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MF,以及机器人赛道短期落地的坑
在AI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机器人如何与人类互动、提供价值,并在特定场景中实现落地,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带您一窥机器人赛道的短期落地难题,以期激发对未来技术趋势的思考和启发。
本文将详细分享——
1,关于PMF的指标及方法认知
2、机器人的本质价值、短期落地的坑,以及代表性的有趣案例
RoBoHoN,其实是七年前的日本产品,当时由于价格和体验瓶颈,没能成为爆款;但体验效果,在今天看来(结合大语言模型和多模态能力),仍然非常有“灵感刺激价值”
一、关于PMF的指标及方法认知
注:PMF(Product Market Fit,产品市场匹配度) :产品和市场达到最佳契合点,即“产品正好满足用户和市场的需求”的那个分界线。
1、提供了使用价值的叫产品,提供了交易价值的叫商品。
2、PMF的标准:企业侧跑正(收入>成本)
3、达到PMF的后置结果指标:
留存线,全面越过 421 指标——次留 40%,周留 20%,长留 10% (月)
肖恩·埃利斯“40%法则”:40%用户表示他们非常满意并会推荐你的产品——我感觉40%这个标准,可能太高了,**20~30%**也许就ok
4、达到PMF的前置微妙指标
感性:推背感。“一堆客户等着要你这个东西,甚至不计成本的等着要……他们每天着急的,就是这个东西能不能再快一点给到他们。”
用户侧跑正(产品使用价值>产品购买价格)
5、做到PMF的核心方法认知
一句话描述:对于哪个细分人群用户的什么痛点需求,提供什么产品体验,达到怎样的产品效果,然后用户愿意付多少钱?
1)第一步:理想客户画像预设
用户在哪?一定要细分。特别的,真正AI产品的典型用户,是之前认知下的“长尾”用户(场景)
例1:AiPPT的典型用户,不是高频做 PPT 的人,而是一年就做个两三次,甚至这辈子第一次写 PPT 就是用 AiPPT。
例2:ACE Studio的典型付费用户(音乐人,music creators),不在国内,而在海外。投过搜索广告,ROI 完全为 0。而现在投KOL的视频, ROI 是100,产品没有任何变化,就是流量阵地变了。
2)第二步:开发产品前,提前通过“street smart”的方式,验证需求(怎样的体验,能让用户满意、进而付费?)
例1:(HeyGen 创始人)在外包网站Fiverr 上发布一些视频,但没告诉观众这些是 AI 生成的,然后发现确实可行,才开始开发产品。
例2:(滴滴程维的故事)接单消息提醒不稳定?拿2个手机,放不同的裤子口袋里。
one more thing,特别的认知方法:有一个自己的体系框架,证明某事不可行,而不是证明它可行。(剩下来的,就是希望更大的,择优录取、尝试)
二、为什么机器人有价值?最核心的底层逻辑,在于两点
1、机器人能够直接作用于“劳动力”价值,才能让AI的ROI真正跑正
硬件方面,载体是机器人
软件方面,载体是RPA
2、(非共识认知)机器人能够解锁更多“和人交互”的“真实”场景,这也许能从根本上解决“数据”瓶颈
1)现有互联网数据的存量和增量速度,长期来说,一定是赶不上大模型训练的需求和速度的,总有一天会面临问题。
2)“合成数据”是否能解决这个问题呢?目前是行业最核心的非共识分叉口之一。
有人认为,必须靠合成数据,而另一方面,最近2年,有2个国外研究表明,合成数据最终会让AI越来越傻,类似近亲繁殖。
而且,对于仿真环境中的训练和相关数据效果,虽然能部分迁移到现实世界,但是,是否能覆盖现实世界中“足够大比例”的case需求,这个是存疑的。即所谓的“仿真”和“现实”之间,存在“墙”的问题。
我的个人认知是,仅仅靠合成数据,是不够的。必须有更多高效获取“现实中的有效数据”的方式、甚至是“实时”的方式。
