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治理的本质是“治人”

1 评论 1850 浏览 4 收藏 6 分钟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幽默而自嘲的方式,生动地描绘了数据治理工作中的种种困境,特别是人的因素对数据治理成败的决定性影响。文章深入探讨了数据治理的本质,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数据权责关系的建议,并分享了如何激发数据录入者热情的策略。

作为集团数据治理小组里一名卑微的数据牛马,常常感觉自己是公司最窝囊的人:召开数据治理会议前,不知道以怎样的主题;召开数据治理会议时,又被怼得哑口无言;召开数据治理会议后,发现毫无结论,讨论了个毛线。整一个从头到尾,忙忙碌碌,窝囊到底。

不是我自嘲,这工作做久了,都开始怀疑人生了:数据治理的本质到底是治理“数据”,还是治理“人”?

成日周旋在一群“我想要、我没有、我不干、凭什么”的人中间,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自己的工作不是数据项目经理,而是“平底锅”街道办主任。

广大业务群众的需求和目标很简单:希望主数据能提供所需要的数据。

就这么个“简单”的需求,放在项目拉通会议现场,那就是世纪难题了。“我又不用数,凭什么我录数据?!”,此话一出,全场沉默。情况好点的时候,大家好言相劝,情况不好的时候,动嘴动手拂袖而去的也不少。

谁来做这个数据录入的冤大头呢?如果没有个强势的高层发话,是无论如何也解决不了的。

但真可惜,强势的高层都是护着自己人的,作为IT方、职能部门、乙方单位、科技公司的数据治理“砖”家,就显得卑微多了,只能到处求爷爷告奶奶,挨家挨户敲门商量,谈的不好,还会被无情地轰出办公室,别提多窝囊了。

每当这时候我都会想,要是我也是个高层,我要治的就不是数据了,而是你们这帮“人”了。

算了算了,工作而已,切勿幻想,不要生气。为了下个月的“窝囊费”,我还是可以窝囊一点的。

言归正传,数据治理过程中最大的两个阻力,一个是高层的意识,很多高层一般只关注数字化效果,认为数据治理是IT部门的职责,做的好做的坏和自己关系不大,只要应付一下上层要求即可;另一个是业务部门配合度低,推进阻力大,业务人员的主要任务是推进业务发展,底层的数据治理他们不懂也不愿意参与,任何增加他们工作量的事情都有可能会遭到拒绝和抵制。

简而言之,作为一项业务关系庞杂、人员参与众多的项目,数据治理工作难于推进的主要阻力是人的因素。

也因此,数据治理的权责关系确定,也是决定数据治理项目成败的关键。

数据治理过程中的权责关系如何确定?可遵循以下几个建议:

  • 谁产生数据,谁就是数据owner;
  • 谁使用数据,谁对数据质量负责;
  • 谁产生数据,谁对数据质量负责。

即谁第一个生产和使用数据,谁是数据owner谁对数据录入质量负责。

同时,关于数据录入的建议,可参考如下:

  • 谁有数谁录数;
  • 谁录入数据谁是数据owner,谁对数据录入质量负责;
  • 给予数据录入和数据质量激励,激发数据录入者的热情。

作为一名“不生产数据,只是数据搬运工”的数据治理小组项目经理,一名甩锅大队的协调员,能做的就是制定好公平公正的数据权责机制,保障数据从源头到尾部通畅、稳定、健康。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成于念】,微信公众号:【老司机聊数据】,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哈哈哈,虽说全篇大部分是吐槽,但也说出了数据人的心里话!

    来自北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