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普通的产品之旅
这是一个关于挑战、团队合作、创新和坚持的故事,它揭示了在高科技公司中,如何将一个复杂的大模型应用成功迁移到主平台的幕后故事。
第三季度收到公司决策,需要将大模型应用迁移落地主平台。尽管产品已在新平台落地并探索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收到了内测客户的很多反馈。但考虑到主平台的研发、测试等人员还未接触过大模型相关应用开发,平台与大模型结合的落地场景也有所不同,市面上可参考的解决方案很少,主平台的兼容性等因素,也算是一场硬战。
幸运的是这次“攻坚”小队都是合作了很多次的小伙伴们,正好可以通过记录产品从设计到上线大家的沟通(扯皮)过程,看看产品上线过程中会遇到什么。
因为优先级极高,从公司决策同步给产品,到进行研发评审给的时间非常短,在这很短的时间内产品需要考虑:功能是否能解决客户痛点、功能的可实现性与可延展性、定价的合理性、客户是会为此买单、是否需要分期上线、上线时间、培训与推广计划……虽然很顺利地通过了各类评审,但在真正进入开发阶段时,也会推翻之前的设计,这个时候产品提出的需求修改,一定会收获极度暴躁的测试和研发。
因为是全新的产品,部分方案具有开放性,大家也会头脑风暴,积极地贡献idea,讨论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是最合理的,在会议中不停地推翻之前的方案,最终达成一致结果。有时候讨论出的方案很傻,但又找不到更好的方案时候,也只能暂时搁到一旁等头脑清醒些时再继续讨论。更不容易的是,投入的每位产研人员都同时肩负着其他项目的任务,会议结束后大家还得奔向其他项目。
到开发阶段的中期,随着问题的接连暴露和对上线后不确定性的担忧,我从一开始的信心满满到逐渐怀疑自己。主平台牵一发而动全身,开完测试 case的评审会后,我焦虑地在群里一一列出了自己的担忧点,最后总结:我们可能要完蛋了。
大家虽然在群里附和,但会找我单独聊,打消我的各种顾虑,告诉我没有100% 完美的产品,当下的方案已经是我们能做到的 100%最好的方案,我们需要选择相信自己。
当然开发过程不会是一直和和睦睦、相亲相爱的,一定会有扯头花互相推锅的环节。当测试发现问题时,产品和研发互相认为对方的锅,研发有时会有自己的想法,不跟着产品文档设计做,产品有时也会被研发指出忽略了一些判断逻辑,大家都绝不让步,非要辩个清楚,要对方给自己磕一个这件事才算完。当然,最后还是得握手言和,一起齐心协力解决问题,毕竟上线前能将问题暴露出来也是一件好事。
因为在争取提前上线时间,研发和测试 pd被压缩了很多,在原定showcase (研发按测试 case 过一遍流程通过后再交付给测试)的前一天,研发流程还没调通,为了不辜负大家的等待,研发在公司熬到了三点多才调通了流程,第二天坑坑绊绊,还算是顺利通过了 showcase。
进入测试阶段后,研发算是暂时交差了,测试同学开始焦头烂额了。禅道的 bug 数量急剧增长,在北京的测试同学想要抓到异地的研发同学快速修复找到的问题,会在群里同步报问题并@研发,而研发同学半边投入到这个项目里,另一半投入到其他项目里,不想总被打断敲代码,隔一段时间才会出现在群里,这时焦急上火的测试同学经常会让base 地相同的同事代去工位抓研发赶紧修。
测试阶段,产品除了需要在测试环境验收功能,还需要准备业务侧的培训材料,运维配置手册、市场宣传等资料。在上线前规范好运维流程。平常售卖方案是需要在这个阶段之前同步给计费系统侧排期做,这次因为售卖方案管理层已确定计费上线时间,暂不用考虑这方面。
就这么终于熬到了上线发版的日子,腾讯云上线发版的那个凌晨比想象中顺利很多,除了前端遗留了一个小问题决定第二周跟着阿里云修复上线, 并没有出啥大幺蛾子需要回滚。上线第一天运维报了一个问题但很快就解决了,大家都不敢相信这么短时间内做完上线的“硬“需求能这么顺利,算是闯过了第一关。
上线后对业务侧的培训如果没做好或同步到位,很容易出现销售同事单独找产品不断咨询:“什么时候上线的?”、“售卖规则是什么”、“哪些版本支持,怎么配置”……培训完后也不意味着可以马上看到用户反馈,b 端系统的新功能,从功能上线到培训再到销售进行售卖最后到用户使用后给予反馈,时间可能并不短,特别是一些“大而重”的功能,销售找到合适的客户进行投标到最后用户使用后提优化意见,可能一两个月已经过去了。
好的反馈可以给团队带来非常正向的激励,上线后当业务侧传来好消息时,同步到项目群里,研发和测试也会非常开心,转而更加有激情地投入下一期迭代中。
作者:产品Qiana,公众号:小陈的大house
本文由 @产品Qiana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