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需求和臆想综合症——一个近期失败案例后的思考

0 评论 890 浏览 1 收藏 8 分钟

在创业和产品开发的旅程中,我们常常面临一个挑战:如何区分真实需求与伪需求,并避免陷入臆想综合症的陷阱。本文作者Kalening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从开设牛油果冷饮店的故事出发,探讨了伪需求的识别与产品开发的现实问题。文章深入分析了需求验证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关于如何避免在产品开发中产生不切实际预期的洞见。让我们一起探索如何在创业路上保持清晰的思路,避免陷入自我臆想的误区。

笔者有一段时间没有写一些思考了,这其中有很多原因:

一是本身社交这个行业受环境影响很大,即便大部分从业者选择往海外发力,收效甚微;

二是笔者感觉在21-22年的文章中早已经把社交一些核心的想法都写出来了,后面再有就是分析产品一类,分析多了意义不大;

三是笔者现在是freelancer,平时跟我哥做点亮化照明的活,同时正在跑两个创业小项目,都跟社交赛道没有联系。

今天偶然在刷b站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个视频:

视频的核心内容是:up主讲述了自己突然发现有找搭子的需求,问了身边的人也有这种需求,因此花近百万做了一款搭子App,最终结果只赚了几十元。

结果很讽刺,过程也很心酸。这里笔者只讨论对需求的看法。伪需求陷阱

“伪需求”这个词不新鲜,字面意思也很明确,经常也被人们挂在嘴边。很多时候开发者还是很容易掉进到“伪需求陷阱”里。

这里我举一个身边的例子,可能会更好解释和理解“伪需求”。

今年5月份,我和我哥在秦皇岛开了一家牛油果冷饮店。与其说店,不如说是一个小亭。不过味道很好喝,受众不多。

其实我本意想把店开在夜市里,但某些原因只能开到了一家花园餐厅里靠路边的小角落。店铺离秦皇岛海底世界很近,生意却不怎么样。这其中有很多客观因素才造成这种局面,因此笔者只好想着赶紧关门。

重点来了:本来餐厅里的员工在我这里买冷饮是有很大折扣的,我哥认为他们会光顾很频繁,可很奇怪的是他们从来没有过来消费过。我当时认为这是一个伪需求。

直到我要离开一段时间,雇了一个女兼职大学生后,陆续有餐厅员工过来买冷饮了。

天热口渴买水是一个很强烈的需求,但笔者在店里的时候就没有员工愿意消费。而女兼职大学生来了之后,陆续就来买冷饮了?

明明看似是一个刚需现象,为什么在笔者看来是伪需求?

一是冷饮有很多替代产品,比如汽水、茶饮、奶茶等等,餐厅员工可以选择很多途径和各类廉价饮品来替代店里的冷饮产品;二是为了获得年轻漂亮的女兼职大学生的联系方式是值得去买一杯店里的冷饮。

笔者想说的是,无论是在生活和工作中,伪需求一直都存在,尤其是当你发现这个刚需后,为什么没有别人去做一笔生意去满足这个需求呢?

所以要仔细思考一下:需求者真正要解决什么问题?他有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案?为什么市面没有类似产品来解决问题?

就如笔者的冷饮店,在改变地理位置后,它其实是并不值得投资:一是人流量有,但全是非标用户;二是没有想到我哥跑了六七个部门,始终没有办法办理营业执照,导致线上生意和推广停滞;三是即便没有租金,这种投资意义不大。产品的臆想综合症

在没有进入产品研发公司之前,我一直是以一个编辑身份游走在各个出海产品之间,东瞅瞅西看看。我自认为不善于分析产品,因为长时间写作后会形成一套比较熟悉的写作规律,导致内容整个框架基本上不会有太大变化。

个人认为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自己对产品缺乏更深入的了解。

后来有幸进入产品研发公司,逐渐也就熟悉起来了。可令我担心的是,每当有一个“自认为靠谱”的想法后,总会进入一个“臆想综合症”的状态。

产品的臆想综合症的概念是指在产品开发、设计、推广或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过度想象、不切实际的想法或预期的现象。例如,产品团队可能对产品的功能、市场反应、用户需求等有过高或不切实际的设想,导致在实际开发和运营时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

依稀记得自己创业的时候,我并不是很关注老板给我讲这个市场有多大,自己的产品能做多少营收。首先我一定会看目前这个赛道上的天花板是哪款产品,它从0到1的过程,以及它的营收。

我并不是对自己做产品没有信心,而是产品还没有做到1的时候,长远规划是会干扰到前期跑通产品的思路。做到10或100的时候要考虑的问题和做到1考虑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可常常还没有跑通就想着以后怎么怎么样。

还是用我的牛油果冰沙店为例。由于在进冷饮杯子的时候比较匆忙,忘记了印Logo在上面。我哥建议再买1000个定制Logo的——被我坚决否定了,我则用定制杯套解决了。在我哥看来,他认为暑期生意会好起来,再进1000个杯子也能消化掉。最后我否定了这个想法。

至少我创业的风格在最少的支出下解决现有问题,而不是臆想未来盲目增加负担。

冰沙店是我的产品,其实我自己也在最初的时候陷入了臆想综合症——暑期绝对会是大卖,可很快就摆脱了。因此这次小创业没有亏多少,但至少也让我理解了:即便要跑通一款小产品,也要尽可能规避伪需求和盲目幻想的问题。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社交产品笔记】,微信公众号:【社交产品笔记】,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