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建设:内审制度,本可以发挥巨大的价值

0 评论 210 浏览 0 收藏 6 分钟

不少公司都有内审制度,但不论是集体内审,还是一对一的内容,从作者的角度都没有太多意义——失去了内审的目的,反而变成了群殴、猜忌的温床。

我认为现在互联网公司内审制度被糟蹋的很烂,并且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内审制度搞好了,对整个产品部门的创新、还有新人培养都有非常大的意义。

但是现在内审被搞得,很内耗:

在我和我的朋友们呆过的很大数量的互联网公司来看,国内互联网公司无论产品部,还是设计部内审制度,要么群殴自由搏击,要么一对一猜领导的心思。超级没意义。

一、集体内审制度:一场没有规则的自由搏击,对谁都没好处

我呆过好几个公司都有这种制度,有的公司产品和设计都有这个制度,其中包括很多大厂(例如阿里,其他公司应该也有,因为实在太普遍了)。

它是这样的:

这个制度离谱的地方是, 每个PM(设计师)讲完自己的需求之后, 这个会开始正式进入自由搏击模式:坐在下面的人就可以七嘴八舌任意发挥,对PM的需求提出各种的建议和质疑。 最后就变成撕逼大会。

这个会是一个极其痛苦的会,每个pm走出会议室灵魂都被抽干了:

因为理论上来说坐在台下的pm是没有能力对别人的需求提出有效建议的

  1. 大家负责的模块都不一样,互相都不了解
  2. 你也没有像我一样事先经过深度调研和分析,
  3. 而且大家平级,不存在谁的能力出众太多,
  4. 你怎么可能在听完讲述后几分钟内就有更好的方案呢

所以对于这些建议和发言,那能力强的 PM一一去驳回,最后大家就吵得不可开交;

能力弱的 PM 面对这么多的建议和质疑,他其实已经不知道应该要怎么做了…..

这种会的本质是,这个部门的管理者没有对产品设计的把控能力,那怎么去管理部门产出呢?那我就让你们互相攻击,互相提建议好了,这样起码可能很稳

这种内审会绝对不会产出很好的方案, 90% 他是让方案变得更坏了。

二、一对一内审制度:低效的信息对齐

现在互联网公司的另外一种内审方式就是和领导一对一内审,这种方式会比上面说的那种集体内审会好很多,起码内耗不会这么严重,也不会爆发大规模撕逼。

问题是,这种也是事先没有明确的规则,要慢慢去摸领导的喜好。内耗程度视领导的水平而定。我之前在一个大厂的领导,专喜欢挑一些页面细节的毛病,或者错别字啥的,很无聊。

三、科学的内审制度,可以为公司积累财富

以下是我对科学内审制度的思考,我还没有见到有公司这么做过:

  1. 内审要设置非常清晰、明文的标准。有了标准就不用撕逼也不用去猜
  2. 接下来就很有想象空间了:我们可以把团队的优秀设计方法作为我们的内审标准沉淀下来,也可以把团队对于用户的认知作为标准去沉淀下来。当我们一直不断的去迭代这个内审标准,其实已经在行业里面建立了公司的壁垒,也为公司积累了财富。
  3. 可以全部门一起参加,但是大家根据内审标准提问题,而不是随心所欲乱提(也不是强制每个人都要提问题),这也是一个校准和加深对内审标准理解的过程

现在绝大部分的产品部门是没有积累也没有继承的,往往是一波pm 过了之后,下一步波pm再造一波差不多重复的轮子,在公司时间久的开发人都麻了。没有用户认知的继承,也没有设计的相关的继承,非常的原生态。

如果按照我说的这样去做,内审标准建立好了,新人来了之后,在他完成了对内审标准的学习之后,其实他起点已经很高了,也就完成了一部分新人的培养工作。现在大部分新人都是野蛮生长。

以上我的观察,希望能对行业现状有一些帮助。

作者:芋圆同学 公众号:PM芋圆

本文由 @芋圆同学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