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浮躁的时代该怎么自处

0 评论 1528 浏览 0 收藏 46 分钟

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各媒体以及生活的变化,社会的变迁走向,分析用户需求、使用者分析和使用场景,以及人们的精神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探讨人们在各大平台上的消费行为、分享和探讨的热点、由微观知宏观、各种行为偏好、场景下的变化等方面的情况。

目前,各大媒体上聚集了大量年轻、有趣的用户,他们倾向于在平台分享日常生活和各种有趣的经验和体验,用户间的互动、分享氛围浓厚;而这些评论互动也传递了用户的真实诉求,理解用户的关注点对于企业和品牌来说将具有重要价值。

研究将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各大平台上的用户生成内容和用户参与指标,痛点诉求,期望与未来等数据,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从多维度角度揭示人们的需求痛点和行为,以及深层的内在心理。
目录速读

  • 各平台关于生活、精神焦虑、浮夸行为、哗众取宠引关注的行为分享持续走高,发布数量整体比疫情前高出55%。
  • 人们对于各种随之而来的变化感到无法掌控,对未知的明天焦虑迷茫。
  • 随着消费的异化,陷入到追逐名利、被社会衡量的标准中,“我已不是我”
  • 鄙视链的产生带来圈子文化的优越感
  • 主流意识形态是娱乐至死还是狂欢之后的沉思、审视人生?
  • 总有触动人心弦的时刻,是义愤填膺还是时代需要救世主,亦或者需要一个乐子,去摆脱生活的压抑?
  • 主流经济与实用经济
  • 企业与人们的未来走向,路在何方?
  • 审视过度的人生过不下去,何必定义主流与独特?不过是自我寻找的存在价值体现,说人话是需要归属感与社交认同感,以及人的自我认同和逃避现实压迫

一、见微知著

1. 各平台关于生活、精神焦虑、浮夸行为、哗众取宠引关注的行为分享持续走高,发布数量整体比疫情前高出55%。

我们从生活的根本出发,衣食住行。有人说,菜市场的消失意味着美味的消失;也有人说看一个地方发展如何,有没有生活人间烟火气,就得下到菜市场寻味、寻息;还有人说,一个菜市场可以看出人们生活的水平如何,看到藏在菜品细节中的种种隐喻。

食者性也,天上最是高处不胜寒,人间胜属烟火气。民以食为天,日本的筑底菜市场、英国伦敦的博罗菜市场、中国的苏州葑门横街、北京的京深海鲜市场等,这些皆是某地区的代表,也是生活的缩影。用心且有追求的厨师,一般都会对食材和味道有着执着的要求,如果去到一个地方都能收集全,那说明这个厨师是不太靠谱的。只有去寻,去遭遇,挑挑拣拣才是有所追求。某个节目上,《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就谈及,他的一个小兄弟早上六点去到京深市场,挑选食材直到中午才回家。可见他对于食材与生活的追求有着同样的热爱。

谈菜市场和生活、精神焦虑有什么相关联?

关联可大了。

你看,晓卿老师曾去过许多大大小小的市场,看到整齐划一的格子、摊位,那就说明这个地方没有什么特色的,管控太严格,丧失了百家争艳的魅力;如果能看到一个摊位上各色各样的菜品,甚至能在当地市场找到齐活的调料,比如姜的种类,如果有五种,那就说明少了些许生活追求;如果有七八种齐活了的,说明对于细分口味很有追求。

为什么这么说?如果一个地方生活繁荣昌盛,人们也就有了精致的“穷讲究”,用北京话来说,那叫一个地道!就连食材,刁钻的口味都可以细分出来,进行“品味”,那么你说这是不是意味着有所追求,对日子有所盼头,也对生活充满热爱,充满体验与感恩。你琢磨,品茶、品酒,不一样的风味茶叶与美食,不同季节更替带来的厚重感,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味觉、视觉、触觉等,你需要体验和尝试,而不是被他人的分享点评而后退。叔本华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大部分人都是平平无奇的平凡人,他们的真知灼见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意义,都是平庸之言语,而你并不需要被定义和驱使”。

