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B端产品如何判断一个AI方向是否值得去做

0 评论 554 浏览 1 收藏 19 分钟

在AI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有效地选择和实施适合自己企业或项目的AI解决方案成了众多决策者面临的难题。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评估AI项目的价值和可行性,确保您的决策能够带来最大的收益和竞争力。

在AI时代到来的当下,各位内部B端产品想必都受到来自上面和业务的各种压力吧?说要研究AI,说要落地AI,说要AI赋能。

“我们的客服人力成本很高!要看看怎么用AI降低成本!”

“我们的美术设计成本很高!要看看怎么用AI降低成本!”

…………

虽然前面有一篇文章提到《如何避免业务提“离谱的AI需求”》,用一些手段尽量避免业务提出不合理的诉求了。但是有些AI方向实际上是还是具有落地的可行性的,那么这些方向到底该不该做呢?我们手上拿着AI这把锤子,要怼哪个钉子?

个人觉得,可以分为下面几个维度进行判断。

一、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这是最直观的判断方式之一了。这个AI方向落地之后,到底能发挥什么样的价值?有些AI方向虽然看起来高大上,但是一结合业务并无什么卵用,那研究并落地这些AI能力的目的是什么呢?只是为了看起来牛逼吗?

比如我们是一个内部客服系统,最近AIGC很火,我们在客服系统上增加了生成图画内容的功能。这看起来很高端,但实际上并不能解决客服业务中的“用户问题解决”的核心诉求。

比如我们是一个内部的视频处理系统,最近让角色跳科目三很火,为了赶上热点,我们赶紧在系统上弄了一个图片跳舞的AI能力。看起来确实挺跟热点的,但是这个实际内部业务上会用到多少这种需求?做了似乎浪费人力成本。

价值判断有几个维度:

1. 用户数量

该AI能力能被多少内部B端用户所需要?这决定了AI发挥作用的范围,即用户量有多少,涵盖什么范围?

2. 使用频次

该AI能力能被使用的频率有多少?这决定了AI能力能否经常性发挥作用,还是偶尔被用一两次。

“用户数量”和“使用频次”两个维度都是用来判断AI能力方向的需求规模的。如果最终盘下来只有一两个人能够使用上 或者 整体使用频次很低,那么可以说这个AI能力其实发挥作用的空间很有限。

3. 提效价值

使用AI能力后,能够节省人力多少成本。一般在同等工作内容和工作质量下,对比人工处理的时间和机器处理时间的差异。

4. 产出价值

使用AI能力产出的内容,能在业务中发挥多少价值。这里可以用直接产生的收益,或者间接产生的辅助收益进行衡量。

“提效价值”和“产出价值”两个维度是用来衡量AI能力的单次价值的。

我们可以使用一个公式来进行整体AI方向的价值衡量:

AI方向价值 = 用户数量 * 人均使用频次 * 单次提效价值 + 用户数量 * 人均使用频次 * 单次产出价值

通过使用量化价值和量化的成本对比,我们便能判断这个生意是否值当。

举一些实际的例子。

假设我们在研究AI美术相关的能力,目前有视频编辑和图片编辑两个方向,但是团队人力有限,我们要选择优先哪个方向呢?

那么我们便按上面4个维度进行拆解:

对内B端产品如何判断一个AI方向是否值得去做

以上数据为虚构示例。

那么,可以分别算出两个内容的具体值。

AI视频编辑的工具价值 = 100*100*2*100 +100*100*20*10 = 400w

AI图片编辑的工具价值 = 10*100*1*100 + 100*100*10*10 = 110w

那么很明显可以看到,AI视频编辑工具的价值是整体更高的。在不讨论其他因素的前提下,AI视频编辑工具是更值得探索的。

二、AI落地可行性判断

AI方向有价值,但是却不一定有可行性。比如我们提出用AI直接生成能用于广告买量的视频,用来替代视频设计师。这个方向怎么看都价值很大,用户量庞大、频次高、提效多、产出价值高。

但是这个却是最难的一个方向,就拿最接近这个方向的文/图生视频领域来说,目前都还是存在诸如“指令识别不准”、“无法修改”、“模糊”、“主体不一致”、“物理运动BUG”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AI直接生成能用于广告买量的视频”这个方向在目前阶段并不具备可行性。

对内B端产品如何判断一个AI方向是否值得去做

那么我们要如何判断一个AI方向具有可行性呢?这里有几个调研方法。

1. 这个方向有多少相关的公开信息?