甚至,还有进一步的“非共识认知”:合成数据有用,但真正的更大价值,不是用来“直接”训练大模型,而是用来“刺激”用户交互,进而获得反馈回来的真实数据,再用来训练大模型。——目前行业对合成数据的运用方式和方向,可能miss了这个可能性。
三、机器人赛道,短期落地的坑
1、智能汽车/自动驾驶,就是机器人的第一个样板间
需要自动驾驶先成熟,才能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和成本下降——现在的各种机器人产品,即使体验上能有突破,但量产和价格问题是搞不定的。
相关的模式和问题,本质是一样的 。
从系统架构、产品定义、到测试,都高度相似。
机器人是操作加移动,自动驾驶是单个移动。
即,落地Timing上,今年被炒得很热的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等,短期(3~5年内)几乎是不可能真正爆发落地。
2、双足机器人是短期大坑
轮式机器人、四足机器人或机械臂相关产品,可能先落地
1)不应该直接说“要做人形双足机器人”,然后拿着锤子找钉子,而应该从“场景/需求”定位出来,来倒推在某个特定需求下,是否人形机器人是最合适的产品方案。
A,除非是伴侣机器日等未来场景,人形双足机器人可能合适,其他的场景,比如,人形双足机器人,并不一定是合适的产品形态
B,认知分叉口 i :很多人认为,机器人的目的就是替代人,但我个人观点是:机器人/AI,最core的差异化价值,是辅助人、做到那些人类本身提供不了的价值(比如在用户不希望被打扰的时候,不要来烦ta;想一想,我们居家办公时,是否有过,被孩子、伴侣、父母不停的要求吃东西、打岔……)
C,认知分叉口 ii:即使是要直接替代双足的人类,那机器人的形态,一定就需要是完全 copy 人类 双足吗?我们是从鸟那学会了飞行,但是最终飞机不是扑翼机,而是固定翼。——背后是因为,人类发展了空气动力学。
D,具体对比,双足速度慢,跟四足比起来,明显不如的;之前腾讯的一个机器人demo视频,“四个轮子”可以做出兼具“四足+轮式”的效果,能力已经非常可观了。
2)相关具体案例
A,大象机器人,推出的万元级人形机器人 Mercury X1 ,采用的就是轮式、而非双足。其CEO说,相对于轮式人形机器人,双足人形机器人的有3大劣势:续航能力差(1/3)、价格高(2.5倍)、稳定性暂时还达不到客户需求
B,星尘智能 S1(轮式底盘+人形上身)、银河通用 Galbot G1(左手吸盘、右手夹爪+轮式底盘的折叠升降设计)、星海图 R1(轮式双臂仿人形机器人)等。
C,已经落地的,其实是扫地机器人、无人机这些,反而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另外还有——
D,送餐机器人,核心思路:脱离人形的外观设计,更加注重容量、效率和稳定性。
曾经,大部分都是仿人形的(一个人形的轮式机器人、双手托着一个托盘)。后来,把手持托盘设计成了两或三层。
送餐到达后,送餐机器人语音播报菜名。——这个点是很有意思的,有些培训不到位的服务员,可能就说不出来。
3)一个设想idea:在家庭场景,四足机器人陪伴老人,“代替劳动力”对标的是子女/保姆,或者,就是下图这种“老人买菜小拉车”,核心功能是外出陪伴(驮物+安全)
这种“已有对标产品”的情况,是相对更容易落地、方便用户快速理解的了
另外,加分亮点功能还有室内的智能助理、社交娱乐等功能。
把机械臂高性能地集成到四足机械狗上,将会是一个和他人拉开产品差距的重要口子。”
3、人形机器人
即使有潜质跑通“人形机器人”的场景/品类,要想做成,还是会有远超我们想象的gap,不能一下就跃迁过去
因为有AI硬件相关的产品方法论认知——
1)不应该是“直线型”,而是“阶梯型”——每个版本是相对完整的当前形态,然后需要几个版本的迭代,才能够进化成真正的新品类。