那一年的风雨,那一年的烈日,那一年的天与地,那一年的空气和更迭的昼夜,赋予了奇特且独一的口味。我们需要感慨的不是时间,而是流失的生命力呀,去品味,去探寻。

互联网兴起,外卖行业暴涨,各种及时送,盒马鲜生,朴朴超市,美团优选等挤占了生活气息的菜市场,使得众多底层人民最后一点的营生也被裹挟消灭。“快”成为了当代主流,不是人们想要快,而是被幕后的推手制造而来。各种鄙视链的形成,所谓的圈子文化,本质上是一种身份的认同,是被制造出来的欲望与优越虚荣感。

现在不就是有各种菜品评级,五星级酒店,钻石王老五,什么什么汽车、珠宝、时尚服饰、名贵化妆品、手机电脑、鞋子包包赋予品牌效应等。其实回归到最本质,菜是菜,鞋子是鞋子,包包也就是一个装东西的工具而已。

各种席卷而来的广告,定义成功、定义幸福、定义爱情,年轻人不焦虑谁焦虑呢?甚至中老年人也被影响了。嘿!就像前段时间的茅台和瑞幸联名,为什么这么多人购买?广告的发酵,人群的好奇,对高档品的尝试,我买不起茅台我还买不起咖啡吗?!

资本家害怕年轻人不喝酒,断代了,结合咖啡与酒,华尔街痛哭流涕,为什么你们要一起上,韭菜都被你们给割完了,那我星巴克怎么立足。害怕你不上,又害怕你一起上。你以为你懂投资金融了,谁知道东方神秘的故事与传承,给了华尔街狠狠的打击。

拼茅台,拼咖啡,拼车…..资本家变着法子让大家一起消费,年轻人的第一杯茅台,是生活改变了咖啡,而不是咖啡改变了生活。正如科技的海洋中,人们不需要主动张开双手,就能够被裹挟前行。

好奇心和高价格的趋势,贵酒与咖啡的结合,年轻人想要尝试茅台的昂贵,代表着一种身份和参与;老一辈的想要尝试咖啡,试图了解年轻人的文化;就像不情愿的靠着咖啡续命上班,老一辈不情愿的酒桌文化谈人生。当然,也可能是许多中老年人喝不起茅台的普通群众也想尝试一下,少年总在年少时不可得之物困其一生,然后遇到某人某事终得解。

突然的爆火,马路上的日常拥堵,不就像是我们无法掌控的未知的明天吗?社会的变化导致的宏观现象,同样反映着微观的生活现状。某种生活上的细微变化,意味着形势走向调转车头了。快速的、无法掌控的生活,未知的明天,匆忙的早九晚六,工作时心不在焉,心在诗和远方,身体囚禁在水泥立方。好不容易休息一下,又被大量的媒体讯息占据大脑,整日焦虑未来如何,却忘了当下所拥有的该如何使用,总想拥有更多的未知,哗众取宠的行为是为了博取关注度,涨粉引流,最终却无法变现,狠呐!为什么他人能做到的自己就做不到呢?

攀比的心理是环境与社会文化塑造的,唯有集体共识,挟全体的力量共同抵抗,才有一丝机会,摆脱对生活日渐丧失的热情,重新回归体验生活与人间美好。也许你并不需要所谓的社会标准,他人目光的衡量,你需要的是一颗被他人所讨厌的,有勇气的内心。

2. 人们对于各种随之而来的变化感到无法掌控,对未知的明天焦虑迷茫。

世上如果有英雄主义的话,有且只有一种,那就是罗曼罗兰的名言“看到生活的残酷真相之后仍然热爱生活”