我们可以查查这个AI方向,有多少公开的学术研究、专利、媒体报道。相关的信息多说明这个方向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也有可能说明该方向只是前沿研究性质的内容,距离实际落地还有距离,所以在调研完这个方向后,我们还要调研下后面两个方向。

2. 这个方向有多少企业在发力?

我们可以查查这个AI方向,有多少企业在发力研究,或者表示对这个方向有研究意愿。发力的企业多说明这个方向具有一定的价值,且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当然,这里也有一些企业在“做难且正确的”事情的,因此这个判断维度主要是作为辅助参考。

3. 这个方向有多少开源能力/商业化能力?

我们可以查查这个AI方向,有多少已经现成的开源能力,或者是商业化能力的。因为这意味着,这个AI方向已经具有一定的成熟度了,我们可以直接站在企业的肩膀上发力。

这几个方向的调研本质上都是在判断“当前AI方向是否有足够的借力点”,这决定了项目的成功率。

我们要记住,我们是对内B端产品,我们并没有那么人力去“大力出奇迹”地训练AI,我们要做的是顺势而为,不要与之抗衡。我们要通过借力行业有一定成熟度的AI能力,结合我们的具体的行业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能力,帮助AI落地走完“最后一公里”。

三、壁垒构建可行性

前面也有讲到,行业是有不少厂商在大力发展AI的。

虽然当前阶段,大部分厂商都是通用场景方案,而不是满足企业的定制化需求。因此,对于我们垂直某行业的B端企业来说,这些AI能力的提效程度有限的,这里存在着“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结合通用方案的情况和我们的垂直行业需求,输出提示词工程、内部使用指引、工作流组合工具等相关内容,提高在具体业务下的准确度,给到业务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最高效地满足业务诉求,从而辅助解决第三方工具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但是随着外部厂商的发展,随着他们能力、场景、行业的深耕,这意味着,有可能某一天有某家厂商会推出“能满足我们业务需求”、“好用”、“便宜”的工具的,那这样我们内部B端产品团队的努力就白费了。

所以说,我们在探索AI方向的时候,也要考虑壁垒构建的可行性。

个人觉得,判断是否能形成壁垒可以有这几个方面:

1. 是否具有足够的定制化优势?

第三方厂商(SaaS)是做多家公司需求的,做的是标准化产品,在特定场景上一定存在效率流失,相比起定制化工具,效率存在流失。而且有些特殊的业务场景,第三方厂商并不一定能赋能。就算第三方厂商推出低代码平台,短时间内这里还是有巨大的入坑门槛。

因此我们要判断,我们企业的流程是否有足够多的定制化场景,能够区别于第三方厂商提供的“赋能”,保证使用内部的工具能够有足够高的效率提升。

同时,我们要保证这里的定制化场景是否足够多,是否会被第三方厂商在短时间内覆盖,以保证我们能够区别于第三方厂商,不然老板是没有理由为“B端产品团队”买单的。

2. 是否能够积累行业最佳实践?

第三方(SaaS)是行业最佳实践,内部系统是企业最佳实践。如果我们内部企业是能够形成领先于行业的最佳实践的,那么我们便不需要第三方厂商的赋能,而是可以自行探索,并进行沉淀,从而实现自我内部的赋能。

3. 是否能避免数据风险和安全问题?

这一点是头部公司和处在竞争激烈行业的公司的担心点。采用内部系统是能够一定程度避免这些风险的。所以我们要判断我们所处的行业,是否能通过内部系统避免这种风险。

如果不是头部公司,或者竞争并不激烈的行业,这一块的风险是相对较小的,那么我们便有可能不需要通过自研内部系统来规避风险。

4. 是否能够提供更便宜的解决方案?