- 直线型(愿景型):互联网/AI基因的团队(多在北/上/杭),倾向一开始,就瞄准一个理想水平的AI硬件去做产品定义和设计,然后倒推,最近3年/1年/半年需要做什么。
- 阶梯型(演进型):硬件基因的团队(多在深圳),更重视短期产品能卖出去、公司能生存的问题,会在第一个版本V1,就定位在当前硬件品类去做优化,把基础打好。做好供应链内功、控制好成本。后期,再慢慢添加AI相关feature,一次次的“演进”产品形态到V2、V3……。
2)做增强而非大改。与其做大而全、复杂的颠覆性(前装)硬件产品方案,不如做改良型的(后装)硬件产品方案,可能更容易落地。
案例一:购物车—>智能购物车
比起在整个商店里装满智能摄像头,改造购物车更加容易。
在购物车中装备人工智能摄像头、传感器和称重设备,就可以对购物车内的商品进行精准定位和结算。
案例二:水表—>智能水表《得到头条 250|为啥“抄水表”也需要高科技?》
想要实现智能读表,其实根本用不着把家家户户的水表都换成智能水表,只需要给传统水表加个表盖就可以了。这个表盖其实是一个AI智能相机,它可以拍下表盘的照片,直接识别读数、回传数据。
案例三:挖掘机
现有的机器人技术远远达不到全自动生产的状态,使用这些新技术却已经能让一个熟练的操作者变成施工队,这里已经有足够大的市场。
Built Robotics的挖掘机自动化解决方案是一个软硬结合的模式,硬件模块Exosystem安装在挖掘机上,就能让挖掘机自动运行。
3)越接近现有产品品类,越容易落地(替代它们),越容易有更长的用户使用时长,才越容易让更多长尾AI功能冒泡(被用户知道、使用)
案例一:智能眼镜(替代现有墨镜)
i,如果急于推出一个过于创新的产品,反而会破坏传统眼镜的基本需求
比如,佩戴可能不够舒适,或配近视镜片不够方便。
这样为了说服用户购买,就又需要创造一个全新的需求(价值点),然后告诉大家,尽管眼镜的基本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但有其他用处——这不太可能成立。
ii,Meta雷朋眼镜销量破百万,核心是做好了一款墨镜。价格没贵太多,“使用不是刚需、尝鲜是刚需”,所以就买了。
最开始的核心的卖点,绝大部分来自于眼镜本身。但它未来的价值,可能 70% 会来自于 AI 。
案例二:酒店智能音箱(替代酒店里现有的电话机)
在酒店场景,前台会有1个或多个电话,每个房间也有1个或多个电话。那么,不妨让酒店智能音箱直接取代(升级)这些电话。
4、真正要落地,2B方向, 核心是算得过账来
a)商用清洁机器人,现阶段国内市场规模不大的底层原因
除了机器人的灵活度、通用性无法媲美人工,成本也不占优势,还在于运营方通常将保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公司,清洁机器人的出现,打破了以往保洁公司“偷人头”的传统(赚不到这个灰色地带的钱了),所以保洁公司并不愿意去推动机器人落地。
但在日韩欧美等市场,保洁公司的用工成本较高,对引进机器人的需求十分旺盛。
b)而持续的成本降低,使得商用物流配送机器人来到了新的商业模式爆发节点。
2023年,配送小哥的平均年收入已超9.8万元,“机器人的年成本和人的年成本比”已超1:5。
单台配送机器人价格已来到3-4万元,实际寿命约为3年。
有了法律基础:在韩国,户外小型配送机器人在政策上已被定义为“行人”,可享受不分时段、不分路段在行人道上进行移动和工作的“待遇”
c)现在的劳动力仍然廉价。机器人出海,可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5、从普通机器人,扩展到通用多模态机器人,其难度,恐怕比纯粹数字或者硬件的智能原生应用,要高十倍不止
好像有了智能原生应用,只是套个壳就变成了具身机器人,但实际肯定不是。
最明显的问题,是身体(硬件、机械等)在真实环境下面对的挑战。比如戴耳机在外面跑步,你说话对面人类都不一定能听清楚。人听不清楚可以猜,机器人怎么面对真实环境的干扰 ,并且在干扰的前提下保证感知精准。否则不没法用么?