焦虑是现在人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感觉身边的人都在说自己很焦虑,但是在被询问到究竟在焦虑什么的时候,绝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我也不知道在焦虑什么,但又感觉不到轻松。”

心理学家认为:很多人之所以感到焦虑,是因为对未知的恐惧。因为你从来没有做过这件事,你不知道它是否会带来危险,疑惑的同时就会感到焦虑。每个人焦虑的程度不同,内心的恐惧程度自然也不同。它可能会导致人身体上的伤害,甚至会导致精神上受损。

每个人处于不同的阶段,扮演的角色不同,所经历的事情不同也会影响焦虑的程度。学生可能会因为一次重要的考试而感到焦虑;毕业生可能会因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感到焦虑;父母可能会因为孩子的成绩,或者是对孩子的教育而感到焦虑。

但我想说的是,不要为了过去而后悔,过去的已经成为过去了;也不要为了将来而忧虑,因为明天还没有到来。我们唯一能够把握的,就是今天。对于我们能够控制的事情,要保持谨慎,对于我们不可改变的东西,我们保持乐观。生活并不容易,所以我们必须要接受每天无法预料的挑战。很喜欢罗翔老师的一句话:“你知道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什么吗?这个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从马里亚纳海沟到珠穆朗玛峰,而是知道和做到”

怎么说着说着就开始讲起大道理了呢?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大道理,讯息飞速发展传播,越来越多的“他人的生活”充斥着生活每一片角落。随着各大平台的内容创作者不断的开垦,以至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笼罩在欲望与被制造的焦虑当中。

根据新红数据以及各大数据平台的分析和总结,心理医药行业大盘数据表现,我们发现,抑郁、焦虑、失控等笔记发布数量整体高于以往的平均水平,且打着疗愈的商业笔记发布数呈现逐月上升趋势;

足以见得在如今的大时代下,相关内容的传播和讨论的热度居高,并且在整体热度在不断攀升。这也恰恰应证“社会病了”,物极必反是必然的规律,每一次爆发都是在不断的剥削中打响的抗战。

3. 随着消费的异化,陷入到追逐名利、被社会衡量的标准中,“我已不是我

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的下滑,萧瑟的秋季即将来临,人们就业选择,摆烂,工作就是为了不工作的意识增强,需要精神的寄托与信仰,以抵御社会对自身的伤害。同时需要摆脱焦虑,以保持身心的安宁、舒适和希望;由于“抑郁”和“焦虑”概念逐渐深入人心,精神供养已经成为尚未健全人格的人群“刚性” 需求。

为何这么说呢?和追名逐利与衡量标准有什么关系?根据大数据调查显示,街头采访,人群调研,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旨在一个及时享乐,“深圳赚钱深圳花,一分别想带回家”,是吧,无限的工作,工作为了消费享乐,没有钱了在工作在消费….恨不得把世界上、短视频中,他人口中的“美好”都体验个遍。这么说吧,如果不摆脱出来这个死循环,迟早会因为某一天的到来而崩溃。

那怎么摆脱这些困境呢?书中自有黄金屋,人间自有妙山人。看书阅读,与书中的伟大灵魂对话,吾日三省吾身,多反思,多思考。实在坚持不住,建议使用番茄时钟以及间歇式笔记法。定一个时间目标,打上时间段记号,开始投入其中,分心了再继续打时间段,记录时间戳。

这样会很有成就感,也就是及时反馈和清晰的目标。那人间自有妙山人怎么理解呢?很简单,社交,与不同人沟通。大多数孤独的人,都是害怕迈出第一步。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讨论,有一个叫做“焦点效应”的理论:人们没有过多时间关注你的错误和行为,更多的是他本身的事情和形象。你比如说,他人的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比世界发生的金融震荡来得重要。你其实没有那么出众,承认自己的普通,然后赋予现在所拥有的能量,勇敢迈出第一步吧。

