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同学应该如何面对“跨界”竞争?
商业环境变化多端,跨界竞争常使企业落败,如诺基亚、柯达等。产品经理应警惕,可通过打破惯性思维、整合资源、交叉创新等应对,不断提升自我以适应变化。
在商业的世界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最近公司经营压力挺大,也有一些小伙伴被迫毕业,讲真的,作为管理者看到熟悉的小伙伴三三两两的离开,自己心里也很难受,何况很多小伙伴能力其实不错,纯粹是业务线被砍。
于是,最近听到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变化”——业务要变化、认知要变化,静止是相对的,变化才是永恒的。
变化的根源或许就是不确定性,也是当前持续下行趋势的客观写照。
当然,在我看来,这句话对于产品经理同样适用,我们不仅要自我革新,还要操刀产品迭代更新,否则就会落后,就要挨打。
上周的产品培训会上,大家讨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即,盘点产品失败的原因都有哪些。
当然,大家各抒己见、见仁见智,不过在讨论过程中,大家对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感慨颇多。
尤其是提到被跨界竞争打败的知名企业,复盘这些知名企业、成功产品的没落遭遇的确能给我们产品经理带来设计启发。
比如,诺基亚曾经在手机市场可谓是霸主般的存在,但随着智能手机时代的来临,苹果等科技公司以跨界之姿强势崛起。
但苹果其实并非传统的手机制造商,却凭借着创新的设计、强大的操作系统和丰富的生态体验,迅速占领了市场。
不少同学都知道,镜同学最近多次推荐大家阅读《体验之道:从需求到实践的用户体验实战》一书,书中曾提到:“用户体验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其实苹果也正是抓住了用户对更好体验的需求,实现了跨界逆袭。
再比如,柯达,这个曾经的影像巨头,也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黯然倒下,当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的拍照功能逐渐普及,柯达却未能及时转型,被跨界打败。
事实上,柯达并非没有技术实力,而是被传统的思维模式所束缚,镜同学也多次分享过,产品经理一定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不能被现有的业务模式所局限。
再如出租车行业,被互联网基因的网约车平台冲击得七零八落,提起萝卜快跑,相信大家都略有耳闻。
其实,这些也都在提醒咱们产品同学,要时刻关注行业外的创新动态,说不定哪天就会有新的竞争对手从意想不到的领域杀出来。
所以,上周经营会上老板反复说,打败我们的不一定是现在业内的友商,可能是跨领域的异业。
镜同学想说的是,跨界竞争无处不在,而咱们作为产品经理,我们不能只盯着同行,还要放眼整个商业世界,警惕那些潜在的跨界 “奇袭”。
换句话说,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保持创新思维,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镜同学就结合在近期工作时遇到一些产品案例,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工作经历和产品思考,也希望对大家有帮启发和帮助。
图-↑ 来自 Ramon Vullings 的《Not invented here》
1、惯性效应:本行业创新阻碍的主要原因
镜同学有时候常常在想,为什么有些企业在面对市场变化时,显得那么迟钝呢?
后来随着工作的积累,我发现,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本行业的惯性思维所致,而且很受制于组织基因。
事实上,在很多企业中,老板往往自认为是领域专家——他们凭借过去的经验来决策未来,却总是忽视市场已有的变化。
这种现象在各个行业都很常见。
比如,我在产品群里曾分享过,我们早些年做物流调研设计时,每次申请业务调研时老板都“不屑一顾”,他总是说,没有人比我更熟悉物流行业了,调研过我就行了。
再比如,最近我们某个新业务线的产品设计时,起初我们也是提出要基于市场现状和客户需求进行系统调研,总经理同样认为调研比不上他自己对行业的理解,没有必要瞎折腾。
然而,事实是时代在变、用户的需求也在变,如果我们一直停留在过去的思维模式中,产品迭代和企业发展必然会被市场淘汰。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行业沉淀的另一面或许是创新的一大阻碍——长期以来形成的行业规范和流程,让人们习惯于按部就班地工作,缺乏创新的动力。
事实上,这对产品设计同样很有参考。
我记得《习惯的力量》一书中曾提到的:“习惯是创新的敌人”—— 当我们习惯于一种方式时,就很难去突破它,去寻找新的可能性。
举个例子:
我们现在搭建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其中主要的客户之一是安全领域的服务机构,但是我们在业务推进中发现该客户群习惯了传统的业务方式,挣惯了政策的快钱,不愿意挣市场的慢钱。
反而我们在平台推广时发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更有平台意识和创新认知,挣钱意识更强,更适合做原本属于安全机构的业务。
于是,我们也迅速调整思路,着手通过培养人力机构来解决安全机构的问题。
