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钱换增长,AI产品的流量玩法还走得下去吗?

2 评论 497 浏览 0 收藏 12 分钟

AI产业的流量大战愈演愈烈,Kimi的崛起带动了全行业投流热潮,却也引发了新的焦虑。大厂凭借资金与流量优势加速收割市场,而AI产品的变现难题依旧悬而未决。在付费逻辑未通的情况下,烧钱换增长能否持续,AI产品的未来走向何方?

2024年,国内AI产业的竞争逻辑,被一家大模型企业改变了。

Kimi的爆火,为全行业的爆款焦虑找到了答案——通过投流推动用户增长。当所有人都参与到这场营销游戏,给国内大模型市场带来了短暂的“繁荣”。

从3月开始,国内头部AI产品的流量均出现大幅增长。3月,国内AI应用访问量前10名的产品里,有9家访问量增速超过40%。

但半年过去了,重新再来审视这一策略,就会发现:

当用户增长成为衡量AI产品的重要指标,大模型产品的竞争正在重新回到移动互联网的逻辑里——用户和流量的争夺。也就是说,谁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引到足够多的用户,谁就能够笑傲群雄赢得市场。而这恰恰是互联网大厂们最擅长的事情。

当获客成本不断走高,大厂的流量和资金优势会越来越明显。在这一逻辑下,大模型产品的胜利天平正在向大厂倾斜。

更重要的是,AI产品网络效应有限,变现方式也以订阅为主。在付费逻辑没有完全跑通的情况下,大规模地烧钱圈用户到底能有多大作用?仍然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一、Kimi火了,竞争逻辑变了

这一切变化源于Kimi的走红。今年2月开始,Kimi的访问量开始突然暴涨,当月Kimi访问量为305万,环比1月翻倍。3月,Kimi流量直接上升到1261万,增长321.58%。此后,Kimi流量一直维持在2000万以上。

站在当时看来,Kimi的爆火,对国内大模型行业有着巨大的启示意义。

一方面,虽然当时所有大模型都盯着OpenAI,但由于市场环境的差异,如何完成本土化落地并没有清晰的路径。另一方面,自2023年以来,多数AI产品都昙花一现,少有现象级的产品出现,行业普遍存在爆款焦虑。

在这种情况下,Kimi为行业找到了一条清晰的增长道路——投流。投流策略对行业改变有多明显?看看数据就知道了。

根据AI产品榜数据,2月国内AI应用访问量前10名的产品,只有Kimi和智谱清言流量在增长,其余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其中排在前两名的文言一心和通义千问访问量分别下降33.42%和45.05%。

但到了3月,情况完全发生了变化。根据AI产品榜数据,3月国内AI应用访问量前10名的产品流量全部出现增长,其中9家访问量增速40%以上。这意味着,包括百度文言一心、阿里通义千问等一众AI产品均加入了买量大军。

在烧钱圈用户的逻辑下,当大模型产品的竞争完全变成了流量的比拼。至此,胜利的天平开始不断向大厂倾斜。

二、胜利天平向大厂倾斜

大模型产品正在被大厂收割。

从数据看,在头部AI产品中,大厂的比例出现明显提升。

根据AI产品榜数据,3月国内AI应用访问量前10名的产品里,其中半数来自创业公司,分别是Kimi、秘塔AI搜索、智谱清言、AiPPT和稿定AI。

但到了7月,AI应用访问量前10的产品里,来自创业公司的产品来自只有两家,分别是Kimi、秘塔AI搜索,其余产品都是来自互联网大厂,包括百度、阿里、字节以及360等。

这也并不意外。在流量的竞争逻辑下,大厂们有天然的用户池和充足的营销预算,更有能力打赢这场用户争夺战争。抖音豆包的崛起,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抖音豆包从今年5月开始进行大规模投放,这个时间并不算早。据AppGrowing统计,2024年4月-5月,豆包投放金额预计为1500万元-1750万元。到了6月上旬,豆包启动新一轮大规模的广告投放活动,投放金额翻至1.24亿元。

仅用6天时间,豆包就从5月5日的免费榜第112名飙升至前10名,并在6月11日登顶免费榜总榜。从6月中旬到现在,豆包已经坐稳苹果免费应用榜的第一。

在移动端,豆包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而在网页端,豆包与Kimi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