人们忘了自己是谁了,他的初衷已经偏离,目标已然出轨,生活的艰难和社会的标准,道德观和人生观对他的束缚,使得他不能成为他所是。说个简单的例子,短视频上瘾,多巴胺上头,早上起来不是刷抖音就是刷小说,手机和网络早已离不开手上一尺;不回你消息的人其实也是一种回应,何必庸人自扰呢?我听过一句很美的话:“遇不到爱情没关系,但你可以遇到更好的自己”,是吧!你该收回那颗流离失所的内心了,不要再被他人所定义,你所需要的并不是特种兵打卡,也不是昂贵衣物的修饰,更不是他人眼中的loser。你还是你,如何选择赋予意义,在于你的大脑,不在于他人的衡量。我命由天不由我,尽人事听天命,活在具体中。

别再焦虑了,什么都没有发生,该干嘛就干嘛!

4. 鄙视链的产生带来圈子文化的优越感

前文谈到某个圈子的优越感和自我归属感,为何总是需要进入某个集体才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呢?网络上所谓的“刷存在感”可能就是这种意思,无时无刻的显示自身的优越,享受别人崇拜带来的快感。说到底,人的性格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大部分人表现出来的主流形势,也反映着社会的变化。

不止于此,工作中,生活中,家庭中,甚至爱情中,都能找到社会的缩影,彼此关联着。从传播学来说,一个人影响着一个社会,就像蝴蝶效应,扇动一下翅膀,引起大气流转造成气象变化。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而是与千千万万岛屿链接的桥梁,向善的你帮助了他,他也会受到影响,进而传递善意。回想起看“倚天屠龙记”的一段戏,谢逊为了引出成昆,而滥杀无辜。有一个大师为了拯救无辜之人,让谢逊出三次手攻击自己,且不还手,最终临死前还恳求谢逊别再滥杀无辜了。最终的结果是,谢逊差点失手打死张无忌的爹妈,好在最后一刻想起了大师的话语,停止了杀戮。

有时候命运就是这么神奇,因果循环。讲述这个和圈子文化有什么联系?其实并无本质联系,而旨在发表言论的时候,反省一下自身,是否会因为虚荣优越感感到羞愧,是否因为你那些自我感动和咄咄逼人的言语,是不是只是一场表演,是不是巧于词令和自我欺骗?

昨天和一个朋友谈论了“文青” ,什么是文青?或者说什么是身份认同?进入某个圈子,本质上是找到组织了,有人性所需的归属感啊和认同感。在里面,都是和你一样的同类,放大了自身的优越,投射到了现实的自我。就好像某些明星饭圈粉丝,小众音乐圈子,自称“我是梁博忠实粉丝,你们都没有品味”,这其实相当于外界认同与自我欺骗了,更多的是逃避,对内心缺失的人格谄媚。

当然啦,在每个时间段,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一群人,包括我自己。有人不安于现状,本质上和粉丝没什么

关系,表演和显摆的成分很足。人就是始终在对抗内心的幽暗以及时刻不停涌现的优越感,说到优越感,我自身写这些文章,发表的时候也带着浓重浑然的优越显摆属性,所以我常常反思,为什么要写,为什么要发表,为什么要制成视频去教唆,去制造焦虑?其实还是自身除了肉体欲望,还需要精神上的需求,渴望找到同类,渴望被认同被接纳,渴望脱离孤独。

有些东西进了眼里,就会留在心里,徒增烦恼!做自己就好,放下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也不必去过多干扰他人生活。当然,如果真有需要帮助的,恳请真诚的出手相助,不求回报也不求反馈,主打一个奉献他人,也是一种相对应的被他人需要的存在价值感。

二、文化与科技改变走向?

1. 主流意识形态是娱乐至死还是狂欢之后的沉思、审视人生?

