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捕获需求是奠定一切的基石

0 评论 1141 浏览 2 收藏 23 分钟

传统企业急需通过数字化转型来提升竞争力,本文将深入探讨需求捕获与处理的重要性、方法及UML分析工具的应用,旨在帮助企业高效实现数字化升级。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这种背景下,大中小型传统企业都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新贵”选择投身于传统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中,运用互联网思维全面、高效、系统地推动传统业务的改革。在这个过程中,捕获和处理需求成为了前期最为关键的环节。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展开探讨。首先,我们将详细介绍需求捕获和处理的相关内容,包括其重要性、方法和技巧等。其次,我们将深入探讨在处理需求过程中最常用的UML分析工具方法,包括其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优势等。

需求捕获,是对项目或产品开发过程中客户、用户或利益相关者需求的识别和理解过程。它是需求管理的核心部分,为产品或项目的设计、开发和交付奠定基础。正确地识别和理解需求有助于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产品的用户满意度。

在进行需求捕获时,首先要有计划性,其次要选择科学的需求捕获方法。

一、需求捕获的应用场景

需求捕获在不同场景下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场景:

  • 产品设计和开发:在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需求捕获主要用于收集用户需求和期望,辅助产品策略和方案的制定。
  • 客户关系管理:通过捕获客户需求,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的期望和需求,以便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
  • 市场调研和分析:在市场调研领域,需求捕获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为把握市场趋势和方向提供数据支持,为后续产品推广和迭代奠定基础。
  • 用户体验设计:通过了解用户需求和期望,设计师可以更好地把握用户体验的关键点,提升产品的易用性和用户满意度。
  • 项目管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了解用户需求和期望可以帮助项目经理更好地协调和管理项目进度和质量,确保项目符合用户期望并实现成功交付。

二、需求捕获的核心策略

对于需求捕获,最核心的策略就是聆听和理解用户的需求,所以需求捕获也要求大家掌握一些和人打交道的策略。

1. 主动询问

需求捕获的关键是聆听和理解用户需求,需求捕获人员需要掌握与人交往的策略。

在需求捕获过程中,需求捕获人员应主动与用户接触,直接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同时,需求捕获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感,计划好沟通事项和拟定问题,避免走过场的访谈。

2. 被动观察

被动观察是另一种有效的需求捕获策略,需要站在用户角度观察业务场景,甚至亲身参与业务,以深入了解需求和痛点。用户需求像冰山一样,有很大一部分信息隐藏在海平面之下,对需求捕获工作带来了困扰。因此,需求捕获人员需要从用户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引导用户深入挖掘潜在需求,以更好地打造产品。这也是体现需求分析师专业度的重要方面。

在需求捕获过程中,除了明确用户已表达的需求外,还需关注用户未明确意识到的需求,即无意识的需求。这些需求源于用户的实际工作场景和行为暗示,是用户的真实需求体现。

此外,还有一类用户需求是用户自己可能都未能想象到的,即未梦想的需求。由于用户对技术解决方案的认知有限,他们往往无法构想出对其工作产生革新性影响的解决方案。因此,需求分析人员在对问题领域有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应从用户角度出发思考,选择最能满足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以创造出用户未曾梦想的功能。

3, 需求协商

需求捕获作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必然会涉及需求的协商。在此过程中,需求分析人员应聚焦于客户所面对的问题,而非客户提出的解决方案。通过巧妙地运用“为什么”这一提问方式,需求分析人员能够揭示出真正的需求。

  • 共赢谈判:理解各方的利益诉求,以便在满足项目目标的同时,也尽可能满足各方的需求一个非常重要的需求协商策略。
  • 转换技巧:在谈判的同时,需求分析师应该有一定的转换技巧,尤其是在处理优先级时。所有需求的优先级,重要性都是相对的,这一点在需求捕获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不要孤立地看待需求项,应该将所有需求视为一个整体。
  • 分步抓核心需求:用户的不同角色对产品的需求不同,例如老板的需求一般是查看数据、经营情况、运行数据等,以便更好的进行管理决策;实操人员更多在意是否能提升效率,提高个人业绩等。我们的产品不要一次满足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可以分布抓核心。另外,这也可以帮助产品更好的自上而下的推行。

4. 数据驱动

数据驱动获取需求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行为、用户反馈、市场趋势等数据来了解用户需求和痛点的方法,以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改进方向和优先级。这种方法依赖于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通过数据分析来揭示原始需求的本质,从而确定需求的领域和外延。具体而言,数据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了解目标客户群体及其需求和行为,以及市场趋势、市场份额和增长率等因素,以便进行商业层面的宏观分析。
  2. 分析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市场份额、定价策略和市场营销策略等因素,以便全方位地了解竞争对手的优缺点。
  3. 通过数据分析了解用户的使用效果、操作卡点和体验流程等,以便寻求产品自身的效率提升点。

