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是一个令人又爱,但又恨的分析粒度!

0 评论 2022 浏览 1 收藏 7 分钟

在数据分析的世界中,指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将业务目标量化,为决策提供依据。但指标体系的构建并非易事,它需要在复杂性与实用性之间找到平衡。本文深入探讨了如何避免在构建数据指标体系时走入误区,强调了识别核心指标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实用的策略,以确保数据分析工作能够真正助力业务发展。

指标在数据分析里是一个很重要的分析粒度,可以说是是里面最细的一个粒度了,再下去就是具体的数据明细了。

现在好像掀起了一股搭建数据指标体系的风,网上一搜全是各种教你如何搭建数据分析指标体系,比如OSM,比如AARRR,看似很有用,其实用处也不大。

此前,很多人很崇尚北极星指标,这些方法、策略在建立单一业务内容比较靠谱,因为那个时候牵涉的业务内容很窄,这样把这些方法直接套上去就会让你思路更加清晰。但是一旦你站在企业级要建立指标,那个时候你需要考虑各个业务模块,平衡各个业务部门的分析需求,以及数据应用的目标,那么这些策略就会让你秒回原点,因为这些最终也是零碎的,强制拼一起并不能称之有效的数据分析体系。

我个人觉得当前很多人把事情做得越来越复杂,企业有数据,目标是应用,然后大家就把这个过程越拆越复杂,比如中台、治理、数据分析、指标分析,各种五花八门的数据产品,琳琅满目,最终企业就是不停搞信息化项目,数字化项目,貌似最终的目标也没实现。

数据指标这件事也是,很多指标产品从底层数据治理开始讲,时不时市场上就会抛出一个新概念,然后指标产品说很简单,其实也不是很简单,这些繁复的工作让大家在数字化应用这条路上越陷越深,一个工作流拆的非常复杂,但是停下来仔细想,这些指标是否真的解决了什么问题吗?与所投入和所付出的工作是否成正比?我觉得企业的管理者可以在这个问题做更深的思考。

当然我并不是说指标不用,指标是报表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分析的一个最细粒度,我没有说指标不需要用,我上方表达的是在指标这件事上并不需要想得以及做得有多复杂。

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哪些是真正的核心指标?哪些是可以促进你优化业务的指标?哪些是管理监控要看的指标?等等等

把这些问题梳理清楚了,并非必要一定要往各种构建模型靠,各种指标体系靠,模型与指标体系都只是一个过程工作,只要你把目标实现了,所有的过程工作就会变得合理,哪怕你并不使用各种模型,各种体系。

所以指标令人爱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在数据分析过程中不得不使用它,在目标管理中也必须使用它,比如销售额,我们对它要进行非常精细化的分析,年度,阅读,周,有的企业甚至到天都会对它做一个目标达成,所以指标肯定是一种有效的分析以及管控手段。

它帮我们对于抽象的目标以及业务状况实现了更具象的量化表达,我们也可以从这些被量化后的结果中发现问题,促使我们做一些业务动作来改善这样的量化结果,所以必须要做指标,一定要有,我们无法放弃它。

为什么又觉得它也有令人讨厌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不会单一聚焦在某个指标的分析,正常的思维我们会同时看很多指标,然后你就会发现这些指标会扰乱你很多的决策思绪,有时候会造成你决策混乱,因为很多指标是此消彼长的,也有很多的指标是同时向上或者向下的,此时你会花大量的精神力气去做所谓的指标体系,来对指标进行分级。

但是等过段时间,又产生了另外的业务问题,你可能会发现你按照原有的问题构建的指标体系或者分级体系可能并不合适,一旦这种事情发生,那么也就意味当你面临不同的业务问题的时候,你可能都会面临要调整要更改,最后你可能就放弃原先建立的体系了。

还有各业务部门有自己的分析视角,很难在统一体系里进行需求分析,此时你会发现不同的业务部门指标也会各种矛盾冲突,你无法让其它部门听你的,那么此时很多IT部门就会跳出来把这个项目做了,然后就会发现IT部门做的指标项目更没人用了,这个比如BI项目也是常有的事,很多时候这种矛盾是难以消除的。

情况还有很多,但是这些情况,很多人并不一定能想到,多数人还是比较理想化,我们要构建一套企业级的数据指标分析体系,当然这也是市场主流,不能说不对,但是我也不会说非常正确,但是很多指标体系可能只是指标列表的拼凑,不见得就是指标体系,我觉得这项工作说简单很简单,但是说复杂是因为其实多数人并没有实现指标分析体系。

因为不是把指标列出来,列出很多出来,它就成了体系。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风姑娘的数字视角】,微信公众号:【风姑娘的数字视角】,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