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问诊只是入场券,不是指南针

0 评论 392 浏览 1 收藏 6 分钟

随着互联网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各大企业在这一领域的战略布局和商业模式也日趋成熟。本文深入剖析了平安健康、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知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市场定位,探讨了在线问诊服务在整体业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蚂蚁医疗打的是平安健康

2024年8月20日,平安健康公布了2024年中报。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0.93亿人民币(下同),同比下滑5.8%;净利润6063万元,扭亏为盈,去年同期为亏损2.44亿元。

从支付方来看,F端(综合金融客户)收入为11.15亿元,占总收入约53.3%;B端(企业客户)收入为7.13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约为34.1%;其余C端个人用户的收入占比不超过12.6%。

当能够自负盈亏为首要目标时,平安健康也不讲用户量和问诊量的故事了,直接表明自己其实是一家To B业务为核心的公司,单纯通过自身互联网医疗平台触达的用户收入只占一成多。

同样在港交所上市的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主要的营收来源也不是在线问诊,而是药品、保健品和医疗器械的销售。

一直坚持不卖药的好大夫在线,守住了自己的原则,却没有守住自己的生存空间,最近也被蚂蚁集团全资收购。

蚂蚁要收购好大夫在线,我认为短期内并不是想要在互联网医疗服务上大做文章。

更多的是想要像平安健康一样,具备为自己服务的保险客户提供线上医疗健康服务的能力。

同时,通过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稳固自身核心的医保码支付业务,打造线上商业医疗保险和医疗支付的第一入口。

在我看来,在蚂蚁和好大夫业务整合后,率先受到冲击的就是平安健康。叠加上支付宝的流量和医保支付的能力,极有可能是一次降维打击。

微信,也应该着急起来了。

二、太美医疗上市,百度健康滑落

单从医疗机构的收入比例来看,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生看诊的诊费收入只占非常小的比例。

高端的外资和民营医疗机构诊费较高,但只靠诊费收入也远远支撑不了整个医院的运转。

只靠线上问诊收费,想要单独撑起一个互联网平台的运转,多少有点不切实际。

如果不恰当的拿互联网打车平台来做对比,车主可以开着车把乘客送到目的地,医生却没有办法带着整个医院、甚至整个医疗体系到平台上来服务患者。

这也算是老生常谈了,干了这么多年,烧了这么多钱,大家也都明白了这个道理。

就在10月8日,百度宣布百度健康事业群(HCG)合并至移动生态事业群(MEG),成为MEG下的一个事业部。

我对百度健康没什么研究,从这几天的各类评论文章简单总结,等于宣布了To B“服务患者,赋能医院,赚药企的钱”这个商业化模式并不成立。

如果单喊“赚药企的钱”,说不定还有希望。就在百度宣布HCG降为事业部的同一天,这一赛道的太美医疗在港交所成功上市。

“服务患者,赋能医院,赚药企的钱”连起来,再怎么用AI包装,也就是把患者和医疗数据卖给药企这么个事情。

这年头,土地不值钱、房子不值钱、股票不值钱,谁都懂得数据值钱,这事儿就难办了。

药企对于医院来说绝对是敏感词,百度又太大,做这种灰色地带的生意太显眼了。而且,我猜测百度也是乐观地估计了院内数据的质量。

不管怎么样,还是要对这个行业的每次尝试都表示敬意。况且降为事业部就不用背负那么大的收入压力,对百度健康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三、在线问诊只是入场券,不是指南针

做挂号,做问诊,是互联网医疗公司最早的入场券。

有的成功上市,有的在苦苦挣扎,更多的都已经消失。

入场后才发现并没有精彩的演出,而是漫长的迷雾。

专栏作家

吴之猫,微信公众号:有不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健康管理小硕,医疗健康产品汪+文艺猫。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