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讲数字化,你真的理解“数字化”吗

0 评论 2110 浏览 3 收藏 14 分钟

网络上关于数字化转型的文章,都是上来就说方法论和要求。实际上,准备数字化转型前,要做的是理解数字化的认知和观念,这篇文章,作者详细说明了这样做的原因。

我们进入数字化的时代,天天生活在数字化改造之后的日新月异的世界;但是多数人对于数字化这个词的理解比较模糊。多数人可能认为数字化是一个APP或一些模型算法,企业员工多认为数字化就是技术和IT,这也是目前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对于数字化的大致理解,多数管理者对于数字化的认知比较模糊,他们往往认为数字化只是开发或者上线一个系统,数字化就是留存更多的数据等等这样的理念。因为这些模糊的理念,如今企业做数字化转型的时候往往面临各种困难,也造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往往都是无疾而终,投入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后,最终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浪费了资源和精力,企业也慢慢丧失了数字化转型的时机和信心。

《从一到N,企业数字化生存指南》这本书对于数字化的定义“数字化转型更关乎企业的整体转型,重新定义客户价值主张、增值流程、员工的思维和工作方式,以及崭新的文化理念”。

基于对“数字化”这个概念的准确认知和理解,决策者才能准确判断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方向,确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后续在企业内部如何一步一步的实现数字化,如何让企业全员达成共识。

通用电气公司CEO杰夫·伊梅尔特曾经说过:“我们不能指望在一夜之后醒来,自己就不再是一家工业企业,而摇身一变成为甲骨文或者微软那样的公司;从产生需要采取变革行动的认知,确定变革要求,识别最大障碍和最大优势,直至制定目标,CEO需要设计数字化蓝图,带动大象起舞。

这段话来自一个传统企业的CEO对于数字化转型的理解,但是也侧面说明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个艰难且长期的过程,并且管理者本身需要有数字化变革的认知,参与到数字化变革的蓝图设计中来,这里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带动大象起舞”,这是一份多么精细而富有挑战的事情!

一、重新定义客户价值主张和增值流程

重新定义客户价值主张,也可以理解为企业需要重新挖掘和理解客户的需求,创新企业的商业模式,在现有的基础上升级产品和客户服务流程;如果企业转型更为彻底的话,也可以完全重塑产品和客户服务流程,特别是在新技术引导下的产业变革时期,原有的业务模式已经被新模式颠覆,如果企业不能快速的颠覆自我,那就意味着灭亡。

首先我们来看看化工集团孟山都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升级了客户服务,孟山都是如何切入农业服务领域的呢。2012年,这家专业种子巨头收购了软硬件生产企业PrecisionPlanting,后者的产品可帮助农民在播种期间优化播种的深度、距离和条件,从而确保农作物更好地扎根。该公司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对土壤相关数据的分析,实现“非均匀播种密度”。

也就是说在Precision Planting提供的监测工具(SeedSense和FieldView平板电脑)帮助下,农民可以驾驶播种机在不同区域位置、不同土壤情况下进行不同农作物品种的不同间距、深度播种,从而极大优化农作物的种植,并帮助实现差异化灌溉,最终促成农作物增收。这家企业的客户群与孟山都核心业务的客户群相同,价值主张也相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技术手段则完全不同。孟山都通过这次收购升级了客户播种服务,在原有种子业务的基础上,可以帮助农户将种子播种到最合适的土壤环境中,从而提高种子的产出。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银行领域的案列,总部位于弗吉尼亚州的信用卡银行公司Capital One如何通过数字化实现企业的整体转型之旅,2012年CEO理查德·费尔班克表示公司将打造“一家从事银行业务的科技公司,而不是一家只使用科技的银行”,声明的目标是实时提供个性化的银行服务。 

在现代技术堆栈的基础上,该公司使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来更好地了解客户,它引入了构建个性化应用程序所需的人才,采用了云计算,并实施了灵活的软件开发流程,包括使用开源软件。 

2020年11月,它宣布关闭所有本地数据中心,成为第一家这样做的美国银行;并将所有应用程序和系统转移到亚马逊云服务,这一云优先政策帮助Capital One及其数字化转型团队摆脱了基础设施管理,通过使用大数据转化为洞察力,专注于加速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 

