情景,我依然会觉得愤愤不平。

其实,情绪本身没有对错。它只是一个信号,在告诉我们:现在的情况让我不舒服了。

我们可以想办法去解决这种不舒服。

当然,解决的方式有很多种:

愤怒地斥责对方(你这人怎么说话的?)

有理有据的怼回去(不会啊,我之前刚好做了一个新项目,有很多收获,正想跟大家分享其中的思考)

如何才能做到后者?需要我们能够在受欺负的那个瞬间,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然后不带情绪地进行应对。

刚开始,这确实听起来有点难。因为思维也有习惯,对于从小到大习惯了压抑自己的人来说,要表达出“不满”,简直有点恐怖。

对于很多人来说,爸妈在我们小时候,没有教我们如何正确处理情绪。所以,我们不会处理,这也完全正常。

比如小孩子哭,家长会严厉地说“不许哭”,小孩子会以为“有情绪是不对的”。所以长大了就学会了压抑自己的情绪。

现在很多人,学习了很多情商课,学会了如何在职场中戴好一副面具。但面具只能压抑住自己的情绪,虽然在公司表现一切良好,但是回到家,就是完全另一个样子。压抑的情绪是一定会爆发出来的。而等它完全爆发的时候,一定会伤人伤己。

我们要想完全处理好情绪,就要理解情绪到底是什么?

情绪是我们的认知围绕感觉讲的故事。即,情绪=感觉+念头。

比如有个人踩了你一脚,你感觉到疼;然后念头来了,“这个人怎么这么讨厌,无故踩我一脚”。这样的念头,让我们产生了厌恶、烦躁的情绪。

那么,这样的念头是怎么来的?背后是我们的认知模式在作怪:

  • 被踩了一脚 —— 想到“对方无故弄疼我” —— 对方真讨厌。

这就是背后的认知模式。

可能有人会问:这个认知模式不是很普遍吗?的确很普遍,但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的认知模式。

还有别的模式:

  • 被踩了一脚 —— 对方很慌乱,没注意 —— 对方可能一早上都很慌乱,他好可怜;
  • 被踩了一脚 —— 对方没看到我的脚 —— 我有时候也会没留意一些东西 —— 我能理解对方

不同的模式,会产生不同的念头,由此带来不同的情绪。

所以,要想没有那么多情绪,重点是提升我们的认知模式。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沐风】,微信公众号:【沐风与体验设计】,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