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洞察:你越着急,就越抓不到

0 评论 808 浏览 0 收藏 14 分钟

在追求速成的市场中,为何需要保持耐心和长期主义思维?在这篇文章中,通过真实的案例和深刻的见解,作者分享了如何在产品开发和管理中培养和应用业务洞察力。

我们不能用速胜的心态去打一场持久战。

周末和几个产品老友聚会闲聊,席间一个朋友提议大家逐个发言,分别谈下自己的近期困惑和发展规划,然后其他人进行点评分析、出谋划策。

你别说,这个建议挺有价值。

比如,有个UI设计师转行的产品同学,她对未来的发展规划就很迷茫,只是习惯被动地执行眼下的产品需求任务,典型的只顾低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更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竞争优势。

大家纷纷建言献策,而我给她的建议是——深度围绕“用户体验”进行垂类知识的积累,聚焦提升用户体验的设计能力。

首先,增量老去、缩量已来,未来一定是重体验经济时代,产品行业必然会更加细分,一定会诞生出专注于体验设计方向的产品经理(这也是我在团队反复强调重视用户体验设计的原因之一),这是服务于业务价值的根本逻辑。

而该同学她原本就是UX设计转行的产品经理,有着天然的基础,我一直认为UX设计和产品设计强关联,共同影响着用户体验甚至业务转化。

因此,她就完全可以先从Material Design、human Design、Ant Design等设计规范着手,进而系统学习和体验相关的书籍(如,《关键时刻MOT》、《客户旅程地图》《体验之道》、《客户体验101》),专注于提升用户体验相关的设计能力。

这样就有了产品目标,她也瞬间觉得不再像之前工作那般无聊的机械重复,完全可以应用自己新学习的体验知识来重塑业务产品,创造体验价值。

另外,还有个产品主管同学苦恼自己公司眼下内耗特别严重,业务、研发各自躺平,不仅不作为还到处甩锅,她也不知道是该躺平还是该离开。

大家一番讨论后都认为:眼下并不适合裸辞离开,但也要避免无意义的精神内耗,应当把个人精力用在产品成长提升上。

最重要的是,大家讨论的问题逐渐聚焦在业务调研提升上,尤其是通过提升自己的市场洞察力,进而从用户需求侧出发去进行正向产品设计。

当然,这也是咱们多次提到过的一个观点:业务价值驱动下,未来产品经理一定也会是业务思维、产品思维的复合体,一定需要深刻的业务洞察力。

当然,大家也都提到一个共同的困惑:在业务调研时总是会丢三落四、把握不全,很难发现对业务真正有价值的洞察,仿佛有量子纠缠一般,越是着急想抓到业务本质,就越有流沙从手里滑落,仿佛隔着一层纱,始终难以看到背后的真相。

这很常见,却又很正常。

在我看来,原因很简单,业务洞察强依赖深度调研,而市场调研从来就不是割裂的某个工作环节,而是贯穿始末的认知方法和思维习惯,所谓insight也不是靠规范的流程所激发的,反而往往诞生于不经意间的脑洞创新。

简单总结一句话:业务洞察天然就是长期主义,不能用短期滤镜来对待。

聊到这里,本文也想结合最近的工作和团队经历,分享一些和业务调研相关的产品思考,这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业务洞察、突破认知瓶颈或许会有帮助,更希望对你的产品工作有所启发。

一、调研的重点在于思维和分析

上周我们产品团队按惯例做了月度培训与交流分享,这次主题就是业务调研,我发现有不少朋友对业务调研方式有认知误区。

或许是他们受我平日里VoC(客户之声)的误导,简单认为调研方式无非就是客户访谈、问卷调查、电话回访、神秘顾客、焦点小组、线上反馈等。

他们甚至觉得只要调研方式得当就一定能洞察到用户的真正痛点,从而正向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再快速迭代、不断引领市场。

理论似乎如此,但市场的逻辑却不是这样的,试想一下,如果流程化、标准化就能轻易找准市场需求,那PMF早就不会那么艰难了。

客观上,业务调研的确能针对某个命题做科学分析,相对容易论证规划可行性,但对于找到新的用户本质需求,进而产生一系列的业务洞察,却并不容易。

举个例子:

我们每天都在用笔记类工具APP,诸如flomo、印象笔记、notion、语雀、钉钉文档等,你怎么调研可能都难以发现flomo新更新的AI功能——“找一找”的需求场景,也可能发现不了Get笔记“图片文字结构化整理”的用户需求。

