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到央企做产品经理是种怎样的体验

0 评论 1284 浏览 0 收藏 7 分钟

在这篇分享中,作者以克制和中立的态度记录了从民营企业到央企的转变过程中的个人经历和观察。为那些正在考虑或已经经历了类似转变的人提供一种参考视角,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窥视不同企业文化的窗口。

一、关于背景

这篇分享,我想尽量用克制、中立的态度去表达纯个人经历与观察下的感受,避免过强的个人色彩,记录一下从民企到央企来的所感所想,大家自行评判。这种感受从民企、从互联网到央企的应该感受更强烈。

简要介绍下背景,我是毕业后先后在2家民企,后来进入央企已有3年。

在2021年,随着一纸双减政策的落地,大量前互联网教育公司的老师们(并非授课老师,这只是互联网民工的昵称)不得已寻找新的机会,那时候“工作稳定”是极大的求职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平薪从一家10万+员工的互联网公司换到这家300多人规模的二级央企子公司。

二、关于沟通

初来乍到的时候,首先就被工作还只用微信沟通打败了,新入职就要一个个加很多人微信,哪怕只想问一个小事情都要等着对方通过好友申请才可以沟通,在微信工作群中又有很多人不习惯改备注,诸如此就导致沟通效率非常低下。

让人不得怀念起未读99+的企业自主研发的内部IM,和那些盯着对方持续“未读”状态就一个语音call过去的时候。

三、关于开会

在央企,似乎开会并不能谓之盛行,尤其是大头兵之间的开会,与互联网行程鲜明对比,这里没有每天排满日程的会议,经常开会还会被领导质疑效率问题。

整体而言,我倒觉得央企开会相对效率要比互联网高些,央企的开会更看重会前的准备,主要的参会人都要准备充分再开会,并且准时、提前到场准备会议。反衬出互联网人开会陋习就是频繁拉会、开会并不直奔主题、迟到普遍。

最突出差异就是“会务礼仪”,比如在央企与领导开会,领导的专属位置是与门口相对的一侧正中;桌上必备有新加满的热水壶,整个会议过程中要经常给参会人员添水;领导提前离场要留意及时帮忙开门(这通常是大领导的待遇);相比于拿电脑,更适合用纸笔做会议记录;总之,参加的高规格会议多了,就会惊叹于会议接待事无巨细的细节SOP。

BTW,刚来央企第一个月我就参与了一场“务虚会”,这是我上班几年来第一次听说还有“务虚会”,原来这是研讨下一步工作大方向的主题会议。

四、关于汇报

产品经理要经常汇报工作,向合作方对接人及领导汇报、向直属领导分管领导汇报、向客户方汇报、向主管单位汇报等等,最常听到的话术就是“领导我给您汇报一下、下面我向各位同事报告一下、要缓解领导的焦虑、某某领导很重视、感谢领导您来给指导一下工作、妥否请指示”……

汇报材料不论是ppt还是word文档,格式是一等一的重要,熟记公文格式,3号、4号仿宋字体是最常用格式。内容更是马虎不得,有的领导非常重视错别字,更重视汇报要言之有物。对会议任务的落实和部署,央企效率妥妥高于民企,领导交办的事一定要提高认识、严肃对待。相反,我在互联网的工作感觉却是每个push的动作都要靠拉会来推动,似乎大家只在会议上才可能focus在这件事上,下了会就被involved到另外的日程中,对满满的会议日程表真是叫苦不迭。

五、关于成长

我所在的这家央企成立时间还不到10年,在成立之初,公司吸纳了大量应届毕业生,我接触到有做项目经理、产品、研发的,但是我发现这里并没有完备的培养、晋升体系,这些应届生大多数都是靠自己的野(zi)蛮(qiu)生(duo)长(fu),做项目经理的没有受到良好的成本管理、进度把控的锻炼,做产品经理的没有原型、需求分析能力的体系锻炼,做研发的没有规范的代码管理、版本管理安排,我是实名心疼这波应届生。对社招进来的来说,到这里可能更多是向下兼容,逐渐来适应这里的成长环境。从晋升来看,领导班子之间风起云涌,集团内空降的调动屡见不鲜,然而大头兵的层级相对还是稳定的,能晋升到“中心主任”就已经是机遇难得。

六、关于福利

肯定跟一线互联网大厂直接撒钱的福利还是没发比,只是每逢传统佳节,都会有一点点慰劳,平日里会有扶贫、助农的活动,再者就是工会福利,组织爬山、集体参观纪念馆、集体红色观影活动等,相对于民企,这些肯定就是特色福利啦。

本文由 @Mini耀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