总之,数据驱动获取需求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和用户需求,从而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产品改进策略。通过客观的数据分析和验证,企业可以发现真正的需求,并通过优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这些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三、需求捕获的主要方法

需求捕获有许多种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有用户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观察体验法、文档分析法、原型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而且使用的时机也各不相同。因此需求分析人员需要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选择哪种方法,并且还需要了解各种方法的使用时机和使用要点。

1. 用户访谈法

用户访谈是一种常用的需求捕获方法,通过与用户或相关利益方进行面对面或远程的深入对话,以获取他们的需求。在实际应用中,用户访谈法是最普遍的需求调研方法。

在进行用户访谈时,首要任务是制定详细的访谈计划。这包括在访谈前确定要探讨的问题,并了解项目的背景、现状等相关信息。此外,合理安排访谈时间也非常重要,以确保访谈过程的顺利进行。在访谈过程中,应做好详细的记录,以便在访谈结束后进行分析和回顾。

沟通技巧在用户访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访谈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以引导用户讲出问题深层次的原因,并尽量减少后期需求的变更和调整。通过有效的用户访谈,企业可以获取到宝贵的需求信息,为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提供有力的支持。

2.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通过在线或离线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用户需求、行为、意图和满意度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量化用户需求和反馈,但需要调研人员具备较高的问卷编写水平,同时数据的质量也取决于回答者的认真程度。因此,问卷调查法适用于需要快速、概略地了解某业务的情况。

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应控制问题的数量、回答问题的类型,并尽量采用选择题而非简答题。通过假设场景和增加用户答题的感观,可以减少不准确数据的输入。

3. 观察法

观察体验法是通过观察或亲自参与用户的工作过程,理解用户业务,从而获取用户需求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非常深刻地理解用户业务,但代价较大。在使用观察体验法时,需要确保现场观察的目标明确、具体和可衡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受访者以获得全面的用户洞察。在观察和亲自参与过程中要注意细节和记录,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应准备好问题清单,并根据用户的回答进行记录和分析。

4. 原型法

原型法是通过创建可以活动和跳转的页面来模拟实际系统,从而获取用户需求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有前期的访谈调研做铺垫,以了解用户大致的需求,并选取适当的产品进行适配。同时,需要有一定行业经验的积累和对应行业相对通用的解决方案。在使用原型法时,应注意与实际系统的差异,避免对用户需求产生误导。

四、用好UML工具

UM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是一种为面向对象系统的产品进行说明、可视化和编制文档的一种标准语言,是独立于任何具体程序设计语言,也是需求阶段常用的工具。

很多产品或需求分析,用了很久这个工具但从来没系统的梳理过,导致很多基本的语法错误,在专业的环境下可能成为沟通的阻碍。所以有必要把常用内容进行完整的学习梳理。

1. 基本事物

  • 结构事物:类、接口、用例、节点、构件等;
  • 行为事物:交互、状态机等;
  • 分组事物:包等;
  • 注记事物:注释等;

2. 基本关系

基本对应关系:两者有关系、一对一、一对多、一对固定值、角色关系

图 1UML基本对应关系

类之间的基本关系:继承、实现、单向关联、双向关联、单向依赖、双向依赖、组合、聚合

图 2UML类间基本关系

3. 基本图表

UML一般被分成两个集合,包括十多种基本图表类型:

  • 结构建模图:结构图定义了一个模型的静态架构。它们通常被用来对那些构成模型的‘要素’建模,诸如:类,对象,接口和物理组件。另外,它们也被用来对元素间关联和依赖关系进行建模。包括类图、对象图、构建图、部署图、包图等。
  • 行为建模图:行为图用来记录在一个模型内部,随时间的变化,模型执行的交互变化和瞬间的状态;并跟踪系统在真实环境下如何表现,以及观察系统对一个操作或事件的反应,以及它的结果。包含活动图、状态机图、顺序图、用例图、时序图等。

简略来说,UML的各种图在软件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应用主要体现在

  1. 在需求分析阶段:主要采用用类图来描述需求(角色、功能、外部交互等)
  2. 在分析阶段:明确解决问题的细节,主要采用类图来描述静态结构,活动图,顺序图或时序图、状态机来描述系统动态行为;
  3. 在设计阶段: 给出解决方案,主要采用类图、包,对类的接口进行设计;
  4. 测试阶段:单元测试使用类图和类的规格说明书。集成测试使用类图、用例图来测试系统的功能:
  5. 集成和交付阶段: 主要采用部署图、构件图;

