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增长 3 倍,做短视频的 4 点小体会

0 评论 191 浏览 0 收藏 12 分钟

在数字化时代,短视频已成为内容传播的新宠。王戴明,一位在ToB领域深耕的专家,分享了他一年内将短视频播放量增长三倍的实战经验。从定位策略到内容创作,再到细节打磨,他以亲身实践揭示了短视频成功的秘诀。文章不仅为新手提供了起号的实用指南,也为有经验的创作者提供了新的视角。

上周末,国内一家营收百亿的软件上市公司 CMO 来拜访我,我和他聊了一下自己做短视频的经验,他听完很兴奋,表示明年也要争取把公司的短视频做起来。

当时是边吃边聊,很多内容也是我第一次对外交流,所以比较零散。

今天我决定把一部分核心内容梳理出来,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做短视频有所启发。

先说一下我的短视频情况,我的主平台是视频号,最高的一条播放量接近 30 万。

另一个数字也许更能说明问题:

我真正意识到短视频很重要,并且开始执行“视频优先”的战略,其实是 1 年前。

在去年同期,我的短视频播放量普遍在 5000 左右,半年前,播放量普遍达到 1万左右,而最近的平均播放量达到了 2 万左右,增长还算明显。

你可能会说,平均 2 万也不多。

确实不多,最核心的原因是我能力不够;其次则是受制于赛道,大赛道的流量和小赛道的流量差异还是非常明显的。

给大家举个例子,那个 30 万播放的视频讲的是有赞,但是播放量到 10 万的时候,就开始有很多人留言问:有赞是谁?

显然在突破 10 万播放以后,开始触达到了很多软件行业之外的人。

接下来是我的4 点经验分享,不敢说是干货,但一定是“真货”,供大家参考:

1、 短视频第一法则

刚开始做短视频的时候,我也会尝试应用网上刷到的各种技巧,比如对标账号、钩子开头、制造冲突等等,但是短视频的效果并没有太大起色。

后来短视频做得多了,我慢慢领悟到,短视频最重要的还是内容,而内容最重要的则是定位。

可以说,定位决定了短视频80% 的成败,而那些所谓的技巧要发挥出20% 的价值,也需要建立在“正确定位”的基础之上。

那定位的诀窍是什么呢?

我觉得就是:熟悉内容+陌生内容。

给大家举个例子:吴亦凡被抓了,这个是大家熟悉的内容。但是如果你只是讲吴亦凡为什么被抓,由于大家已经看了很多相关新闻,所以你的内容就是 熟悉内容+熟悉内容,这种往往流量不好。

但是如果你站在专业律师的角度分析吴亦凡到底会被判几年?吴亦凡会不会被提前释放?那么就是 熟悉内容+陌生内容,这样的内容只要有一定深度,就会获得更好的流量。

除了熟悉内容+熟悉内容的陷阱,还有些朋友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 陌生内容+陌生内容。

比如某创始人做短视频,经常批评其他博主通过“吐槽行业问题”来获取流量,认为自己不需要这样的流量。

我看了一下他的短视频,主要是讲公司业务领域的知识,本质上是希望吸引潜在客户,但是这些内容都是大家不感兴趣的话题,说白了就是自嗨。

其实,他就是违背了 熟悉内容+陌生内容 的第一法则,除非花巨款推流,否则根本触达不到他想要吸引的客户。

2、 新手如何起号?

新手起号,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更新。

有人说,是不是保持更新频率,才能保持账号的活跃度?平台才会持续推流?

如果你也是这样的观点,那大概率是被平台上那些卖短视频课程的老师给洗脑了。

其实这些都是技巧,是那些老师能教的,但恰恰也是最不重要的。

我个人认为,保持更新频率主要有两个目的:

1) 培养网感

2) 积累素材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粉丝数是否重要?

如果你觉得很重要,那么请问:

如果李子柒从 0 粉起步,能不能再次成功?

如果被封号的大蓝改头换面,重新做一个新号起步,能不能再次成功?

100% 是可以的 。

换一个角度,把李子柒的账号给你,你觉得她的账号会不会快速掉粉?

