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格行为模型:引爆行为变革的核动力

1 评论 2596 浏览 8 收藏 15 分钟

福格行为模型理论是我们在用户运营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本文结合实际案例谈谈该模型的运用,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在2022年时,我曾在微信读书阅读过一本被视为神作的书籍,这便是B.J.福格的《福格行为模型》。初读完此书时,我着实未能体悟到它有何超凡之处,甚至一度认为它根本不配享有“神作”这一赞誉。

可是,当我在后续工作和生活中,将理论知识加以融合,对个人行为,商业活动以及各类APP交互实际案例进行细致观察之后。我恍然惊觉,这本书着实堪称神作!简直就是行为的底层方法论!

接下来,我将结合福格行为模型理论和实际案例,为你讲解该底层方法论。

01 福格行为模型理论

福格行为模型指出,一个行为(Behavior)的发生需要同时具备三个要素:动机(Motivation)、能力(Ability)、提示(Prompt)。

动机是做出行为的欲望,能力是做某个行为的执行能力,而提示则是提醒你做出行为的信号。如图:

动机:是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它可以源于各种需求、欲望、价值观或目标。当人们具有强烈的动机时,他们可能会采取行动。

能力:是指采取行为的可行性和容易程度。如果一项行为过于复杂或困难,即使动机强烈,也可能很难以付诸实践。

提示:是指触发采取行为的信号或契机。它可以是外部的信号、提醒或环境中的某些因素。

接下来,我们结合福格行为模型理论曲线,更详细介绍行为模型的一些关键点,如图:

其一,没有提示,无论动机和能力多么强,就不会有行为。其二,既有动机又有能力,才能使得行为落到行动线上方。任意一方弱,就需要另一方更强。

那么,如果你想要改变自己或某人的行为时,应该怎么办呢?你应遵循如下步骤,按顺序逐个尝试。

第一步:检查有没有行为提示。

第二步:检查有没有行为能力。

第三步:检查有没有行为动机。

因为,从提示入手最容易。在多数情况下,有些行为难以做到的根本原因不是缺乏动机。只需找到一个好的提示,或让行为更容易做到,就能解决行为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就结合福格行为模型在产品领域、社会公共领域、个人生活领域的实际案例,进一步学习。

02 产品领域的应用

在产品领域,尤其在用户激活领域,“提示”(也称为“触发物”)应用广泛,其形式有邮件、短信、APP、电话等通知。

触发物的内容和目的多样,例如:电商包裹进度、促销信息、微信新消息、朋友圈更新、召回用户、新闻最新进展、订单待支付通知、提醒运动&睡觉等等。

这些看似花样繁多的触达内容,其实背后都与提示(Prompt)有关。福格行为模型根据用户的动机和能力,将触发物分为四个类型:

  • 协助型触发物:用于帮助那些动机很强但能力很低的用户采取行动。
  • 刺激型触发物:用于刺激那些动机很弱但能力很强的用户采取行动。
  • 信号型触发物:用于帮助那些动机和能力都很强的用户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并鼓励他们重复行动。
  • 内驱型触发物:用户不自觉产生的内在触发物,属于用户自愿采取行动。

例如:你通过电商APP加购心仪商品,但迟迟未下单,过几分钟后,客服就会主动联系你,告诉你抓紧下单,其实就是信号型触发物。或者,你与店小二沟通,表达出确实心仪商品,但是价格略贵,可能店小二就会给你发张优惠卷,促使你下单,就是协助型触发物。或者,你能钱买,但是一直在犹豫,老板可能会告诉你,这个衣服非常符合您的气质,绝对是约会战袍,这就是刺激型触发物。

那么,作为产品或运营应该如何应用不同类型的触发物呢?

首先,要分析用户,找到用户不采取行动的原因,并进行分别处置。需要进行客观的用户分层,分析用户不采取行动的原因是什么,是动机不足、能力不足,还是提示不足。当然,并不是所有都能识别出原因,可以参考第三条建议。

其次,设计触发物时,要符合人性原则。可以参考《影响力》中的六个原则,即: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权威、好感、稀缺。

再次,法无定法,可以尝试不同形式的触发物,并进行AB测试,找到最优解。第一步进行用户识别后采取的触发物,若尝试后仍无解,则可采取其它形式,灵活应用,更要进行AB测试,通过实验对比寻找最优解。

最后,提醒各位读者,触发物的内容和频次要小心设计,避免用户反噬。触发物要始终切中用户利益。否则,就会出现用户屏蔽通知,甚至卸载软件,导致用户永远流失。

写在最后,如果你的产品能满足人性的需要,利用用户的内在触发物。那么,恭喜你!你的产品真的很无敌。例如:抖音总是能满足人类即时娱乐需求,再结合推荐算法,总让人欲罢不能的刷抖音,甚至不自觉的拿起手机刷抖音。