你看,这就是典型的惯性误区。
后来业务推广效果还不错,事后复盘,大家都觉得在这个细分领域的业务线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可能是妥妥的跨界竞争胜利者——因为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能够发现一些被本行业忽视的问题。
镜同学觉得,高效增长的企业一定要打破惯性思维的束缚,需要鼓励员工敢于质疑传统、勇于尝试新的方法、积极与其他行业交流合作,从不同的领域汲取灵感、推动创新。
2、学会整合:行业弱边界下的新机遇
在如今的产品世界里,融合已然成为了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
这对于平台设计来说尤为如此,所以我们老板总是向我们强调产业平台最需要的就是资源整合,正是围绕价值主线的跨领域融合弱化了行业边界,也为产品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上周刚买了块智能手表,就拿智能手表领域来说吧,它完美地融合了健康监测、通讯等多个领域的功能。
以前,我们可能需要佩戴专门的运动手环来监测健康数据,还得携带手机进行通讯,但现在,一块智能手表就能搞定这一切。
你看,一块小屏幕上融合了好几个行业的价值沉淀。
再比如,时下大火的新能源车企,尤其是上市24小时、大定超过8万台的小米su7,更是把跨行业整合的价值体现的淋漓尽致。
当然,整合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好的产品设还计应该是满足用户多方面需求的。
对于企业来说,通过整合不同行业的需求,可以拓展市场份额,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使得不同领域的企业共同参与到一个产品的开发中时,他们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打造出更具创新性的产品。
前两周我去合肥参加某活动,其中有个专家分享的观点就是AI融合对新生态带来的新场景价值,一句话,跨行业往往能带来新场景。
举个例子:
自打8月1号《公平竞争条例》实施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行业发展大受影响,合规性成为必修课,而与新业态、新用工场景的产业平台经济相融合成为了破局的关键。
于是,我们作为垂直领域的产业互联网平台,类似于外卖平台,我们也是靠订单驱动业务,即,平台有垂类场景的订单,需要大量社会化人员作业,恰好提供的就是新业态的用工场景。
一经推广,在人力行业就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你看,我们并不是人力资源行业,但提供的场景却解决了他们行业的某些痛点。
所以说,产品融合带来了行业边界的模糊,为企业和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增长。
3、交叉创新:跨行业的价值碰撞
《开放式创新的未来》(奥利弗·加斯曼、艾伦·恩克尔、亨利·切斯伯勒)一书中提到:在跨行业创新中,其他行业已经存在的解决方案被创造性地模仿或重新翻译,以满足公司当前产品市场的需求。
镜同学认为,在产品落地的道路上,跨行业创新碰撞产生的价值不容小觑。
镜同学最近也在研究品牌和联名,我发现瑞幸尤其擅长联名,据统计,瑞幸已经进行超过100次的联名活动,仅2024年前三季度就进行了18次联名活动,包括不限于黑神话悟空等联名大作。
在我看来,联名本质上就是交叉创新的具象体现——你要努力把另一个行业的价值与你们所在行业的价值做叠加。
图-↑ 来源于瑞幸&黑神话宣推,侵删
事实上,这周我们也在寻求联名的品牌价值输出,当然,我们毕竟是垂直领域,就不展开说了,但内核本质上也是跨行业的价值融合。
除此之外,交叉创新还体现在对行业经验的演变。
还拿苹果公司为例,大家都知道,苹果公司原本是一家专注于电脑领域的企业,后来却成功地跨足到了智能手机领域。
因为他们将电脑领域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如简洁的界面设计、强大的处理能力等,运用到了 iPhone 的设计中,从而开创了智能手机的新时代。
你看,这就是跨行业设计的成功案例,这或许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不要局限于自己所在的行业,要敢于从其他行业中汲取灵感。
我记得在《跨界》一书中有句话说的很好:跨界,才能真正打破设计边界。
所以呢,咱们产品同学在进行设计时,要多元化积累产品知识,围绕市场需求展开多行业的借鉴与分析,毕竟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单一行业的知识往往难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跨界竞争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商业格局。
而咱们只有不断突破行业边界,积极拥抱跨界竞争,才能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中乘风破浪,应对之策或许就是要拥抱变化——打破行业边界,克服惯性思维,积极进行跨行业设计。
正如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产品大峡谷】,微信公众号:【产品大峡谷】,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