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业务]流程在线、流程再造 – 开篇

0 评论 1274 浏览 0 收藏 15 分钟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企业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竞争力已成为一个核心议题。文章从企业内部效率提升、外部市场扩展和跨行业资源共享三个维度,分析了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并指出了转型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可能遇到的难题。

在当今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来自世界各地、各行业的充分竞争:

【内部】部分生产制造企业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智能管理系统,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外部】许多传统零售业通过建立线上商城,实现了线上线下销售融合,扩大了市场覆盖范围;

【跨行】共享经济模式的出现,让部分企业通过共享资源和服务,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发展不可避免的课题。

尽管更多企业前仆后继,但藏不住时光机器里躺着一堆失败案例。

有说:数字化转型是找死,不转型是等死。

那到底什么是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面临哪些挑战和不确定性?数字化转型如何切实落地?

一、什么是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是指企业/组织将传统业务转化为数字化业务,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等数字技术提升业务效率和质量的过程。

简单来说,就是将数字技术应用到企业的各个方面,包括战略规划、业务流程、组织架构、日常管理、产品设计、文化建设等,实现企业业务的标准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

传统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主要分为三个层级:

1、[全部业务] 流程数字化,包含研发、生产、供应链、仓储等;

如生产制造工厂实现计划管理、工单下发、进度跟进、生产报工、绩效评定生产制造全流程数字化。

2、[核心主数据] 人、事、财管理流程数字化,包括字典数据、基础数据、节假日、班次等;

如制药企业实现产品、物料、BOM、工艺、设备、客户、供应商主数据管理流程数字化,为数据统计、分析奠定标准。

3、[客户精准精细化服务] 流程数字化,包含销售、售后、运营、服务等。

如代理销售企业实现销售管理流程、售后服务流程数字化,为提升客户满意度、提高客户回购率再开新篇章。

工业发展中,流水线是最具划时代意义的发明,在明确各个节点范围基础上,实现事物的高效流转。

在企业管理里中,所有事务的管理最核心的是流程管理,和流水线相似,明确各个流程节点的边界基础上,事务的办理快捷落地实施。

实现数字化转型,最核心的是所有业务相关流程的流程在线及流程再造。

企业管理中,某项事务的办理,还未流程化,也就是未标准化,甚至未达到数字化的基础条件。让事务的办理有章可循,有流程可参考,是管理落地的第一步。

这是【建流程】。

企业管理中,所有事务办理均有流程可循,虽然构建了基础,但这还远远不够。基于流程,再深入则是:是否按流程办理,是否依据流程按时保质完成。保证事务按照流程按时保质高效运行,是管理执行的第二步。

这是【流程在线】。

主业务流程,配合人事财的管理,辅以数据分析与挖掘,一家企业的流程是一张网。各个流程按自己所在的流程奔跑,不可避免的要在节点碰撞。减少碰撞,错开通过节点,是管理提升的第三步。

这是【流程再造】。

[数字化] 是一种技术趋势,[数字化转型] 却不仅仅只是技术升级。是立足于数字化技术,触及公司核心业务,循序渐进的从战略、管理、技术、制度、文化等多维度,持续不断的改善流程在线,更进一步促进流程再造,新建一个富有活力、不断更新迭代的数字化商业模式。

二、面临的挑战与不确定性

首先,数字化转型,不是噱头,不是假大空的口号。

数字化转型,要对传统企业生产加以改变,前提则是完全了解传统企业生产。

不是喊喊口号、搞几个系统就成的;也不是别人看似有,我就必须有的皇帝的新装。

数字化转型,要对传统企业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对数字化本身的深刻理解。

不是引入SAP、实施用友、上TeamBition,就能有效有用,不是外地的和尚会念经;

不是搞几次业务咨询、做几个战略方案、培训几次精益生产,就能立竿见影,理论和做到之间尚有千丘万壑。

数字化转型,要对传统企业切实提质增效,还需要数字化和企业生产相互学习,持续融合,最终一体化进化。

对传统企业生产,对数字化,对数字化转型,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而同时,也更需要坚定,数字化转型所需要的技术、理论支撑,已然形成,已然足够。

数字化转型的路途虽然遥远且漫长,但行者将至!

其次,数字化转型需要企业内部的 [进化],包含战略规划及执行、数字化平台建设及迭代、组织发展与文化建设。

任一事物的进化,既要有事物当前的标准化,又要有事物过去一段时间执行的记录,还要有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将 [趋势] 变成 [当下]。

当然,这本身就是不容易的事情。

即使如此,还是要提出基于进化,各模块还需要额外注意。

战略规划及执行,需要有稳定性,需要确保在数字化转型期间是合理的,是循序渐进的,是可落地执行的,是未来执行期间,不会大幅变化的。

如:计划收益目标万不可是未经斟酌的十倍、百倍增长;计划设计的业务调整、新的产线需要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且没有明显的新一代竞品;生产的主要产品,不会在车间、产线改造期间就淘汰、置换。

