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对用户体验的两个认知误区

0 评论 417 浏览 1 收藏 23 分钟

在数字化浪潮中,用户体验已成为产品成功的关键。然而,产品经理在追求卓越体验的过程中,往往容易陷入认知的误区。本文深入探讨了产品经理对用户体验的两个常见误区,并提供了修正之道。正如阿兰·库珀所言:“让高科技产品回归人性”,我们需重新审视用户体验的真正含义,避免陷入“用户无体验论”和“交互设计师无用论”的陷阱。让我们一起探索如何在快速变化的互联网行业中,打造真正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

简介:

       认知误区,是为了有效的避免误区,让自己能够去的更好的结果,能够修正偏差,是我们在追求更高效结果的过程中必须警惕的陷阱。那么就不同岗位上面的认知和产品经理的对立面来详细的说明下对于偏差的理解和定义。

       用户体验设计,英文:User Experience Design。在互联网行业中,对于产品流畅度,对于快速达成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定义。现在产品都是讲究MVP 模式,所以尽量小,尽量快,满足率高,应用轻,就成了产品经理对于交互设计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那么产品经理作为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者,需要投入极大的精力做好用户体验的流畅度感知设计,确保流畅通畅,把复杂的逻辑转移到后台去计算,用户感受到轻、快、畅。通过深入剖析不同岗位的认知偏差,尤其是产品经理的角色定位,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偏差,并寻求修正之道。

       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不光能够考虑产品的商业化,还会在功能交互上下足功夫。很多的产品只是一味的考虑功能实现,把流程做的又长又复杂,这就会导致用户在节点不断的跳出,最终导致产品的失败。就产品团队中几个不同的角色对于用户交互的看法进行一下说明,让大家切换角色来做一下识别,来理解自己对于认知的偏差。

一、用户无体验论

       作为产品经理,很多的时候都会自我进行标榜,会进行自我的定义,我们时常会陷入自我标榜的陷阱,认为产品的设计与功能定义全然由我们主导。只要产品具备足够的利益点,用户就会买单。然而,这种观念往往源于初级的认知、技术背景或过于偏激的立场。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下,用户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愿意忍受复杂流程的角色。他们追求的是简单、快捷与结果导向。

       我们当然知道,一个好的产品会来自于多种因素,解决问题的能力,用户需求的迫切程度,市场上的稀缺份额,品牌知名度,技能实现的能力和恰当的机遇,但这种还需要增加一个用户的体验。

       阿兰·库珀(Alan Cooper)在其经典著作《交互设计之路:让高科技产品回归人性》中,将用户体验划分为反思层、行为层、本能层。这与Jesse James Garrett在《用户体验要素》中提出的五层模型不谋而合,共同揭示了用户体验设计的复杂性。我们不仅要关注用户的第一视觉感知,更要深入探究其在实际操作中的流程感知以及功能应用上下游关联关系的感知影响。

       表现层:这是用户直接与之交互的界面,包括视觉设计、交互设计等,是用户看到和操作的部分。

       框架层:包括信息架构、导航设计和交互设计等,确保用户可以高效地找到所需信息。

       结构层:涉及交互设计和信息结构,确保用户在与产品互动时能够顺畅地进行。

       范围层:定义产品需要实现的功能和内容,确保产品满足用户需求。

       战略层:最高层次,涉及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是整个用户体验设计的基石。

那么光说理论还是不行的,用户体验究竟是什么呢?

用户第一视觉上的感知印象

       以外表来判断事物的好坏,是大多数人的第一行为。用户从视觉上来感知这个事物的好坏,就看用户对这件事物的审美是如何评判的。在当年共享单车狂欢的时代,摩拜单车的 APP 据说找了4A的广告做的设计,他们对于产品的定义就是,轻快、便捷、好用。在现在互联网产品高度相似的时代,如果一个产品不能很快的俘获用户的心,然后在有点 BUG 什么的,用户很快就会选择其他。

       在工业产品时代,很多的设计师都会苹果电脑,就是因为苹果电脑的外观设计很精美,让用户一眼看过去就会“喜欢”,会觉得它与众不同,是符合自己那种追求美的代表。

   

用户实际操作上流程的感知印象

       用户在视觉进行过评判后,还需要实际的使用。毕竟只要颜值,是不能当饭吃的,用户还是要完成链路关系,以达成最后的结果。如果你的产品设计非常美,用户感觉也非常好,但流程阻碍很多,用户进行不下去,就会给用户增加很多的节点障碍,当用户无法忍受的时候,必然会给予“差评”。