03 个人生活领域的应用

在个人生活领域,福格行为模型可以帮助我们个人养成好的习惯,或戒断某个坏的习惯。接下来,我们看几个实际案例。

案例一:养成每天早起锻炼的习惯

动机:渴望拥有更健康的身体,提升精力,改善体态。

能力:将锻炼时间设定在 30 分钟以内,选择简单的有氧运动,如跳绳或慢跑。

提示:

①设置多个闹钟,分别在起床前 5 分钟、起床时间和锻炼开始前 10 分钟响起。在卧室墙上张贴激励自己锻炼的标语。

②提前准备好运动装备,放在床边或直接穿着睡觉,醒来就能提醒自己进行运动。

建议:作者开始练习跑步时,动机和提示都没问题,就是能力太差。所以,开始并不会挑战5km或10km,而是选择3km且是跑走结合的形式,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案例二:让孩子养成刷碗的习惯

动机:让孩子参加到家庭事务中,并锻炼生活能力。

能力:孩子确实需要不断学习,才能刷碗刷的更好。

提示:

①提前和孩子沟通,讲述事情的意义。

②家庭事务进行排班,通过排班表提醒孩子。

建议:一次性养成习惯很难,可以分步骤实现。如果想让孩子刷碗参与家务,可以考虑先培养孩子收拾碗筷,送到厨房,一步一步向前。

案例三:戒断睡前刷手机的习惯

动机:认识到睡前刷手机对睡眠质量的严重影响,如导致入睡困难、睡眠浅、多梦等,从而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效率。

能力:

①把手机放在客厅。

②把手机交给别人保管。

③设定固定睡眠时间。

提示:

①在卧室显眼位置张贴提醒标语,如“放下手机,拥抱美梦”。

②让家人提醒。

以上,只是福格行为模型部分的案例,大家可以进行参考,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实际应用,我相信通过实际应用,会对福格行为模型有更深的理解。

04 社会公共领域的应用

人类的思维有两种模式:“快思考”和“慢思考”。“快思考”是一种直觉性、自动的、快速的思维模式,能够迅速做出判断和决策,但可能会存在偏差和错误。“慢思考”则是一种更理性、审慎、耗费精力的思维模式,能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以更准确地处理复杂的问题。因此,人们在决策时往往并非完全理性,会受到各种偏见、心理、环境等因素影响。

正是因为如此,在社会公共领域,会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引导,影响人们的决策和行为,以实现更好的结果。当然,也会存在不法份子,通过一些设计和引导,以实现不法目的。

接下来,我们看几个实际案例。

正面案例一:引导幼儿园孩子健康饮食

动机:让孩子们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促进身体发育和成长,减少肥胖等健康问题。

能力:将健康食品如水果切好放在小盘子里,方便孩子们拿取;把蔬菜做成可爱的形状,降低孩子们对蔬菜的抗拒感。

提示:在幼儿园的饮食区域,张贴色彩鲜艳、富有童趣的健康饮食宣传画,提醒孩子们选择健康食品。把健康食品放置在孩子们视线水平的位置,且更容易获取。

反面案例二:超市货物摆放

动机:供应商的动机是增加产品销售量,获取更多利润。

能力:通过支付高额费用来获得超市显眼位置的摆放权。

提示:超市若管理较弱,只看重费用,让供应商把产品摆放在消费者必经且视线聚焦的显眼位置,以此作为提示,增加消费者购买的可能性。这种方式可能导致消费者在没有充分思考和比较的情况下,购买了不太符合自身需求或不太健康的商品。

反面案例三:搜索引擎竞价排名

动机: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网站的曝光率和点击率,获取更多商业利益。

能力:投入大量资金参与竞价排名。

提示:通过排名靠前的展示位置作为提示。但由于排名并非完全基于网站的质量和相关性,导致用户获取质量不佳或不太相关的网站。不仅影响了用户获取准确有效的信息,也可能使用户面临虚假信息、欺诈等风险。例如:魏则西事件。

正面案例四:个人税收

动机:提高税收缴纳的比例,确保国家财政收入,促进社会公平和公共服务的提供。

能力:简化纳税流程,提供清晰易懂的纳税指南和在线纳税平台,方便纳税人操作。

提示:通过 APP 向纳税人推送提示信息,告知其周边已经有 85%的人完成缴税。这种社会比较的提示方式,能够激发纳税人的从众心理,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履行纳税义务。相比其他传统的催缴手段,这种方式更能有效地提高纳税的积极性和及时性。

05 总结

福格行为模型为我们理解和改变行为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框架。通过动机、能力和提示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引导自己和他人采取积极的行动。

在产品领域,合理运用触发物可以提高用户参与度和满意度;在个人生活中,运用福格行为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戒除不良习惯;在社会公共领域,巧妙的设计和引导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福格行为模型并不是万能的,它只是提供了一种思考和行动的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创新。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泽哥产品笔记】,微信公众号:【泽哥手记】,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你不可错过的成长密钥!《福格行为模型》企鹅交流群:718253491,见!

    来自江西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