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在日本:要精装不要毛坯

1 评论 578 浏览 1 收藏 18 分钟

日本微短剧市场正在迅速发展,而中国创作者汪小溪导演凭借其丰富的经验,成功打造了符合日本观众口味的微短剧,探讨了日本微短剧市场的潜力和挑战。

互动话题:日本微短剧进化到哪一步了?

在2023年下半年之前,汪小溪导演也没想到竖屏剧已经火到了日本。

八年在日本的生活经验,十几年的导演和剪辑经验,汪小溪导演在2023年年底和爱人共同完成了第一部竖屏剧《亡妻归来》的制作,并在今年2月份上线。

如今,汪小溪导演已经深入日本微短剧市场,制作完成精品微短剧《電撃婚、社長様とのトキメキ恋》,手中还有一部正在进行的项目《離婚したら、三人の富豪に口説かれた》。

汪小溪导演在片场

汪小溪:沈阳梦者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导演、经理、剪辑,拥有成熟丰富的工作经验,主要获奖作品《日租别野》《拯救武大郎》《爷爷的信》等。

当微短剧出海平台都瞄准多金的北美市场时,日本正在成为小而美的微短剧出海新赛道。今年2月,微短剧APP TopShort在日本iOS应用畅销榜排名一度超过Netflix。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8月-2024年6月,日本微短剧市场的收入规模达到1322万美元,日本海外微短剧应用下载量超过320万,远远高于日本本土微短剧应用。

日本微短剧市场加速前进的背后,是众多创作者努力耕耘,打造精品微短剧的结果。1号有幸采访到日本精品微短剧导演汪小溪,深入探讨了日本微短剧爆款方法论。

01 既保守又叛逆的观众

慢热谨慎,固守传统,保持边界感,这是日本民众刻在骨子里的认知。对于海外产品与品牌,只有足够精致和本土化,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汪小溪导演讲到,「日本人对新事物的理解接受都比较慢,但是他们付费习惯都非常好;只要他们一旦接受了短剧这个形式的内容,那他们就会有很好的消费粘黏性。」因此,用「慢热但忠诚」来概括日本观众再合适不过了。

目前日本微短剧的主要受众群体年龄集中在20到40岁之间,主要是一线城市年轻人。那么,年轻人观看微短剧的心理动因是什么呢?

据报道,2023年日本结婚数首次跌破50万对,为战后最低水平。有四分之一的日本年轻人对未来感到不安,选择不婚不爱不生子。

战后日本结婚数走势(NHK) 图片来源:观察者网

然而,日本中央大学教授山田昌宏曾说,「如果现实恋爱的满足度下降了,那虚拟恋爱的价值就会上升。」

尽管日本保持单身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的亲密情感需求还是会从真人或虚拟偶像、游戏、影视剧中寻找满足。

人们依然向往浪漫爱,向往更关注个体需求且具有确定性的爱,而微短剧正是他们满足亲密情感需求的一种途径。微短剧高度聚焦男女主的情感线与个体成长,能够在短时间内给观众提供完整且具有确定性的恋爱体验。

此外,「强大的宅文化让日本人有着对手机特殊的执念,这就是日本微短剧市场最大的潜力保证。」微短剧丰富了手机端的内容,让宅文化浸润下的日本民众又多了一个情感寄托的选择。

「目前市场投火的竖屏剧依旧是职场嘴斗,闪婚恋爱或是不伦这类偏情感的剧。」

其中,职场整治剧最受欢迎。如曾在TopShort热播的《お嬢様のパワハラ退治》《お嬢様は只今、インターン中》,都是大小姐隐藏身份低调打工,手撕绿茶女配和上司来整顿职场的故事。

闪婚恋爱题材剧则以汪小溪导演在TopShort投放的《電撃婚、社長様とのトキメキ恋》为代表,以霸总闪婚和甜宠剧情为主要看点。目前汪小溪导演制作的微短剧《離婚したら、三人の富豪に口説かれた》则是离婚逆袭与多男主的甜宠设定。

