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产品甲方转型来做产品经理

0 评论 1230 浏览 2 收藏 6 分钟

不少其他岗位的同事与产品打交道时,总以为产品的工作很容易做,甚至有人就因为这样直接转岗。但转过来后才发现,想做好产品经理,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经历这三个阶段。

如果你也做过产品的甲方(这里主要指b端),也就是产品业务需求方,你是不是常常觉得“好像产品经理这个活儿我也能干啊”?

没错,我就带着这个错觉信心满满的转行做了产品经理,后来我发现,从产品甲方到产品经理,大概都会经历3个阶段:

  1. 以为自己什么都能干
  2. 发现自己好多干不了
  3. 踏实聚焦干好几件事

一、以为自己什么都能干

这一阶段通常是转行前到成为产品经理的前3个月。结合我的职场心路历程来说,在互联网二线厂做了1.5年的B端产品业务Owner后,产品0到1、1到n的经验攒了不少,尤其是如何给产品找bug、如何提优化需求、如何验收需求、如何培训产品使用,这些经验,基本都可以平移过来赋能产品经理的身份。对新接手的1到n阶段产品,能很快发现存在的问题(毕竟是新用户,对那些初次使用没看懂的功能设计,基本等同于交互不清晰),一副磨刀霍霍大展拳脚的架势。

二、发现自己好多干不了

这一阶段是发生在作为产品经理经历第一个成规模的迭代时。首先是需求评审时来自研发的轰炸。复杂的功能,肯定涉及前后端的多重交互,对于中途接手的产品经理新人来说,是很难分辨出哪些逻辑是接口实现的,而这些接口依赖的字段又是不是现成的?涉及增改字段的,这个需求的耗时就会拉长。这时会发现梳理出来1个需求,最终实现能拆分出5个以上子需求来。

就算是评审基本通过了,实现过程中表面上轻易一改,动辄就与历史逻辑、在先功能冲突,一些藏在代码中的隐形逻辑就会跳出来阻止,让人不得不接连感慨“居然还会这样”。最终为了赶上线时间,不得不接受研发给出的退而求其次的实现说辞:这次先这样,下次、下次再说。

三、踏实聚焦干好几件事

这一阶段是发生在入职一年后。逐渐开始恍然大悟原来过去的逻辑虽然不太符合你自己的习惯,但也确实有存在道理,一些自以为的优化点,实际上可能是干掉了一些既有功能。如果说总结几条从产品甲方转型到产品经理的tips,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1.讲好故事。“需求”的英文翻译是“story”,每创建一个需求,其实就是在讲一个故事,包括这个故事的背景、故事发生的场景“6个W”要素、故事的主人公、故事能升华的意义……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要把故事给研发讲明白,让他们也能充分认可这个故事的逻辑;要把故事写清楚,这样无论何时回顾才能清楚;要把故事给用户讲动听,相比于“我告诉你这个功能能支持xxx”不如强调“你在xx时会用到这个功能,你因为要xx遇到不便时这个功能能帮你xxx”,把“我有什么”转化为“你需要什么”的讲述

2.要有边界感。需求中一个检索词的长度、屏幕划词的范围、展示的最大条数等等,均需要考虑极值情况;需求的实现有边界,同样一个迭代的版本也要有边界,我的经验是,如果新功能点已经能在最核心的位置A实现,对于可加可不加的位置B、C,新上线时就尽量不加——这样才能尽量控制工作量和bug率。

3.懂业务、懂业务还是懂业务。作为B端产品,不论是需求方还是产品经理,往往直接对接的人都不是真正的用户,这也是B端产品工作的痛,总是跟真实用户有距离,通常是凭借几个场景的画面去想象使用场景。问问自己,你真的用过这款产品吗?你要真的让自己带着用户真实使用意图去操作一遍,才会感知到这款产品的好与坏,注意:不要用测试数据、不要用臆造的使用流程、不要浅尝辄止的操作。

今日分享完毕,祝愿大家都能顺利转型!

本文由 @Mini耀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