       比如激光投影键盘,看似高科技,看似高大上,但实际应用起来有诸多的不变。要有一个平坦的面,要指头抬高去“接触”对应的按键。

 这里我们并不是说激光投影键盘不好,而是用户习惯了实体键盘的输入模式,现在在这个模式下要去改变习惯,用户就会觉得异常艰难,连续的输入错误,还要在花时间调整。不如用户使用语音输入,不如使用手机键盘打字方便。

       这里还有一个突破点:正是因为输入的不方便,所以很多的应用都增加了语音交互的功能,通过语音语意的识别,然后在加上算法的定义,就可以把音频转化文字,这样就能够快速的实现记录的功能。这反而是促进了一个新的技术进步。    功能应用上下游关联关系链接的感知影响

       在做产品设计的时候,我们要牢记内容才是王道。产品只是一个工具,用户可使用的工具很多,但内容可能是仅有的。那么在这里,我们就需要把工具进行良好的设计,这样才能充分的展示内容。

       很多的产品经理在发现问题和接到需求时,马上就开始画图对流程进行调整,完全没有考虑过整体流程的闭环概念。用户已经习惯了蓝色是确认,无色是取消。但因为某些特殊原因,产品经理对其进行了重新调整,设定了不同的颜色来表达不同按钮的作用,用户会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增加很多的信息,然后就会放缓自己下一步的操作,甚至可能会改变当前的决策。

       我们要记住:业务流程的闭环,是对产品整体设计的重要要求。就像用户要进行购物,所有的节点,都是要轻过程,重交易,让用户尽快下单+付款,这才是最重要的工作。David Heinemeier Hansson在《重来:更为简单有效的商业思维》里有句话就是针对这种情况的:“在确定最终的建筑平面图之前,建筑设计师根本不考虑淋浴间 该贴什么样的瓷砖,厨房里该装哪个品牌的洗碗机。 ”,看上去很不可思议的,好像根本不会犯的低级错误,却每天在不同的公司、不同的部门里上演,而我们甚至还不自知。    举个例子:12306

       以12306为例,其初期的复杂验证流程备受吐槽,但因其刚需属性,用户不得不忍受。然而,若换作其他非刚需产品,这样的体验将直接导致用户放弃。为了防止黄牛,12306做了一个常人无法认同的识别操作,那运气好了分别一下狮子和猫,那运气不好了让你识别几张极为相似+相同的内容,等你好不容易过去了,那都得是 10 分钟之后了。

       但 12306 是必须用品啊,所以用户捏着鼻子,也就认了。但如果你是一个外卖平台,你搞的这么复杂,用户直接选择删除。所以互联网行业的产品从生存的角度来说就两种,一种是符合用户使用的,另外一种就是不理解用户很快就倒闭的。

二、交互设计师无用论

       交互设计师(InteractionDesign)是指参与完成对产品与它的使用者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行分析、预测、定义、规划、描述和探索的过程的设计师,即定义人造物的行为方式的工作者。交互指的是产品与它的使用者之间的互动过程,而交互设计师则是秉承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以用户体验度为原则,对交互过程进行研究并开展设计的工作人员。

       产品经理在很多的时候会忽略交互式设计师的定义,认为他们就应该像美工一样,只要负责画图就可以了。其实就岗位职责来说,产品经理应该是站在一个高度来做管控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管控,而不是针对某个细节点要完全自己掌控。特别是一些产品对于非研发之外的角色,本身就有高一人等的看法,认为这些内容就应该产品经理来角色,不需要其他人来插手。

       有些小公司可能就没有交互式设计师这个岗位,所以产品经理直接一把抓,自己做好交互流程,做好页面排版,做好整个流程的定义,让设计师负责颜色布局和高保真页面实现,前端切图,研发完成功能,测试保证功能齐全,最后跟进整体进度,安排上线就可以了。这里要说明的是产品经理是对产品负责,产品研发这只是其中一个大的环节,后续还要有产品持续迭代,商业化分析,产品研发导向等更多工作来做。所以各尽其责,是团队合作最好的概念,每个人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共同完成,才是最好的结果。

       不然,直接招一个全栈工程师就好了,一个人全部搞定,其他岗位都不需要了。产品经理如何来确保用户体验的真伪论

       产品经理说:只有提不出来的需求,没有实现不了的技术。

       有一些产品经理,本身职业素养无法完全掌控局面,疲于奔波于老板和各个业务方之间,协调各种矛盾冲突,忙得焦头烂额,最后的结果就是把一些莫名的要求强行安排给技术,要求技术做实现。实际并不管这个需求是否是真实能够满足用户,而技术一般就是用 0 和 1 来做定义,那么技术就会较真,这个需求真的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1、调研分析定论