五、UML实战应用

使用UML图,练习模拟梳理一个普货仓的整体流程,包含入库、打单、打包、分拣、贴单、揽收、售后等环节。

1. 使用类图,抽象各类角色及系统的逻辑关系

类图对于产品和需求来说,是为了创建整个系统的抽象表达,更重要的作用是为了和不同角色更好的沟通,此阶段标明核心内容即可,后续不同的环节会持续细化。例如:

图 3类图示例

绘制过程,个人习惯从大到小,从核心功能到支持功能这样的逻辑线条进行绘制。

上述案例,首先标明货主和仓储管理的相互依赖关系;进一步抽象入库、在库、出库的操作节点,标明其中在库依赖入库单,出库依赖出库单的逻辑关系;

再进一步,划分主角色和主功能的对应关系,例如入库涉及货主、仓库管理员,货主主要与入库模块单向关联,仓库管理员关联仓库盘点、出库模块等,把所有角色都单独梳理思考;

最后整理公用接口和基础模块与核心功能模块的关联和依赖关系,例如打印接口关联入库、出库、分拣等模块,所有模块都依赖于数据库等。

2. 使用活动图,串联整体流程并用泳道的方式,区分角色操作

活动图本质是一种流程图,用于梳理系统的工作流程以及并发行为,可用泳道分区,加入角色的表达。UML活动图和流程图的语法有一定的区别,可以按习惯使用。如图所示:

图 4活动图示例

绘制时,首先确定好角色即确定泳道分区,而后串联操作流程,标明每个流程的开始和结束节点。案例中,涉及五个角色,串联了入库到出库的流程。

3. 使用顺序图或时序图,进一步梳理整体流程及先后关系

顺序图可以更清晰的完善各角色的交互过程,按时间纬度顺序排列,更强调单次交互。顺序图也可以增加循环loop、条件分支alt、可选分支opt的逻辑。

图 5顺序图示例

绘制时,重点是区分角色和拆分单次的业务交互,并按时间先后排序好,标识在图中。案例中,清晰展示了五种角色,在入库出库单独流程总的业务承担,清晰梳理。

4. 使用状态机图,用状态变化链接,进一步细化系统

状态机图描述一个对象的状态转换关系,从描述物品状态如何变化的角度来展示流程。与顺序图和活动图不同,状态机注重展示结果。

图 6状态机图示例

绘制时,先确定个节点的状态,将操作标识在连结线。如上图,简化了订单状态为待审核、待入库、已入库、待出库、已出库等,实际场景中还有异常情况,反向情况等。业务操作逻辑标在线上,图较为灵活,也可以大概按先后顺序排布,增加可读性。

5. 使用用例图,标明人物操作及执行关系、输入输出及继承关系

用例图展示用户与系统的交互关系,直观简洁,可以很快区分用户间的差异。着重用户的操作,非流程。实际使用中,测试工程师会频繁使用。

图 7用例图示例

每一个角色均可以梳理一个用例图。实战中多用思维导图+表的形式来梳理用例。例如下方单个用例的模板:

  • 【用例编号】【用例名称】
  • 执行者:用户、角色
  • 优先级:高 中 低
  • 描述:描述用例,说明执行目标
  • 前置条件:例如需提前录入的数据、关联的模块等
  • 基本流程:执行者的操作流
  • 结束状态:正常结果
  • 异常流程:可能的异常流程及结果
  • 备注说明、补充说明

6. 使用部署图和拓扑图,在物理和系统层面设计系统关系

部署图或拓扑图显示了系统的软硬件节点,对于产品或需求来说,可以简单了解,便于和开发沟通。

图 8部署图示例

系统部署的基础环境,如局域网、服务器等的规划,都可以用部署图来规划。需要有一定的基础架构知识,实战中往往交由专人负责

六、小结

总的来说,需求捕获和处理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优化产品设计,提升用户体验,从而实现业务的增长和转型。同时,UML分析工具作为一种强大的需求处理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更高效地进行需求分析和设计,提升开发效率和质量。

数字化转型对于传统企业来说是一项挑战,但也是一次机遇。通过合理的需求捕获和处理,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高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议企业在实际应用中注重以下几点:

  • 加强用户调研和市场分析: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为需求捕获提供有力支持。
  • 运用敏捷开发方法:采用敏捷开发方法可以快速迭代和响应变化,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 培养UML分析工具的应用能力:提升团队成员的UML建模技能,有效地进行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
  •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与利益相关者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确保需求的准确理解和有效传递。

数字化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持续迭代和改进的过程。企业需要保持对市场的敏感度和用户需求的关注,不断调整和优化自身的业务模式和产品设计,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用户的需求。

本文由 @谢宇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