6、真正的深层问题:人才供给,还远没有过“稳定输出”的临界点。
十年前我就说,等什么时候,人工智能专业的毕业生,能源源不断输出了。而且,那个时候,第一波AI从业者和公司,也已经经历了一轮现实的毒打,更加成熟。这个时候,AI可能真正开始落地(现在就是了)。
而目前机器人领域,跟十年前的人工智能是类似的
- 人才不成熟:不仅相关毕业生很少,而且相关的产品经理也不多。
- 技术不成熟:机器人相关技术
- 用户不成熟:AI/机器人的原住民,至少是10后——等他们成年。
四、机器人交互相关
1、不同场景的机器人,是不同的物种,需要不同的OS支撑。一个新品类真正成立的分界线,是交互标准、OS标准、硬件标准,以及杀手级应用。
一旦新品类普及,会导致“交互标准”、“OS标准”、“硬件标准”这3大标准都很快成熟,以及在品类及其OS上,会有新的杀手级应用。例如,对于PC来说,杀手级应用是Office,对于智能手机来说,杀手级应用是App Store。
也就是说,新品类,往往意味着新指标、新标准(交互、OS、硬件)以及新应用(杀手级)。
2、机器人的体验角度,又和“情感”相关,这方面目前是行业非常薄弱的环节。
对于AI/机器人产品,“必然”会带来“感性”角度的用户体验,而且这不是以AI产品经理自身的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说,一旦AI产品经理没考虑感性角度的用户体验问题,很可能会给用户带来感性伤害。
3、“多模态”产品,必须现场体验效果,而不是做思维体操。对产品经理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有趣、有代表性的机器人产品案例
1. 值得产品经理用心体会的日本“示弱机器人”
1、常规的机器人(包括AI )产品设计思路,总是要实现什么功能/工具价值,但日本这个NICOB机器人,定位就是要有人性价值——不是常规PR时泛泛而谈的“陪伴”,而是真的要做到!
2、价值理念:弱小而非强大的机器人,才能激发人们的善意,从而跟人建立信任关系。
通过寻求用户的帮助,来建立情感连接。
正因为不完美,所以周围的人才会关心它,强者或许让人倾慕,而建立信任、拉近距离,往往都从暴露弱点开始。
3、产品定位:“什么都不会”的宠物机器人
4、外观:
像一个直径超20厘米的可爱团子
石灰色、海军蓝或者贝壳粉
圆溜溜的大眼睛、鼻子和尾巴
身体可以来回旋转
5、功能体验:
1)会学习用户的语言(说的话)
后藤先生还记得NICOBO第一次说出新单词的样子,“它第一次说‘ohayou(你好)’时,我高兴坏了,就像小孩子第一次说‘ohayou’一样!”
