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产品经理,你不会不知道互联网这9大思维模式吧?!

0 评论 1393 浏览 5 收藏 15 分钟

本文主要介绍了产品经理应该了解掌握的九种互联网思维模式,包括流量思维、用户思维、迭代思维、平台思维、极致思维、简约思维、跨界思维、大数据思维和社会化思维。

一、流量思维

1. 概念

流量的本质是用户关注度,流量即入口,流量即体量,流量即金钱。

2. 法则

(1)免费是为了更好的收费;

(2)坚持到质变的临界点:任何互联网产品只有用户数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产生质变,给企业带来商机或价值。

3. 说明

简单来说:流量=金钱!

流量没用,网红们会每天傻兮兮的对着镜头开直播吗?

流量没用,大V们会每天屁颠颠的拍视频、发视频吗?

流量没用,大佬们会每天苦哈哈的写文章、发文章吗?

你能在网上看到的内容,有百分之八十都是别人为了生计而产生的,就像《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的歌词描述的一样:“那些为了理想的战斗,也不过为了钱”

去他喵的理想和情怀···

量变才能引起质变,流量意味着体量,体量意味着分量。

免费是互联网的主基调,往往是获取流量的首选方案。

先靠免费获得大量用户,再去寻找盈利模式的方法,靠增值服务收费,是典型的互联网思维。

4. 案例

当年的360安全卫士,用免费杀毒入侵杀毒市场,一时间搅的天翻地覆,再看看,卡巴斯基、瑞星等杀毒软件,估计没有几台电脑还会装着了。

二、用户思维

1. 概念

用户思维是指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去考虑问题,是互联网思维最重要的内容,其它思维都是围绕用户思维在不同层面的展开。

2. 法则

(1)得“屌丝”者得天下

这是一个人人自称“屌丝”,而骨子里认为自己是“高富帅”和“白富美”的时代,成功的互联网产品大多抓住了“屌丝群体”的需求。

当你的产品不能让用户成为产品的一部分,不能和他们连接在一起,你的产品必然是失败的。

(2)兜售参与感

让用户参与品牌传播,便是粉丝经济。

我们的品牌需要的是粉丝,而不只是用户,因为用户远没有粉丝那么忠诚。

粉丝是最优质的目标消费者,一旦注入感情因素,有缺陷的产品也会被接受。

未来,没有粉丝的品牌都会消亡。

(3)体验至上

好的用户体验应该从细节开始,并贯穿于每一个细节,能够让用户有所感知,并且这种感知要超出用户预期,给用户带来惊喜,贯穿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整个链条。

说白了,就是让消费者一直爽。

3. 说明

用户思维体系涵盖了最经典的品牌营销的Who-What-How模型。

Who,目标消费者——“屌丝”;

What,消费者需求——兜售参与感;

How,怎样实现——全程用户体验至上。

4. 案例

拼夕夕,能在淘宝、京东两雄争霸的情况下,还能杀出一席之地,靠的就是用户思维,主打下沉市场,并且给自己打上“百亿补贴”的标签,吸引了大量的“屌丝群体”。

三、迭代思维

1. 概念

迭代思维是指从产品的基本功能,甚至是最初创意阶段起就推向市场,和用户共同研发,一代一代地快速推出更完善的新版产品。

敏捷开发模式、精益创业中的MVP产品,这些应该都是迭代思维里面,耳熟能详的词汇了。

2. 法则

(1)小处着眼,微创新

(2)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迭代思维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微”,一个是“快”。

互联网产品更新很快,通常是先迅速上线,推出小批测试,根据用户反馈意见再进行调整,如果反响好,就继续推广;如果不好,就改善后再推广。

3. 说明

这是互联网保持活力的最基本方法,尽快将产品投放市场,及时获取用户反馈然后,迅速版本迭代,再次投放市场,如此反复。

一般来说,有两条迭代途径可作为迭代的依据:

(1)基于数据反馈:比如数据网站—七麦。

(2)基于用户反馈:比如APP内置的用户反馈模块,或者是应用商店查看差评。

4. 案例

2000年,百度完成了第一版的搜索引擎,功能已经相当强大,但是单从纯技术的角度来看,第一版搜索程序或许还存在一些提升的空间。

开发人员秉承软件工程师一贯的严谨作风,对把这版搜索引擎推向市场有些犹豫,总是想做得再完善一点儿,然后再推出产品。

当时,对是否立刻将这款并不完美的产品推向市场,百度的几位 创始人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的意见很不统一。

最后彦宏来下结论了:

李彦宏:”你怎么知道如何把这个产品设计成最好的呢?只有让用户尽快去使用它。既然大家对这版产品有信心,在根本的产品功能上我们有竞争优势,就应该抓住时机尽快将产品推向市场,真正完善它的人将是用户。他们会告诉你喜欢哪里不喜欢哪里,知道了他们的 想法,我们就迅速改,改了一百次之后,肯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了。”

“所以,这个过程中不怕走弯路,但重要的是快速迭代,早一天面对用户就意味着离正确的结果更近一步。”

上线后,百度的新产品果然受到用户的普遍欢送,当然,从后台观察上百万用户的使用习惯与应用方式,也让大家更清楚了用户需 求,从而明确了改良的方向,技术部集中力量进展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关改良,一周之,功能上已经进展了上百次更新,而这种优化从此便延续下来,直至今日。