生产关系没有跟上生产力的发展是很痛苦的,甚至要才去革命手段。现在人们看到的一些战争现象,本质上就是这个问题。娱乐至死现象,苦不堪言的底层人民,在发觉一些真相之后,是狂欢还是堕落,也是这个问题。

最近网上挺火的就是:全家人砸锅卖铁把你供出来上大学,考研究生,出来之后送外卖?其实这个和国家的背景有关系。当时改革开放时期需要人才,到什么程度呢?苏联援助我们的一个电机,都没有人会装,那时候人才相当缺乏,和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现在我们面临的时代呢,是一个很剧烈变化的时代,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不变也得变。

智能化将来要使社会发生根本的改变,现在的人们担心什么呢?担心一切被人工智能代替,使得人类回到史前文明时代,如果发生第三次大战,那么第四次一定是用石头和木棍进行打架。

社会的变化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化的,科学是生产力,生产力带动了生产关系。任何社会的进步都是生产力的进步。科学技术越发达,它带来社会底层的变化越来越剧烈,这个就是生产关系没有跟上生产力的发展,它要有一个调整的过程。

纵观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现在,实际上都是一种什么形式呢?生产关系跟不上生产力的发展。为什么会有说,一般企业不到十年必倒闭,百年企业少之又少?欲求不满的资本家,对劳动剥削越狠,反噬越明显。生产关系就是劳动者与劳动工具的结合,也是人与人的关系,有的公司破产是因为什么?因为剥削严重,只管理性的开采资源,不管感性的人们死活,你不倒闭谁倒闭?但凡多一点人文关怀,进行企业文化改革,管理人性化,多一点福利,多一点休息时间,人们也是需要休息恢复劳动力的,这样才能再生产。

毛主席说过“要想前途,那必须得回望历史”,比如工业革命时期,有了蒸汽机,有了火车,生产力发展迅猛,在发达国家,流水线之类的工人,让它很残酷的剥削底层人民,最后生产关系跟不上生产力了,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刺杀总统也不过是一个引子,打仗至少需要导火索。最后慢慢调整调整,生产关系跟上了,就形成了一种社会定型的制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世界。

当今的人们就处在这个变革时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今社会必然产生一种思想上的混乱,它总归要调整过来的,但是一定要有时间,经得起残酷的折磨才能有涅槃后的光彩。

娱乐至死也没事,狂欢之后也无妨,当灾难降临到你的头顶,不要去谴责这个社会,因为你当时也在其中,而你并没有反抗发声,沉默的大多数,不是无辜的。

2. 总有触动人心弦的时刻,是义愤填膺还是时代需要救世主,亦或者需要一个乐子,去摆脱生活的压抑?

之前“地铁判官”爆火,事情起因是两名老人因座位问题和乘客发生口角,一名年轻小伙闻声而来,以伸张正义之名给了两位老人一人一记耳光。据说他有精神病,最终经过协商也被原谅了。其实我想说,怎么才能考到“精神病证”(开个玩笑)

为什么会突然爆火呢?可能是看一个乐子,看个笑话。更多的还可能是太压抑了,急需不确定的发生,带来片刻的讨论,享受与他人交流带来的快感。也不尽然,从这个现象可以联想到每个人心中都藏着幽暗,享受着肆无忌惮的不被束缚的感觉,会把自身幻想成为主角,反抗那些压迫,反抗倚老卖老的社会风气,反抗荒唐的生活本身。

我们偷窥着他人的幸福,幻想自己也能如愿以偿。

疫情之风笼罩,失业狂潮挤迫,不疯就算好的了。

网友们戏称“公共交通不能失去精神病,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也有人说,太讽刺了,精神失常的人反而是三观最正常的。

沉默的大多数和官方的不作为,资本的幕后操纵,生活的艰辛与工作上领导的责骂,人际关系的疏远、纠纷,时刻都在反应着“我需要正义,我需要被理解”。

诚然,散播焦虑的人大肆收割,不愿参与其中的人也被波及。其实吧,大多数人并不赞成以恶制恶的做法,对于“地铁判官”时间,我认为在处理社会问题时,不能单纯的依赖个人行为和暴力解决问题,这不是一个可持续的反正方式。虽然生活一地鸡毛,也要保持良善,既然他人围观,我们也不愿意做一个沉默不语的大多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信都有听过,在雪崩之前,没有一颗雪花是无辜的。你没有被黑暗笼罩,并不代表一直身处光明,直到某一天,谴责与推卸已经不能成为保护自身的工具。