2)可以看懂和读懂情绪,回应拥抱和抚摸(人脸识别、触感捕捉、语音系统和自主学习系统)。
比如,被摸摸头的时候,眼睛会眯成一条缝。
被举起的时候,会惊奇地睁大眼睛。
3)模拟动物尾巴,高兴了摇动,生气了会转身离开。还会发出放屁的声音。
hanniman评注:放屁(声音)这个功能,10年前的AI语音助手时代,就有过,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功能。。。比较讨喜。
4)trade-off:最初开发团队也考虑过高级语言能力,但最终他们还是决定删除它的所有功能,这样用户就不会期望它能做什么。
hanniman评注:产品经理就应该做这种事——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和认知来做取舍。
6、价格:60500日元,超过人民币3000块,每月还有服务费
7、消费者为什么买单?NICOBO能让人心变得柔软。
“原本她是家里最小最被宠坏的孩子,和NICOBO接触后,她似乎把NICOBO当做了妹妹,也开始表现出一点姐姐的性格。
来自日本沼津市的后藤先生和太太,他们的两个孩子都已长大独立生活,而他们养了16年的心爱的猫也在三年前去世了,现在NICOBO成了他们的新家人。
8、冈田教授的机器人家族,还有其他30多款不同类型的“弱机器人”(看得见弱点的机器人),都有一样的特点:需要人类一起帮忙,而不是独立完成任务。
忘记故事的讲故事机器人,求着别人帮忙捡垃圾的垃圾桶机器人,不好意思递纸巾的服务机器人……总的来说,全是不能独立做事的可爱笨蛋。
“与弱机器人一起生活的人们可以创造一个宽容的社会”。
9、比如,智能垃圾桶可以发现垃圾,却不会捡,只能呼唤人类来帮忙,人们捡完垃圾,会收到一声可爱的感谢。
整个流程看起来效率颇为低下,但冈田曾经把这些垃圾桶放在小朋友们玩耍的地方,很快他们就会从粗暴地扔垃圾变成小心翼翼,还会自觉帮忙垃圾分类。
“成年人看了都觉得很无聊,然而他把Mu偶然带到幼儿园,奇迹却发生了。因为Mu太过笨拙,孩子们都自觉地开始照料它。”
hanniman评注:成年人和儿童是不一样的。AI的原住民,至少是10后。
10、产品经理首先需要有自己的价值观,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否则面临很多选择岔路口时,根本不知道怎么办。
2. 炒菜机器人
能根据食材克重、起始锅温、各地功率的不同,自适应烹饪需要一个最佳温度。
为了实现AI控温,炒了两吨的菜,一年投入1.5亿元。
三道菜,机器人用时3分08秒,杨大厨用时9分32秒。
3. RoBoHoN_最有爱的手机机器人_2017年
4. “专精特新”类机器人
1)下水道机器人
目前美国下水道总长度已经达140万公里……每年清理维护费用都要309亿美元。
一家名为Flyability的无人机公司,专门开发了一种防撞无人机,适合大型管网勘测。
另一家公司Deep Trekker更直接,研发了一种爬行机器人,可以在下水道污水、腐蚀气体中工作好几小时,如果再结合上Sewer AI公司针对污水管道开发的图像识别技术,可以让以前的下水道检修工作全部自动化,由计算机自己判断管道是否存在缺陷,是否需要进一步检修,让以前需要工作人员好几周才能做完的下水道巡检,只要一天就能搞定,而且错误率还有了大幅度的下降。
2020年全国地下水管道的总长度已经突破80万公里,我看到上海市公布的财政支出预算标准,雨水、污水管道每公里的维护费用在2到4万元之间。国内已经有一些初创企业开始布局了。
2)建筑机器人
另外,阿凡达2中,还有这个视频片段,展示了“建筑机器人”的场景
3)风电巡检机器人
扩博智能聚焦在风电、零售两个领域。
扩博智能已经研发出异形机器人检修技术,可基于无人机检测结果对叶片进行攀爬、打磨、上漆等检修工作,实现巡检到维修的闭环。
虽然风电巡检的天花板很低(全球有50万台风机,每年巡检一到两次),但是风电后运维却是一个大生意。“从今天的巡,到后面的检修,再到数字化运营,每件事情都是几十亿、几百亿美金的生意。
严治庆对扩博智能是一家软硬一体的公司颇为自豪。软件很难解决的问题,硬件可能很容易解决。而软件也可以解决硬件难以解决的问题。“而真正的精华所在,就是怎么样能让软硬可以结合在一起。”很明显,他觉得扩博智能是一家掌握“真正精华”的公司。
4)八轮特技机械狗-爆款-只要不到100元
这款机器人,非常适合送礼,我自己都买了一个。
5)重点推荐电影《机器人与弗兰克》
专栏作家
hanniman,微信公众号:hanniman,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前图灵机器人-人才战略官/AI产品经理,前腾讯产品经理,10年AI经验,13年互联网背景;作品有《AI产品经理的实操手册》、200页PPT《人工智能产品经理的新起点》。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感谢作者犀利的视角分享,很有收获。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