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公司倒闭潮,已经开始了
AI公司的倒闭折射出中国整个AI产业面临的困境:如何让AI落地将。此文阐述了让AI落地的前提,供大家参考。
“ AI 四小龙”某汤大裁员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
那为什么裁员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亏损太多,不赶紧止血,恐怕熬不了几年了。
数据来源:百度股市通
根据财报数据,从 2019到 2023 年,某汤合计亏损了 467 亿元。要知道,中国A股所有软件上市公司 2023 年的净利润,合计才 169 亿。
也就是说,所有 A 股软件上市公司都给某汤打工,也要差不多 3 年才能填完亏空。
某汤的问题,折射出整个中国 AI 产业面临的困境。
首先就是产品化太难。
某汤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定制化项目太多。
定制化项目看起来金额高,但交付成本更高,加上各种“不可描述”的商务成本,其实根本不赚钱。
连马化腾都说:
腾讯最近反舞弊抓到了很多CSIG(ToB事业部),很多都是在打单、招待。这种模式真的不太适合我们,效率低、不透明。所以我们还是聚焦做产品,我们做被集成,别人买我们的标准产品去卖,我们内部管理清清楚楚、干干净净。
某汤不懂这个道理吗?当然懂。
但是当下的 AI 产品大多依赖海量的场景数据,一旦出现跨场景的情况——比如新的客户出现了新的业务场景——就可能需要重新训练。
这就意味着,在B端业务中,AI 技术不具备普适性,大规模的定制难以避免。
第二个难题则是价格战。
中国软件行业一大抄,而且大家都特别擅长抄,所谓的 996,本质上也只是为了加快抄的速度。
最后,大家的产品都长得差不多,于是很快又开始打价格战,结果谁都赚不到钱。
比如,某汤的主要收入都来自于安防业务,但是这个赛道早已是一片红海,某汤为了完成销售业绩,只能不计成本的低价拿单。
你可能会说:那都是传统的 AI 技术!现在是 AIGC 时代,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毫无疑问,AIGC的出现是 AI 时代的一个里程碑,但是从目前来看,AI 的老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
我甚至可以断言,这两年成立的中国 AI 公司,99% 都会倒闭。
而这一波倒闭潮,其实已经悄悄开始了。
就在最近,一位投资人私下告诉我,一家去年刚融资了几个亿的 AI 公司,今年已经拖欠好几个月工资了。
这家 AI 公司的底子其实颇为不错,创始团队出身名校,投资机构也很有名,结局尚且如此,那些默默无闻的 AI 公司,处境就更不用说了。
比如,最近一家 AI 公司的创始人就在找我咨询如何求职,因为他的公司基本已处于濒临倒闭的状态。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有 5 点。
第一是定制化+价格战的老问题。
由于 ToC 领域基本都是大厂的菜,创业公司很难竞争过大厂,于是大量AI 创业公司都面向 ToB领域。
但是和传统 AI 产品一样,AIGC 同样面临严重的定制问题。
一位头部 SaaS 公司的技术 VP 告诉我,在他们的领域,大部分AIGC产品在交付给新的客户时,都需要进行定制。
因为新的客户总有新的场景,而且新的场景还在不断涌现,不可穷尽。标准化产品如果不进行定制,那么在面向这些新场景的时候,效果总是差强人意。
定制项目最大的问题,一是成本高,二是缺乏差异化壁垒,反正都是垒人工。
既然缺乏壁垒,那么在中国就一定会走向价格战。
结果就是大家都赚不到钱。
第二个原因,是 AIGC 的价值不够凸显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虽然 AIGC 越来越火,但是真正赚钱的还是两个 AIGC最擅长的领域:AI 聊天、AI 图文。
这两个领域的特点,就是对内容的准确性要求不高。
但是在 ToB场景下,内容的准确性要求非常苛刻,这就导致 AIGC 看起来哪哪都能用,但是哪哪都不能让客户满意。
比如,一家软件公司轰轰烈烈推出了自己的 AI 产品,市场宣传好评如潮,但是他们的高管却偷偷告诉我:AI 产品的效果基本停留在售前阶段,实际落地远远达不到客户的期望,因此回款特别困难。
就连傅盛也说:AI看起来非常热,但好的案例几乎没有,除了大模型公司自己讲的案例。
第三个原因,是中国企业太擅长抄袭。
抱着乐观的态度,我也相信一些 AI 公司能做出好的标准化产品,甚至是赚钱的产品。
但是请放心,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只要出现这样的苗头,马上就会有无数同行甚至大厂抄袭,很快这个产品就会成为大路货,根本赚不到钱。
可以说,中国企业最擅长卷死自己,AI 公司也不例外。
第四个原因,则是资本退潮。
最近一位 AI 公司的合伙人和我聊天,他说即便是 AI 赛道,投资人的要求也非常苛刻。
不仅要看你的增长数据,还要看你什么时候能赚钱。哪怕最后认可了你,投资金额也很谨慎。
实际上,相比于国外不断爆出 AIGC 创业公司的巨额融资新闻,国内最近两年成立的 AIGC 创业公司——除了月之暗面这样的明星公司——基本都拿不到融资。
这就意味着 99%的 AI公司最后都会出现严重的现金流问题,只能选择倒闭。
最后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至少就目前而言,中国的 AI市场,可能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
核心原因还是 AI 落地的前提,是业务的高度在线化,而中国企业的数字化基础目前还非常薄弱,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 AI 的市场天花板。
现在 AI 很热,很多传统企业的老板很兴奋,但就是找不到 AI 可以落地的场景。
其实原因很简单,AI 的本质是对“线上数据”的处理,大部分传统企业的数字化建设都没有完成,线上只有零散的业务数据,AI 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
当然了,随着 AI技术的不断突破,我相信中国企业的在线化程度会越来越高,到了那一天,AI 可能就会真正的颠覆软件行业了。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ToB老人家】,微信公众号:【ToB老人家】,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