数字化平台建设及迭代,要避免数据烟囱的形成,要避免主数据的不统一,要具备兼容旧系统、生产过程有效转移的能力,要具备持续优化、改善、研发新应用的能力。

如:新上线的系统最好不要是多个独立系统,人员调岗、部门调整、考勤打卡、请假申请等需要多处维护、修改;

不需要APS一个地址、ERP另一个地址、MES还有一个地址,各处有账号,各处要登录;

各个系统间的产品、员工、设备、工序、工艺等信息要统一,不要这边缺,那边少,几个一对乱象纷呈;

要能够把原有的系统接过来,过去的数据也能有效用起来;

要能够调整系统功能,要能够开发新功能、新应用,跟着数字化转型持续更新。

组织发展与文化建设要革新,人员素质要跟上,思想要进步,绩效评判要调整,持续为数字化转型服务。

如:要有系统运维、有开发、有IT人员,能够理解并顺利接管系统运转;要支持工作,业务调研要说清楚,系统切换重复工作要坚持;针对于数字化转型付出汗水、提供建议的人员要奖励、评优。

数字化转型并非一日之功,也非一次搞定,需要持续改善,持续迭代。领导要能够看到全局,能够抓大放小,允许过程中的瑕疵存在。项目要有些更新,在清晰明确的框架下,稳步解决发展问题,万不可按下葫芦浮起瓢,总是打跷跷板。对于新问题的出现,要有合理的解决方案,深入分析其根本原因,纳入到框架下有效解决。

数字化转型道路任重道远,需要有人负重前行。

再次,数字化转型是全生态链的挑战,而不仅仅是某家企业。

全自动化工厂自身的高效运行,还需要供应商的有力保障,类似汽车制造的离散行业装配,大部分的零件都需要供应商支持,准时保质保量的将物料配送到。

更需要客户的相对稳定,需要每个客户为自己采购做责任担负,切不可早上采购下午退,中间运输还出错。这会影响本工厂的生产计划、产品库存、物流运输,也是一种拖累。

还需要数字化厂商的专业,数字化技术的不稳定,小则暂时中断生产,重则产生安全事故。

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是整个产业链的成功。

一个人可以走很快一群人才可以走很远。

三、如何落地好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的地基是数字化平台。

数字化平台要支持统一入口,登录进入平台,则相当于进入了所有系统,减少用户的学习成本;

数字化平台要支持三方系统的接入,将现有系统接入,避免系统功能重复开发,兼容历史业务数据,顺利过渡;

数字化平台要支持主数据的管理,统一原有系统间的数据,规范未来系统的建设,为数据统计、分析打好基础;

数字化平台要支持业务应用的开发,跟随业务发展,即使更新交互方式、用户使用平台,为用户便捷使用备好爬楼梯。

工业物联网框架、低代码平台,都是很好的可参考选项。

数字化转型其次要【流程在线及流程再造】。

凡事要有章法。

事物的办成也有潜在的规律:是否有标准,标准是否足够,是否理解标准并按照标准执行。

[数字化转型] 本身也需要找到自身的标准、标准是否足够的 [模板],然后理解模板并按照模板落地实施数字化。

[各个企业] 也需要找到自己数字化的标准、标准是否足够的 [模板],结合企业自身业务特点,制定数字化转型路径和目标。

[数字化转型] 先有一套流程,然后在不断的数字化转型项目中应用,然后按照项目反馈结果不断优化完善;

[各个企业] 各业务先有自身的流程,然后在不断的业务运行中执行,然后按照执行结果不断优化完善;

[各个企业] 各数字化转型项目现有自身的流程,然后在不断的落地中实践,然后按照实践结果不断优化完善。

所有的过程,都是流程在线,将过程记录下来,成为复盘的原料;

所有的完善,都是流程再造,将流程改善进化,成为复盘的成果。

数字化转型最后要【解决问题与持续改善】。

企业管理中、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有一些事物当下是没有结果的,但又是不符合现状的,我们是需要改善的,可以作为一个问题记录下来。

而这些问题,就是以后流程再造前的 [弯路],是这一路的见证;

而这些问题,更是各个企业所特殊的 [业务特例],是抽取公共模板的例外,也是敢于标准化的实力;

而这些问题,还是数字化转型持续迭代的 [机遇]、[突破口],是还未彻底解决的宝石。

而这所有的累计,更重要的问题被解决,一点点被内化于企业数字化进程中,融合于数字化转型的解决方案中。

简单说,要落地!

先完成1个模块,先完成1块业务,先完成1家企业,然后再完成更多模块、业务、企业;

先把路走通,哪怕崎岖、哪怕山高坡陡,但路是通的,是可以走到山顶的;

然后再去改进,再去取消,再去调序,再去合并,再去重塑;

一轮又一轮,一步又一步,持续改善。

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但也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潜力,需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和改进。

而我们,也才刚刚出发。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壹叁零壹】,微信公众号:【壹叁零壹】,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