       调研分析定论是在深入研究市场、用户、竞争对手及行业趋势后所得出的综合性结论。这一过程通常包括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数据分析、竞品分析等方法。问卷调查可以量化用户偏好,揭示大规模趋势;深度访谈则能深入挖掘用户背后的动机和未表达的需求。

       引用《用户体验的要素》一书中的观点,“理解用户是设计任何产品或服务的第一步”。通过数据分析,如利用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可以揭示市场趋势和用户行为模式。竞品分析则帮助识别市场中的成功案例和失败教训,为产品差异化提供思路。调研分析定论不仅为产品或服务的开发提供了数据支持,还帮助企业明确市场定位、目标用户群体以及差异化竞争优势。例如,通过调研发现某类产品在特定细分市场中存在大量未满足的需求,这为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指明了方向。          2、强需求定义

       强需求定义是指在市场研究基础上,精确识别并阐述那些对用户而言至关重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满足的期望。确定强需求的方法包括用户画像构建、痛点分析和需求优先级排序。用户画像是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信息,形成对目标用户群体的详细描述,帮助团队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模式。

       引用《启示:如何创造让客户爱不释手的产品》一书中的理念,“真正了解你的用户,比了解你的产品更重要”。痛点分析则关注用户在使用产品或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不满,通过直接观察和用户反馈收集这些信息。需求优先级排序则是基于用户需求的紧急性和重要性,以及企业的资源和战略目标,对需求进行排序。强需求定义还需考虑市场容量、竞争态势及技术可行性等因素,确保所定义的需求既有市场潜力,又能在当前环境下得到有效解决。          3、技术实现的意义

       技术实现的意义在于将创意、设计理念或业务需求转化为实际可行的产品或服务。实现这一过程的方法论包括敏捷开发、原型设计和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敏捷开发强调快速迭代和灵活调整,通过短周期的冲刺(Sprint)来逐步构建产品。原型设计则是将设计理念转化为可交互的模型,以便进行用户测试和反馈收集。

       引用《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一书中的观点,“敏捷方法的核心是快速响应变化,保持团队与业务目标的对齐”。CI/CD则通过自动化工具链,实现代码的持续集成和部署,加速产品迭代周期,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实现的意义不仅在于产品本身的成功,更在于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社会进步。        4、最小可行性

       最小可行性(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是指一个产品或服务在具备最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快速推向市场进行测试和验证的版本。实施MVP的方法论包括快速原型制作、用户反馈循环和迭代优化。快速原型制作利用快速开发工具或框架,迅速搭建出产品的核心功能,以便进行测试。用户反馈循环则通过用户测试、问卷调查、社交媒体反馈等方式,收集用户对MVP的反馈意见。迭代优化则是基于用户反馈,对产品进行持续改进和迭代。

       引用《精益创业》一书中的理念,“MVP的核心是快速学习和迭代,通过最小化初期投资降低风险”。通过MVP,企业能够及早发现潜在问题,调整产品方向,避免在错误的方向上投入过多资源。MVP策略不仅有助于验证产品核心价值,还能建立早期用户群体,为后续的产品开发提供方向。总结

       一些产品经理可能过分依赖传统的调研分析定论,而忽视了快速验证和迭代的重要性。虽然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数据分析等方法论在理解市场和用户需求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但过度依赖这些方法可能导致产品开发周期过长,无法及时响应市场变化。正如在实施最小可行性(MVP)策略时所强调的,快速原型制作和用户反馈循环能够加速产品迭代,降低风险,这是传统调研分析所难以比拟的。

       其次,产品经理可能过于关注技术实现的细节,而忽视了用户体验的核心价值。虽然技术实现对于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至关重要,但过度追求技术创新而忽略用户需求,可能导致产品偏离市场方向。强需求定义和敏捷开发方法论提醒我们,要始终将用户需求放在首位,通过快速迭代和持续优化来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

       产品经理在追求用户体验的过程中,应平衡传统调研分析与快速迭代验证,同时关注技术实现与用户需求之间的平衡。通过避免上述两个认知误区,产品经理可以更加高效地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提升用户体验的产品。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老虎~色】,微信公众号:【产品经理有话说】,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