Capital One是一个在数字领域全力以赴的企业,虽然企业的体量远不及传统的银行巨头,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意味着,它正在吸引所有新的年轻银行业用户,企业引入了新的高管,从而真正转型为一家数字化公司。

二、员工的思维和工作方式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真正落地执行,最终需要将企业组织架构及业务流程落到企业的每个员工头上,客户服务的良好体验感背后是诸多员工的辛勤付出与努力。数字化转型可能带了企业整体组织结构的调整,还需要重塑部门之间业务协作的流程。对于员工来说,工作方式及流程的巨大改变,初期可能带来强烈的不适应感,也可能带来企业中层及普通员工的抵触;但是这个过程是任何转型成功的企业都需要经历的,我们必须在这个时候坚定转型的意志,企业能够转型成功,往往就取决于企业的高层能不能顶住压力,坚定的支持项目组将转型项目推行下去,否则中途的退缩和懈怠都有可能造成整体项目的中途夭折。

华为的每一场变革都包括信息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都遵从“之”字形变革法,以全员的共同目标为聚焦点,顺着如下路径在演进:老板知→全员知→试点行→全员行。《华为公司基本法》从1996年3月开始起草,到1998年3月正式颁布,历经三个年头,八易其稿,动员了公司上下几千人展开多轮讨论,因而深入人心,因为它已融入华为人的血脉。

从文件起草本身的难度来看,用不了这么久,但这是开展“全员知”的过程,是在对新的生产关系达成共识的过程。因此IBM顾问进场之前,如果华为自身没有历经1996-1998这三年《华为公司基本法》自上而下的全员讨论工作,可想而知,IBM带来的西方管理体系想在华为落地将何等艰难。

三、崭新的文化理念

数字化的组织需要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能够敏锐的捕捉市场变化的信息,随之对企业的业务流程、组织结构、IT系统做出快速的调整,从而抓住市场的机会。但是人的本性是因循守旧的,不愿意承担责任和思考,为什么我要费尽心思去思考市场的变化?为什么我要折腾自己天天改变?这个都是反人性的理念。对于个人的成长,我们可以反本能的成长,因为这一切都是基于利己的基础,随着自身认知和能力的增强,可以走上升职加薪的快速通道;但是企业这样一个集体来说,需要有集体的文化理念驱动企业的每一个人适应和拥抱变化,集体的文化理念促使大家达成共识,因此数字化驱动企业成长需要企业先树立崭新的文化理念。

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建立数据文化,包括转变思想观念、推行数据治理和建立制度体系等方面。通过将数据思维融入企业血液,实现数据驱动业务和管理决策,逐步固化数据文化,提高企业的管理和运营能力。

2021年,三一重工提出新的数字化愿景,要在五年内实现“3000亿销售收入,3000 名工人,30000名工程技术人员”,这一具有三一特色的2025年阶段目标,要彻底从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为知识密集型企业。为了营造一种数字化的文化氛围,让广大员工了解数字化,理解数字化转型的意义,三一将数字化带到了办公场所,在三一重工总部,到处都张贴着数字化转型的金句、标语,并细化到了卫生间的每一面墙上,真正做到无处不在,将数字化文化潜移默化的融入到三一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集团每年开展“数字化宣传周”活动,通过开设讲座、布置展板、新闻稿、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营造数字化文化氛围。

总结:数字化转型从理解“数字化”开始

“数字化”三个字可能是现在出现频次最多的词汇之一,大家都感觉自己理解这个词汇,真正需要的时候有感觉总有种是是而非的感觉。时代的浪潮扑面而来,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组织和企业都必然面对数字化转型的课题,只是时间的先后,这个事情的紧迫感不一致。充分而精准的认知,帮助我们有效规划和落实企业数字化转型,真正的帮助企业将数字化体现在产品和客户服务的价值上。

数字化转型绝不是简单地研发IT系统,它涉及到企业的全方位的转变,从认知升级,到战略转变,到具体的业务流程、组织架构、人才队伍、文化理念、管理机制等方面都要进行升级,企业管理者基于对数字化的准确认知,从而站在更高的层面、从全局视角、系统性思考如何转型。

本文主要聚焦对于数字化的认知和观念,并没有过多的赘述IT技术如何应用或者数字化转型的详细拆分等内容,详细的内容后续我们继续再聊。

本文由 @数型BeData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