如果秉承完美之后再推出的心态,百度可能永远也不会推出自己的搜索引擎,因为用户的需求日新月异,永远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四、平台思维

1. 概念

平台思维是指企业按照“共建、开放、共享和共赢”的原则,把自身打造成一个整合内外部资源的平台,规避雇佣思维和自营思维的局限。

2. 法则

(1)员工创客化:把企业打造成内部员工的创业平台。

(2)企业平台化:把企业自身打造成一个汇聚多方的生态系统。

3. 说明

开放、共享、共赢是平台思维的精髓,要善用现有平台,构建多方共赢的平台生态圈。

单一的平台是不具备系统竞争力的,未来商业的竞争是平台与平台之间的竞争,甚至是平台生态圈之间的竞争,平台模式最有可能成就产业巨头。

同时,还要进行内部平台化,就是要变成自组织而不是他组织,自主驱动创新。

4. 案例

淘宝这个平台,可以说是人尽皆知吧。

这个时代,平台有很多,比如滴滴,很多人在上面注册,成为创业的一员,还有抖音,有着众多的自媒体创业者。

五、极致思维

1. 概念

极致思维是指把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超越用户预期!

2. 法则

(1)互联网时代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2)打造让用户尖叫的产品:需求抓得准、管理盯得紧,自己逼得很。

(3)服务即营销:除产品本身外,在服务环节也要做到极致。

3. 说明

只有秉持着极限思维,才能打造出极致产品。

反映在行动上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反映在目标上是把产品的服务做到最好,提交的结果超出客户预期并感动客户。

4. 案例

乔布斯:我要做一个电脑,只有玻璃板这么厚!

六、简约思维

1. 概念

简约思维是指在产品的规划和品牌定位上力求专注和简单,在产品的设计上力求简洁和简约。

2. 法则

(1)专注,少即是多

越简单的东西越容易传播,越专注的产品越容易做到极致。

大道至简,越简单的东西越容易传播,越难做。

专注才有力量,才能做到极致。

(2)简约即是美

在产品设计方面,要做减法。产

品外观要简洁,内在的操作流程要简化。

3. 说明

信息爆炸时代,用户的耐心越来越不足,所以必须在短时间内“抓住”用户。

简约,意味着人性化。

在产品的规划和品牌定位中,要力求简单和专注,而对于产品设计,则应力求极致和简约。

4. 案例

苹果这个品牌或许就是简约思维的代名词了吧!

七、跨界思维

1. 概念

跨界是互联网上谈论最多的思维模式。

从微信跨界进入通信行业,颠覆运营商的语音和短信业务,到如火如茶的互联网金融颠覆传统银行,人们在领略跨界思维的巨大革命力量的同时也在思考:跨界是否都是革命性的创新,都有爆炸性的影响力?

2. 法则

(1)寻找低效点,打破利益分配格局

(2)挟用户以令诸侯

3. 说明

这些互联网企业,为什么能够参与乃至赢得跨界竞争?答案就是:用户!

他们掌握着一方面掌握用户数据,另一方面又具备用户思维,自然能够携“用户”以令诸侯。

4. 案例

上“淘宝”买“万科”房!

淘宝与万科 “强强联手”,似乎是为了将淘宝用户打造成万科的目标客户群。

对于这二者的合作,拍手称赞者和嗤之以鼻者都大有人在。

另一知名房产商领导人甚至公开表示“淘宝的客户不是我们的客户,两个客户群,淘室的客户买不起我们的房子。”

但万科此举并不是为了通过淘宝销管多少房子,最大的价值在于提升知名度,还收集到了大量的客户资料,这才是夏大的一笔财富!

八、大数据思维

1. 概念

大数据思维,是指对大数据的认识,对企业资产、关键竞争要素的理解,要用数据来说话,根据数据做事情。

2. 法则

(1)数据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2)数据驱动企业运营管理

(3)“大数据 ”价值不在于“大”,而是挖掘

单一类型数据,价值低;多维度汇总统计,价值高。

3. 说明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甚至是核心资产。

大数据、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思维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大数据思维要求企业对内部、外部等各类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及相关分析、自动挖掘驱动大数据营销、精准研发、供应链优化等,做出最优决策。

同时在互联网时代,运用大数据,市场细分能够细化到每个人,进而提供更精准的个性化服务。

4. 案例

曾经备受关注的“大数据杀熟”事件,大家应该还历历在目吧~

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到同一个目的地,进行打车,结果却不相同。

九、社会化思维

1. 概念

社会化思维是指企业利用社会化工具、社会化媒体和社会化网络,重塑企业和用户的沟通关系,以及组织管理模式和商业运营模式的思维方式。

2. 法则

(1)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口碑营销;

(2)利用社会化网络进行创意收集;

(3)利用社会化网络进行众包协作。

3. 说明

社会化思维,社会化商业的核心是网,公司面对的客户以网的形式存在,你不可能脱离这个网去生存,这将改变企业生产、销售、营销等整个形态。

4. 案例

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的产品,点开分享按钮,弹出的内容是越来越丰富了~

再举个产品的例子,话说,早些年,你的微信朋友圈,被“英语流利说”这块产品攻陷过么?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晓庄同学】,微信公众号:【晓庄同学产品笔记】,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