此外,带有「出轨」「不伦」等背德元素的情感剧在日本也颇受欢迎。

「极度恭顺又极度讨厌被使唤」「极度勇敢又极度胆小」是对日本民族性格双重性和矛盾性的最佳总结。

结合日本女性的失业、贫困等状况及长久以来的「贤妻良母论」,日本女性长期处在被忽视和被压抑的处境中,而这些「背德」微短剧通过一种充满反叛的「英雄叙事」让她们的情绪找到了合理的宣泄出口。

不过从总体来看,日本微短剧市场尚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题材还未饱和。汪小溪导演提到,「目前日本微短剧市场尚未出现优质的悬疑剧、穿越剧、虐恋剧、耽美剧等,题材的多样性上,有待更全面的开发。」

02 恪守匠人精神的创作者

「挑剔又难搞」的日本观众,是如何被中国竖屏短剧攻下的?汪小溪导演强调,快节奏只是一种形式,高反差的情绪价值才是微短剧成功的秘诀。

「台版流星花园爆火之后,同一IP在不同国家多次翻拍,上古的我们常感慨,言承旭后再无道明寺。而今来看,也许松本润这样不够霸道的霸总更符合原作本身,也更日本本色。」

在国内微短剧与网文语境中,「霸道总裁」往往与「强制爱」这一关键词挂钩,国内微短剧中的情绪也倾向于直白表达,而日本民族性格是内敛谨慎的,对于情感的表达则委婉含蓄。因此,日本微短剧中的霸总形象或许不是龙傲天,更多的是松本润风格的「非典型霸总」。

没有大开大合的戏剧冲突,没有夸张的表演风格,日本仍然可以有自己的「霸总文学」。

汪小溪导演提到,「只要日本本土观众觉得在他们的观感中能收获足够的情感价值,那短剧就是成功的。我们没有必要为了爽去刻意营造大吼大叫的现场,短剧的快节奏只是一种形式,而我们输出的是高反差的情绪价值本身。」

日本微短剧的这一模式不仅验证了「霸道总裁」这一形象的多样性,也验证了海外微短剧风格的多样性。

其次,高质量的微短剧搭配敬业的演员,才能持续诞生爆款,让微短剧产生飞轮效应。

「日本是具有1.25亿人口的发达国家,也是世界最大的娱乐产业国家之一。」日本观众对影视剧需求量大,且普遍对电视剧有着严格的要求。仅仅生搬硬套国内微短剧的模式,日本观众并不买账,因此,在日本做本土化微短剧,剧作与画面质量是摆在第一位的。

站在创作角度,日本影视行业的从业者也对中国微短剧充满期待,信任中国微短剧制作团队,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做好内容。

汪小溪导演指出,日本演员经纪公司在审核项目时需要对剧本有全面且详细的了解,包括日本本土演员,也希望能够出演高质量的微短剧。

「日本演员整体的素养都很高,职业操守也很强,吃苦耐劳。只要我们能对剧本和制作做出合理承诺,他们可以接受加班等苛刻条件,这是日本人特有的勤劳品质。」

汪小溪导演的两部剧《電撃婚、社長様とのトキメキ恋》和目前正在制作的《離婚したら、三人の富豪に口説かれた》启用的日本演员都是身经百战的舞台剧演员,这些演员本身有自己的粉丝群体,且愿意为优质内容投入更多的精力。

中西悠绮在中国拍摄《神奇旅行社》

中西悠绮:日本演员,歌手,《電撃婚、社長様とのトキメキ恋》女主角,代表作品《神奇旅行社》曾代表中国参加东京电影节。

井泽巧麻:日本演员,《電撃婚、社長様とのトキメキ恋》男主角,代表作品《ミュージカル『テニスの王子様』》等,曾在「OneAsia亚洲节2022」暨中日文化交流节上,作为青年交流大使献唱中文歌曲。

一言以蔽之,高反差的情绪,恪守匠人精神,对作品精雕细琢,才能打造出符合日本观众口味的精品微短剧。

03 大有可为的市场

回归到创作流程,海外微短剧由于地理位置、团队搭建、文化差异等,制作时间普遍要比国内长。

汪小溪导演提到她制作的《電撃婚、社長様とのトキメキ恋》从剧本到最终上线,花费了整整三个月,而国内一部剧的打磨时间基本在一个月左右。

出海,从来都不是一件易事。那么,掣肘微短剧出海日本的因素究竟有哪些?