部分SaaS提供的定价往往很高,会打包贩卖一些不需要的额外服务,导致整体溢价。因此,如果内部B端产品能结合业务的实际需求,提供刚好合适的功能,并且控制整体的开发成本。那么我们相对SaaS来说,也是具有一定的优势的。

四、人力支持

AI方向的落地,还需要判断人力支持的情况。人力支持越多,说明AI方面更具有成功率。

“人力支持”这个维度除了“研究团队、开发团队有投入多少人支持”,更重要的是来自上级、业务的支持。

“人力支持”这个维度可分为三点:

1. 团队支持

开发团队是我们研究并落地AI的关键,“团队有多少人、团队的能力如何、团队的成员配比、团队效率如何”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团队对AI的研究进展。

2. 上级支持:

团队人力和上级支持息息相关,人力充足意味着上级对AI项目的重视。

因此,我们需要给上级描绘AI具有可实现性的前景,能够让上级结合自身评估给到我们关键的支持(如成员、资金、数据等)。

同时,管理上级的预期是一个“同频”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引导上级建立合理的项目预期和评价指标,避免AI落地时的预期偏差产生对我们的负面评价。同时,我们能够让上级从更高的维度对AI与业务的结合进行思考,让我们的方案设计更具价值,避免在自身的惯性思维中撞到南墙。

3. 业务支持:

AI落地到对内B端业务中是一个“与业务深度结合”的过程。

首先,B端工具的使用者是业务成员,我们的需求需要从业务中来,再到业务中去,否则就是闭门造成,会作出不符合业务需求的功能。

目前大部分AI工具都有一个问题,就是“拿着锤子,去到处找钉子”。这种做法导致,他们的功能并不一定是有需求支持的,可能只是“见到别人做了,自己也要做”的恐惧心理。

所以说,我们的需求要充分基于“我们的用户需要什么”这一点。

其次,业务可能会对AI工具产生抵触情绪,担心“AI会取代他们的工作”,这种抵触情绪会导致不配合的行为。例如,他们会隐藏真正的需求,从而干扰我们挖掘到真正有价值的功能点。

当然,我们可以用一线轮岗体验、引导上级接入等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最好的解决方案还是“与业务一起共创”。我们可以先辅助业务了解AI的帮助作用,并且说明AI与人的合作方式,从而让业务不抵触并接纳AI,然后一起去更全面地挖掘AI在内部B端系统上的应用。

前文提到的“AI落地可行性”和“壁垒构建可行性”决定了当前AI方向是否可做。如果通过这些维度的分析发现“当前AI方向不值得”,那么我们就没必要浪费人力去推动了。

如果在“AI落地可行性”和“壁垒构建可行性”具有可行性,那么产品经理就需要去推动内部,获取内部团队、业务、上级的支持,提高业务的成功率。

五、成本判断

最后一点,就是成本判断了。那么如何判断一个AI方向的成本呢?AI研究的成本主要构成是“人力成本”、“AI调用成本”、“机器成本”。

  • 人力成本:人力成本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需要多少人进行研究,这部分人每个月的薪资成本、办公支持等成本是多少。另一方面是这些人需要研究多长时间,这取决于我们内部对AI方向的难度评估。
  • AI调用成本:调用大模型时候,所需要的费用。比如调用LLM时候按token计费的成本。
  • 机器成本:训练AI使用的数据机器以及部署并执行模型的算力成本。比如美术类AI,往往对显卡的要求很高,几张4090显卡,就是好几万的成本了。

六、小结

总的来说,对内B端系统如何判断一个AI方向是否值得做呢?

一般来说,只要“收益>成本”,那么这个方向就是值得去做的方向。

但是这是AI研究相关的判断,除开收益和成本,还有以下判断因素:

  • 成功率:我们需要判断“AI落地可行性”、“壁垒构建可行性”、“人力支持”三个因素构成的成功率有多少,内部是否接受当前成功率,内部能接受成功率才能进行后续的推进。
  • 壁垒时效性:在评价“壁垒构建可行性”时,有可能只能在短期内构建起壁垒,那么我们评估价值的时候,就要结合时效性进行价值评估。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

成本 = (单月人力成本 + AI调用成本 + 机器成本 + 其他成本)* 研究时长

收益 = (用户数量 * 人均使用频次 * 单次提效价值 + 用户数量 * 人均使用频次 * 单次产出价值)* 壁垒时效

只要“收益>成本”,那么这个生意就是值当的。

专栏作家

柠檬饼干净又卫生,公众号:柠檬饼干净又卫生,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一名游戏行业的B端产品,负责过游戏行业内CRM 、风控、BI、SDK、AI相关的内容,定期输出个人思考或总结文章~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