3. 主流经济与实用经济

中国人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为他人而活,不是为自己。他喜欢跟别人比较,攀比,你比我好,我心里就不高兴了。你看,邻居赚了钱,他眼红,马云赚钱,他怎么不眼红呢?这种幸福观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基础上的,看你倒霉了,我就会觉得自己不错,压抑不住的内心愉悦。你看还要体面,也是一个弱点。我钱比你多,我体面吧,我出去开的车很贵很炫,比你体面吧。然后父母说,我的小孩,大学毕业,985,211,出国留学,体面吧?喜欢把小孩当成工具,喜欢一个人前显贵的面子。

其实这是一个主流的意识形态,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国内的教育体制,从小上学都是作业、作业、还是作业,应试教育主打一个标准化。可人生是没有标准化的,各司其职也不现实,人不是生活在一条直线上,而是无数的点构成的。从小被压迫着学习,其实本意不是自己想学,而是为了父母,为了讨好而去学习的。倘若从小没有作业,任由发展,就像国外教育一样,从小玩到大学,到了大学的时候,玩累了开始学习,这时候兴趣也跟上了,有自己的纯粹的学习欲望和理想。说这些并不是抨击什么,反而是那些大声呐喊着要学习,要工作,要爱国的人,本身是不工作的,孩子也可能送到国外了的。

其实吧,归根结底还是社会形态,发展的问题,从很早的时候就遗留下来了。你比如说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那时候大力发展经济,系统化标准化的进程,打的是一个量化标准,齐心协力。发展到现在,出现问题也是必然的。

家庭还有一个弊端,你越逼孩子,越是逆反心理,好多没有出息的鸟没有出息不会飞,生出一个蛋,渴望成龙成凤。人是随着时间和经历变化的,一百个人一百种脾气,这是社会性问题,不能简单的定义为量化标准。

所以现在主流经济是什么?其实这很泛,不同群体的人都会认为自己这个圈子就是主流,但实则不是。比如为他人而活的经济,说人话,就是你自己想要什么,是被别人引导去购买的,去定义的?你扪心自问一下,你出生到现在,活着是为了什么?要去哪里?为什么而活?买的意义是什么?满足欲望还是虚荣?哲学三段灵魂拷问,直达内心深处,当你问出之后,你会发现你已经不是之前的你了,这时候找到自己,才是毕生的追求。

我看过一个采访,记者问“你觉得结婚有什么好处吗?”对方回答说,地球上不就是男和女吗?阴和阳吗?从人的感情需求方方面面来讲,应该是男女搭配嘛,多少年来都必须要有繁衍的,要婚配。这不是哪一个人来决定的,从生理上也好,精神上也好,方方面面已经形成了这种规律模式,就必须谈婚论嫁,所以说怎么可能不需要结婚呢?结婚是应该的才对。现在好了,年轻人都不结婚不生小孩,说句难听的,勤奋刻苦愚昧的猪,居然都能养到绝代,真是讽刺。

现在年轻人不是不想结婚,而是结不起,这个也就是实用经济了。结婚代价太大,一方面是彩礼,一方面是房、车,一方面是各种形形色色的奇葩要求和预设。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养老资源,都要考虑,条件好的没什么问题,可以生,条件不好的是不敢生了。活着都累,再生一个更累了。什么都离不开钱,就连以往最纯粹的爱情,现代也需要金钱来衡量了。数字是人喜欢的,但在某些方面却是厌恶至极。

