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快送下的配送联盟业务

0 评论 784 浏览 2 收藏 5 分钟
🔗 B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关注客户的商业需求、痛点、预算、决策流程等,而C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关注用户的个人需求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配送行业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将深入探讨配送联盟的业务流程、服务价格博弈以及系统对接等问题,旨在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和建议。

配送联盟指的是通过第三方系统对接,引入第三方配送平台运力(如美团、饿了么、闪送、顺丰、京东等),补充配送平台在薄弱区域的运力,保证履约。一般指非top3互联网配送平台,基于成本可控的前提,借助美饿闪运力,保证履约稳定性。

作为配送联盟需求方,首先自己需要有完整的配送流程体系,内部系统要支持对商户、骑士、订运单等配送流程管理。配送联盟业务的大体流程如下:

前期:建店→配置服务价格体系→透传配送联盟平台(美饿闪等)。

订单流转:商户下单→X分钟无人接单,自配平台根据运力实况下发配送联盟平台→配送联盟平台接单,取消自配平台运单→回传运单算费。

接入配送联盟运力,对需求方来说,其实是一个被动的选择,因为自身是做”配送业务”,在有条件的基础上,肯定是想自己的运力能覆盖所有片区的运单,且配送联盟平台提供的价格服务也不一定能覆盖运单成本,但为保证平台履约,不得不借助外部力量。

这里就有一个比较好玩的事情,关于“服务价格”的博弈,下发配送联盟订单太高,会导致自有订单减少,从而运力减弱,不利于自身骑士规模发展;下发配送联盟订单太低,运力不可控,联盟方随时关店/溢价运费,不利于平台门店自拓。

如何尽可能降低成本,且保证履约,大白话就是让自己“不亏钱”?首先,清晰地知道联盟方肯定是要赚钱的,如何做到自己不亏钱呢,这个时候就需要回到最原始的需求方-下单的商户。

配送平台对商户有一套标准的定价体系,不同的店,对履约配送的要求不同,存在不一样的价格体系,如果我们以店为单位,比如店s的订单均价在7.4元,那可能给到配送联盟关于该店的均价在7元,这样既保证了履约,也不让自己过多地亏损。

一般联盟运单下发步骤如下:运营侧会对接入联盟的店先在线上进行建店,然后配置下发规则,比如5未接单分钟下发美团,10分钟未接单下发闪送,同时介入算法策略,算法侧对于无运力订单、纯配送联盟门店订单按照运营规则下发,对于其他订单根据接单可能性,将接单低的订单提前溢出给联盟方消化。

算法会根据不同业务采取不同的下发策略。

配送联盟业务中最难的一点,是系统之间的对接,虽然对于美饿闪顺京等大平台有标准且高效的开放平台接口,但在复杂的配送场景下,会存在许多细碎的问题场景如:建店同步失败、重抛、合单、订单状态不一定等,需要长期跟踪记录问题,进行迭代优化,且非常需要双方的配合,十分考验双方产运之间的合作。

好的配送联盟的合作,应该要带来双赢,从被动选择变成主动选择。联盟各企业之间通过协同作业,也将制定出最适合当下物流环境的行业发展机制,让共享配送、乃至物流业呈现出新的发展局面。

本文由 @涤生不涤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
专题
17781人已学习17篇文章
数据可视化的方式,能够更加清晰明确的进行数据分析。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数据可视化的设计思路。
专题
15570人已学习12篇文章
运费是电商的基础功能模块之一,承担着商品运费计算的作用。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设计运费规则。
专题
15221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逻辑图是用图标符号、说明文字以及连接线等,形象化地表达复数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绘制逻辑图。
专题
11563人已学习12篇文章
任何理论都有它的局限性和前提条件,没有一种方法论是永远有效的。品牌方法论一直处在变化阶段,它随着时代发展的变化而变化。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品牌方法论。
专题
14199人已学习14篇文章
流量难获取,获取之后转化为付费用户更是困难。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提升付费转化率。
专题
36162人已学习14篇文章
订单系统是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个逻辑复杂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