但这些才是真正的业务洞察,才是符合用户本质需求的设计。

但你看,你如果只是去做市场分析或者电话回访,就是很难找到真正答案,我平时也和一些产品创业者聊过,他们都认为用户其实很少能真正表达自己的高阶需求。

你让用户提个小改进建议或许可以,但你指望由点及面跟你反馈到本质纯属奢想,用户对设计的价值普遍在于原生反馈,而二次创作才是洞察力的源泉,这就很依赖你的分析能力。

当然,咱并非说就一定调研不到,而是想表达用户不会替你生产洞察,这些洞察往往隐藏在角落里,需要我们深度体验,反复琢磨分析。

同时,我们还要明白,调研思维比调研过程更重要,平日里要多体验产品、多看线上反馈,每次都是调研思维的实践,而不能寄希望某次所谓正式的集中调研。

产品不息,调研就始终在路上。

二、调研要多元化、有深度、有分析

调研是基础,关键要分析。

面对新业务领域,团队内又缺乏领域专家,产品同学怎么有效进行业务调研呢?

相信不少同学都遇到过这类情景,这就涉及咱们上面提到的调研思维,我们要采取多元化的调研方式,可以发散思维、自由想象,不要自我设限。

事实上,调研的方式从来就是多样的,除了传统的VoC方法之外,像行业大会、领域专家、付费顾问、退休学者、论坛交流等等,都可以作为尝试途径。

比如,就拿领域专家来说,我们前段时间对新业务的某个SaaS功能拿不准,便设法找到一位行业专家作为付费顾问来咨询,还有在搭建结算体系时也把握不住用户需求的真实性,就请了银行专家来付费指导。

其实上个月我参加经营管理的培训课,授课教授也强调了要利用领域专家顾问团来辅助调研新业务,还建议要多把退休的政府官员、行业协会领导等引入作为经营顾问,这些都是业务调研的有效途径。

甚至,上周团队在新业务的运营需求设计上没有思路,我在面试中还和应聘者交流请教,这些也都是途径,也没啥高端的壁垒。

说到底,只要我们心中有调研思维,不局限、不生搬硬套,思路打开后路径自然就丰富了。

除此之外,调研一定要有深度,我见到过太多浅尝辄止的调研,同公司业务隔着一层皮,完全没有融入自家业务的语境之中,就好挖井,总是挖不到位就半途而废。

比如,上周我们一个同事做的市场调研就很没有深度,而且只有调研没有分析,更没有自己的观点输出,长篇概述都是别人怎么说的,这怎么能算合格的调研呢?没有深度思考又怎么可能会产生业务洞察呢?

图-↑ 《经营管理课》培训,专家顾问辅助业务调研3、借助AI能力,进行模型预测与分析

除了上面提到两点,我觉得当下的AI能力也有助于我们的业务调研,可以为咱们提供新思路和分析模型,能帮我们更高效的丰富广度、提升深度。

这也是我在团队反复强调要多用AI、培养AI信仰的缘由所在。

比如,上周我们团队分享时,有同学就谈到《黑神话·悟空》的销量预测,当然,纯纯地靠拍脑袋、靠过去经验给个数字,没有预测模型和逻辑支撑。

实际上,如果这是个调研,我们就需要有论证逻辑,这时就可以借助AI帮我们做一波分析。

比如,你可以这样问AI:

今年游戏科学团队推出了一款3A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你是一名产品经理,正在做相关的业务调研,你想预测下今年该款游戏在Steam上的销量,请你结合相关数据和分析模型,进行预测分析并给出推算过程。

图-↑ 来源Kimi探索版,调研思路启发

你看,AI就会给到相应的分析预测模型,且不说这个预测是否十分精准,但其推算逻辑对于我们还是很有启发,这在市场调研分析时其实很实用,也很高效。

再比如,我上周在调研某个业务的市场规模,同样也利用了AI来辅助分析,我先把收集到的咨询报告喂给AI,而后让它结合相关的资料信息再联网分析,最后再借鉴下其分析模型,修正具体的预测数字。

图-↑ 来源Kimi探索版

事实上,不仅是销售预测,对于市场趋势、风险评估、定价策略等一系列业务调研都可以借助AI来提质增效,这也是产品同学产生业务洞察的重要来源之一。

信息足够广,思路自然阔,就更容易产生联想,激发洞察,从而抓住需求本质,正向设计产品,从这个角度来看,业务洞察力是产品同学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产品的市场定位、用户需求的准确把握,还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长期发展和持续创新。

当然,业务洞察既是高纬度的竞争力,就更需要长期不懈的训练,更依赖平时的实践应用和过程积累,有时候你越着急,就越抓不到。

原因很简单:过程和耐心,比专门去寻找更重要。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产品大峡谷】,微信公众号:【产品大峡谷】,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