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稳期的项目如何做需求管理和迭代规划

0 评论 627 浏览 0 收藏 7 分钟

在产品管理的旅程中,尤其是在产品的平稳期,我们常常面临需求管理的挑战和迭代规划的困惑。如何从纷繁复杂的反馈中提炼出核心需求,如何确保每一次迭代都能推动产品力的提升,是每位产品经理都需要深思的问题。


本周在和领导讨论需求以及产品规划的过程中,对于一些之前一直没有想通的问题好像有了答案。

以往每次在这种会议上,我发现都很难快速简洁的让别人了解当下产品的现状和全貌。经常要嘛是陷入单个需求的细分场景,要嘛就是过于零碎的需求,好像正常产品哪里都是问题,哪里都需要优化。

尤其是对于负责整个产品线的同学来说,这种困扰尤为明显,你也可以看看以下3种现象是不是你现在正在经历的:

  1. 需求反馈太多,优先级很难做;
  2. 平稳期项目,没有特别明显的迭代方向,好像都是为了做需求而做需求;
  3. 产品一直在迭代,但产品力好像一直没提升;

在和一些同行交流后,发现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而且很多时候,我们用于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也停留于表。

优先级难做,就尝试用各种方法论来达成内部共识,制定排期。没有迭代方向或产品力不行,就研究竞品或者调研市场。

理论上来说,这些方式方法都没有错,但仔细回想一下,其实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以上的这些方式方法往往很难奏效。

对于平稳期的项目,做过那么多的迭代,我们不妨尝试反问自己,躺在需求表里的那些需求如果不做,对当下的业务影响真的大吗?


站在维稳的角度,半年乃至一年不做任何更新,对于业务几乎没有影响。大多数情况,很多需求都是为了业务增长而臆想出来的,真实的价值也有待考虑。

甚至很多项目,一直在做产品迭代和反馈优化,但为什么反馈优化却长期存在。优化上线后的短期时间,可能会减少一部分客诉,时间一长,又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对于以上3点问题,再深入一点,会发现问题的本质都是共同的。

一直在迭代,需求反馈却一直多,说明之前的方案不够全面,没有做到举一反三,用户今天说搜索要做到按月搜索,明天又说要按备注搜索。不是说用户多变,需求是一直存在的,如果仅仅只做用户反馈的东西,漏洞是永远补不完的,人也永远都走在业务后面。

没有明显的迭代方向也是,任何产品的核心产品力一定是围绕主流程的,不需要再去寻找额外的方向,一切的价值都隐藏在现有的业务之下。

所以,如果你的岗位具备一定话语权,你也具备部分决策权,试着忽略现有外在的一切因素,把产品的流程拆解成一个个模块,且问问你自己当下能否对每个模块的功能进行打分,依靠数据、用户行为验证你的评分。

如果每个产品都拥有一份检验报告,在规划产品前,先试着整理份这样的检验报告。

说了这么多,需求管理和迭代规划到底要怎么做呢?

一、拆解产品主流程,填充行为场景

平稳期的产品,需求来源我觉得客户反馈不再是最重要的渠道,因为它很难让我们对产品有一个全貌的了解。

比起零碎的反馈,现有的行为数据和场景能让我们对现有的功能模块有更清晰的认知,搭配工单、客诉,我们能更轻易的举一反三。

二、依据产品核心模块,决定模块优化的优先级

拆解后的业务流程,优先迭代主流程中的需求。我们可能接触过很多判断优先级的方法论,KANO模型、四象限方法,这些方式其实也是依靠业务人员主观性来决定的,因此一个团队内部往往难以对需求优先级达成一致。

而以主流程切入,不仅可以避免这种问题,同时对于产品核心价值的体现也具备挖掘能力。

三、产品力自在其中,切勿盲目拓展新方向

我对于产品力的理解其实很简单,就是极致。

这种极致不仅仅只是在功能解决上,用户体验上,对应的场景、产品生态都有很多的切入点,尝试在这些方向上结合产品的主流程去做一些极致的优化,往往能给予一些不错的反馈。

尤其是现有很多的寄托在平台生态下的产品,如果能借助平台的能力,将某些能力做到极致,产品力的提升比你做十个八个不靠谱的功能有效的多。

最后,这套方法论我个人觉得对于平稳期的项目来说是非常契合的,但对于其它阶段的产品项目可能并不是十分适用,请同学们自行消化吸收。

专栏作家

都市摆渡人,公众号:都市摆渡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电商行业资深产品经理,专注提升产品认知和思维,期待共同进步。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