只要你发视频,就100%会掉粉。而且要不了多久,就只剩下僵尸粉了。

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对,那就是内容。而做出好内容的关键是什么?其实就是网感。

网感就是当你选择内容、拍摄视频的时候,能不能提前预判视频能不能火。

具备了这样的预判能力,那么你的内容选择、编辑、拍摄、剪辑都会很精准,火的概率就会很大。

那如何才能具备网感呢?

首先就是要多做短视频,保持一定的更新频率,这样就可以有节奏的去感受什么样的内容可以火,逐步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论。

除了培养网感,积累素材也很重要。

特别是我们这种专业赛道,只有热门话题还不够,还需要有“深入的洞见”,这样粉丝才愿意帮忙分享内容,甚至点击关注。

那如何在热点出现的时候,“快速”制作出有洞见的内容呢?核心就是要平时多积累素材,这样后面就是更多的“组合”工作。

而保持短视频的更新频率,本质就是保持内容创造的频率,可以让我们在平时就积累到足够多的素材。

3、 细节是否重要?

接着再讲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细节是否重要?

你可能会说:当然重要,因为细节决定成败。

那么我问你:什么样的细节会决定成败,什么样的细节又无关紧要呢?

举个例子,上周末吃饭的时候,CMO 朋友问我拍摄器械和拍摄背景是怎么选择的?

我说,其实我非常随意了。

我的拍摄器械一个是 20 元的手机塑料支架,一个是40 元的小麦克风,合计 60元。

我的拍摄地其实就是我的卧室,背景是我的小床(家庭地位低啊~😭),甚至我拍摄穿的衣服,都是穿了十几年都舍不得扔的破烂货。

但是粉丝很少吐槽这些细节,毕竟我不是场景表演类视频,而是口播干货类视频,大家更关注的,还是我的内容。

所以到底什么细节是真正重要的呢?

我觉得有一点,那就是 3 秒的小循环。

这个细节背后的逻辑是:阅读文章和看短视频,交互场景差异非常大。

阅读文章,看到一段啰嗦的话,可以低成本的跳过去,所以文章内容的细致度要求其实不高。

看短视频,看到一段无用的话,用户大概率就划走了。大家感受一下是不是这么回事?

所以,做短视频内容,一定要把每 3 秒视为一个小循环,然后确保每个小循环都有让用户感兴趣的内容,让他刷完一个小循环,又接着刷下一个小循环,最后你的视频里完播率变得很高,流量也会很好。

这就是我认为的“决定成败的细节”。

4、做长视频还是短视频?

很多新手朋友纠结做长视频还是短视频,其实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长短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什么意思呢?

前面我说到,用户的注意力是以 3 秒为一个小循环,一旦出现“无聊的 3 秒”,用户就会快速划走。

所以,好的短视频,一定是N 个 3 秒小循环的连续集合。

而对于短视频来说,“完播率”和“播放时长”都是非常重要的数字,这就意味着:你能做出多少个3 秒小循环,就能做出多长的视频。

听明白了吗?能力越强,做得越长。

强行做长视频,数据肯定是超级难看。

这里顺便说一下,一年前我的能力极限是 60 秒以内的短视频,现在我已经能做 120 秒以内的短视频了,这也算是一个小小的进步。

说了这么多,我突然有点自嘲。

因为我显然也是一个短视频新手,还洋洋洒洒的分享了一大篇所谓“心得”。

所以,如果你已经完成了短视频从 0 到 1,那么谢谢你耐心看到了这里,确实很不容易,因为显然这些内容对你来说都不是“有用的内容”。

如果你还是一个短视频新手,以上内容也许对你有启发——虽然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心得,虽然很可能是错的。

最后,考虑到自己也是一个短视频新手,更不可能去卖什么 IP 课程,所以就烦请大家不要找我来聊“短视频怎么做”。

一个是我确实诚惶诚恐,二个则是自己确实没有多余时间。

毕竟,我可是兼职了前台、行政、运营、编辑、售前、交付、售后和 CEO 的全能型废材。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ToB老人家】,微信公众号:【ToB老人家】,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