据SimilarWeb数据分析,4月,Kimi的网站访问量约为1900万,豆包的网站访问量大约只有kimi的17%。而在豆包投放最猛的6月,豆包的网站访问量上升到了630万,上升至Kimi的27%。

与此同时,抖音封杀了所有的大模型广告,只留下了豆包一家,垄断了抖音所有流量。这迫使其他大模型厂商转向小红书和B站等其他平台。由于优质的流量池选择有限,大模型公司的获客成本也在不断增长。

曾有投资人在2023年3月透露,Kimi的平均获客成本达12-13元/人,每日的获客成本至少要花去20万元。

到了今年8月,据智能涌现报道,Kimi在B站给出的CPA(Cost Per Action,用户转化人均成本)报价,高达30元左右。这意味着,Kimi每通过B站获得一名注册用户,月之暗面起码要支付30元的费用,较半年前增长近两倍。

回过头来看,烧钱换增长这条路,固然为Kimi带来了足够多的关注度,也让其陷入了与大厂的流量竞争。更重要的是,过多关注用户规模,可能会让Kimi距离AI产品的北极星指标越来越远。

三、付费率,才是AI产品的北极星‍‍

在产品开发中,有一个概念叫“北极星指标”。这是衡量产品好坏最核心的指标。

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北极星指标一直在发生变化。PC互联网的北极星指标是UV和PV,到了移动互联网,北极星指标变成了月活、日活和时长。

北极星指标,往往与产品形态的技术特点和商业模式有很大关系。以移动互联网为例,移动互联网的核心是场景延伸,伴随着非智能手机到智能手机的平台迁移,互联网的用户基数从2亿网民扩大到了14亿网民,催生了外卖、打车、短视频等无数新场景。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场景下的用户增长红利,加上平台网络效应等因素的影响,用户活跃度成为影响竞争结果最核心的指标。从商业模式看,广告是移动互联网最主流的商业模式。而广告业务的潜力与用户活跃度高度挂钩,比如留存,使用时长,用户规模等等。

但到了AI时代,以用户活跃度为核心的北极星指标开始失效。QQ与移动互联网不同,AI没有创造新的场景,也没用所谓的网络效应,其价值更多体现在效率提升,包括内容成本的大幅下降,老场景的新体验,替代重复性专业工作等等。

说白了,现在的AI产品更像是生产力工具。这点也能从用户留存上看出来。

目前,AI产品的留存率远低于移动互联网产品。近日,网上流传的一组数据是,大模型产品在30天后的用户留存率均不到1%。也就是说,大模型产品吸引100个用户,30天后最多只有一个人留下。

尽管这一数据尚未得到证实,但红杉资本也曾提及过这一观点。根据红杉资本的数据显示,相比起移动互联网产品留存率高达85%,用户对生成式AI产品的持续使用意愿以及每天打开的比率都较低,只有56%和41%。

除了工具属性带来的低留存外,AI产品的商业模式也与移动互联网““羊毛出在猪身上,狗来买单”的模式完全不同。

截至目前,AI产品的主流商业模式是订阅。在全球影响力最大的40个AI产品里,七成的公司采用传统软件中的订阅模式,10 家公司(26%)采用了订阅费用和使用量相结合的混合定价模式。

另一个趋势是,Fin (Intercom)、EvenUp 、Chargeflow (OpenView 投资组合公司)和11x.ai开始尝试基于结果付费的模式,也就是说客户只需为成功的结果付费。

无论是订阅模式还是基于结果付费,都说明了在基于效率提升的逻辑下,AI产品的用户本身就具备巨大的商业化空间。所以,付费率、复购率等反映付费转化的指标,比用户规模更能反映AI产品的价值。

从这个角度上说,在没有跑通付费逻辑的前提下,单纯追求用户规模最终意义有限。如果AI产品的竞争只是简单的流量争夺,那么国内大模型产品最终将被大厂收割。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汪仔2763】,微信公众号:【乌鸦智能说】,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大厂需要增量故事,AI在没有彻底解决硬核价值:持续付费、增量付费、传染价值前提下,所有的都是故事,大厂也是知道,但尤其是融资和上市企业需要故事。而真正未来AI的价值场景,还应该在摇篮中,当前现在显现的仅是“炒概念”!

    来自上海 回复
  2. AI市场的潜力无限,我们能看得出巨头也能看得出,向巨头倾斜是不可避免的。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