首先是剧本创作本土化难度高。「日语真正争执的语言用词比较少,日本人也都比较含蓄,想让观众在短剧中获得较好的情绪价值,这点上,本地化的难度比其他国家要大。」

不靠传统爽点,如何让习惯含蓄表达的日本观众获得高反差的情绪价值,或许只有启用日本当地编剧和创作者才能更好地解决本土化问题。

二是囿于现实不得不拖长的拍摄时间。日本剧组没有集体住酒店和熬夜走戏的习惯,在拍摄场地的使用方面也有严格的时间限定,无形中拉长了微短剧的拍摄时间,也增加了剧组的支出。

三是紧缺的摄制人员。在日本,从事拍摄的工作人员数量较少,在汪小溪导演从国内带人赴日本拍摄的情况下,现场的工作人员也常常是捉襟见肘。

「而且在日本的微短剧制作经费一般只有北美的一半都不到,同样是在发达拍摄,这对拍摄制作团队的考验非常大。」

本土化难度高的剧本,几近严苛的时间限制,紧缺的摄制人员,以及比北美微短剧低一半的预算,让日本微短剧的摄制充满挑战与变数。

而日本投流和推广的渠道并没有国内这么丰富,资金回收也主要依赖平台APP,这是否意味着日本微短剧性价比并不高呢?

汪小溪导演再次强调了高质量之于日本微短剧的重要性,「如果想获得更广泛观众的付费支持,我觉得中国的平台有必要拿出不输日本本土电视剧电影质感的内容来征服日本的观众。」在品质优良的微短剧面前,不依赖投流,也可以培养起庞大的付费群体。

不同于国内微短剧对投流的依赖性,日本微短剧更看重演员对粉丝和观众的号召力。对制作方来说,与其信任投流渠道,不如信任固粉价值更高的演员。

发挥日本信赖社会的固有特征,以演员和粉丝群体带动推广微短剧,筑牢微短剧观众群体基础,多源考虑资本回收,或许是更适合日本微短剧的商业模式。

在中国平台探索日本微短剧本土市场的时候,日本当地平台也在紧锣密鼓地布局微短剧,如BUMP和GOKKO,这对国内创作者能否构成挑战呢?

Gokko Club 制作的微短剧《Trippers》图片来源:Gokko Club 官网 

「目前开发日本微短剧的制作公司有很多,但真正经历过国内微短剧制作经验洗礼的团队少之又少。」

从微短剧输出体量和质量来看,日本本土公司制作的微短剧和国内微短剧及北美微短剧相比还相差甚远。可见,在日本微短剧本土化的过程中,中国创作团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是主力军,这也给中国微短剧出海日本放出了积极的信号。

1号结语

微短剧出海本质上是文化的出海,而文化的根基是语言。不同语言的差异不仅是词汇和语法上的差异,更深层的是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的差异。

汪小溪导演指出,对于新的入局者来说,学习语言是进入日本微短剧市场的第一步。

相较于译制剧,本土化微短剧必然是海外微短剧的未来趋势,不学语言而介入海外微短剧无异于冒犯市场,一味依赖中间商的转译与沟通也不利于本土化的实现。

因此,无论是平台还是制作方,亦或是还在观望的新人,学习语言,了解当地文化习俗与民众真正关注的议题,才是中国微短剧扬帆出海的破局之法。

「带上最饱满的情绪,带上最专业的制作,以诚相见,将心比心;我相信,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中国短剧都会欣欣向荣。」

参考文献:

误会了,「大小姐、职场」竟不能代表日本微短剧市场审美?株式会社XGL:细节才是王道

https://mp.weixin.qq.com/s/Gd_EPtRflYHbyI3WPXrtng

中国微短剧登陆日本:单部充值过亿日元,成本是美国的一半

https://mp.weixin.qq.com/s/MDVgO_iiNBw0C-K_YCVdcQ

作者|遥何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传媒1号】,微信公众号:【传媒1号】,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短剧的模式对于没接触过的日本人来说是一个新鲜玩意,新鲜感驱使有热度也很正常。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