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产品成功最核心的因素——得体
关于社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但做出来的产品却不一样——大部分都是以失败告终,即使成功,还是依赖于用户本身。这些失败产品的共性,就是它违反了社交最基本的规则——得体。
大道至简!
社交这一伴随人类族群走向食物链顶端的古老行为,由于互联网社交产品的兴起,像是被研究得太复杂,比如社交资本理论、弱关系理论、同质性理论等等,让人无所适从,恰恰正是这些高大上的理论,让大家模糊了社交最基本的东西。就像很多人研究社交技巧一样,太多的社交产品花了太多精力在促成社交对象发现上,通过性格测试、匹配算法、就近推荐等,看似做了很多努力,实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即使匹配的社交对象还蛮登对,但更多是以失败而告终。少数能成功的,还是依赖于用户本身。通过大量的产品研究,我发现了这些失败产品最共性的一条,就是它违反了社交最基本的规则,那就是社交行为要得体。
每个人都一个社交保护罩,不得体的行为就是一种侵犯
如果我注册了一个平台,上来就给我推一堆好友,这时还没缓过神来,就把我拉进直播间,让我上麦聊天,我会很反感,觉得自己被裹挟了。其实社交产品遵循的社交规则,和现实生活中也是很类似的,虽然不会有人生安全的问题,也可能不存在社死的尴尬,或者社死还可以在换个身份,但每个人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个基本行为准则的,对别人是这样的,别人对自己也一样。
社交平台上的ID是代表我在这个平台上的自己,它是一个实体自己需要保护的虚拟自己,是自己形象的一部分;在平台上的社交行为或被如何的对待,其实和自己在真实世界里的有很多相似之处。即使你在该平台上塑造的人设与你现实中有很大的差异,甚至是相反的,但你也会保护它,会觉得它就是你在这个平台所塑造的世界里的自己,所以现实生活中社交礼仪,在这个平台也是适用的。你一旦感受到别的行为有越界了,你会自然地触发保护机制,保护罩立刻就将不得体的行为阻止了。
不同的社交关系,决定行为的得体性
不同关系对相同的行为会有不同的反应,这是一个很高频发生的事,这不是什么双标行为。闺蜜之间可以搂搂抱抱的,可你跟人家不熟,恐怕碰一下都不行。所以为什么社交产品都是一样的点赞、评论呢,有没有更多的社交行为,来区别于我觉得这条动态很nice呢?不熟悉的关系,出格的举动会被视为侵犯,亲密的关系,泛泛的行为不但不会增进关系,反而会将关系平淡化。
不同的场景下,行为的得体性是会变化的
我们常听说社交有安全距离,比如在地铁上,如果是空荡荡的班次上,一般陌生人之间不会挨得太近;正常情况下可能都会隔开坐,如果这个时候,你偏偏放弃满车厢的座位不坐,紧挨着着一个漂亮异性站着,甚至贴在人家身上,想必你一定是不怀好意,被别人状告图谋不轨也不为过;而早高峰的时候,即使你与异性有大面积身体接触,也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这是现实情况导致的。
如果你在设计一个不太正经的社交平台,大家在注册之前大体也是知道这个平台是干嘛的,这个时候功能设计上就可以更跃进一点,不必上来还像是相亲平台那般,从户口查起;这就是像早高峰的地铁上,女孩大吵大闹说她身后的男人碰到她了,这个时候被众人所指的一定不是她身后的男人!
社交产品陌生人之间礼貌的打招呼,是不是比现实中直接搭讪来得得体?我基于此,做了个产品,让大家在现实中邂逅的“意中人”,能在社交产品上发现,并建立社交通道,让你有联系的机会,大家觉得有价值吗?当然,产品上有先天的缺陷,基于微信小程序蓝牙开发的,需要双方都登录过小程序(“正谋面”),还都得停留在小程序界面,否则就搜索不到对方。大家不用去考虑产品实现的缺陷,只说从场景上来看,它是否存在价值,是否验证了得体的行为会更有机会获得更理想的结果。
不同的社交个体,行为的得体性也是不同的
不同性格,或者不同心情的个体,对相同关系的社交对象发生的相同行为,接受度也是不一样的。就比如上面的例子,上来就被拉倒直播间进行线上连麦,有的社牛可能还挺喜欢,而大部分社恐的可能上来就落荒而逃了。所以社交平台在用户行为撮合时,是需要分类选择不同的策略,别吓着人也别墨迹这人,这很考验平台对人性的把握。
本文由 @野林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