英文中有两个词语表达爱,一个词语叫大家非常熟悉I love you的love,还有一个词语叫chartity,今天高很多人都认为爱是love,但这只是情感的宣泄,但大家也许忘了,真正的爱也许是 charity是一种宽容之爱,是一种忍耐。

想要跟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想要跟人和睦相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要有颗宽容的心来接受他人的缺陷和不足,不要关注抽象的人,要关注具体的人,因为具体的人总是有缺陷的,而抽象的人总是完美的。

我后来是为什么慢慢的走出了这种观念呢?因为我以前是如此的爱好抽象的观念,所以我总是觉得身边的人很讨厌,总是有这个毛病那个毛病,但后来我发现有一个人我总是会原谅他,这个人也有很多很多的毛病,这个人是谁?这个人就是我自己。

每个人都喜欢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这是人之常情,但这其实这种爱很多时候之是一种自私的爱,或者只是一种自恋,我们爱的依然是投射在他人身上自己的影子,那如果这个影子在别人身上慢慢的消失你可能就失去对她的爱。

很多人啊为了寻找爱情在不同的情人中周旋探索,最终觉得自己越来越孤独,原因就在于啊,自恋的爱永远不能长久,任何一个人都无法达到你对他的全部物质,一个可爱的人,人人都会去爱他,但当他不再像以前那么可爱,你还去爱她,而且愿意去发掘他的可爱之处,那这可能就是真正的爱。而要做到这一步,就必须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你越跟具体的人在一起你越能发现他的错,当你犯了错误呢,你希望他原谅你,不希望别人宽恕你,那么当别人犯下了错误,你是不是也应该去宽容她。

只愿不再是“房产证加我名字”、“天价彩礼”、“背叛跑路”“绿帽出轨”,爱不能被物质所衡量,就像母爱,不能被物质所定义高贵贫贱。物质基础固然重要,经济的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面包和水仙花都要有。

张志新作家说:爱情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但它只能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加速器,而不是工作、学习的绊脚石。爱情并不是炫耀的筹码,睡多少个人也不值得夸赞,也许无法获得美好的结果,至少爱过与被爱过,体验过程,也正如人生只能体验,不能拥有,理想虽不能实现,总归是牵引我们的希望。

三、那我们该何去何从?

1. 企业与人们的未来走向,路在何方?

先讲一个小概念,“黑天鹅事件”,也就是作者塔勒布称之为“极端斯坦领域”的一个对未知领域的不确定性因素。什么是黑天鹅事件?你可以这么理解:普通人的财产就和马斯克的财产有着天壤之别,一般人的资产还不到马斯克的一个零头,在财富领域,马斯克的存在,就属于极端斯坦现象。作者塔勒布提出,在“极端斯坦领域”里特别容易涌现黑马,一骑绝尘,让人望尘莫及,就像演员,歌手,作家,画家这样的职业就处在一个不确定的极端斯坦领域里。绝大多数人都只是陪跑者,拿着微博的收入,只有极少数人可以成为金字塔尖的超级大腕,获得不菲的收入,这极少数人的成就就可以认为是一个个黑天鹅事件。再通俗易懂,“命运的齿轮”又开始转动了,给黑马带来了本不属于他本身能力所拥有的财富。此类例子不胜枚举,比如“小杨哥”“杨超越”“阿giao”“丁真”等,我并不是讽刺他们,我是举客观事实例子,而我本身确实也是羡慕嫉妒恨的,为什么命运没转到我身边(开个玩笑)。

百年企业少之又少,如今形势并没有好转,人们的精神困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黑天鹅事件出现的概率其实并不算小,我们能做的,只有安放那颗脆弱敏感、难以宁静的心。其实黑天鹅事件与经济学上的“杠杆效应”很相似,也和帕累托定律(二八法则)一样,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

不管是企业还是人们,未来的走向一定是需要安放好内心,持续的、稳健的、清晰的认清形势,规划好未来的同时也要努力做好当下,过好此刻的生活。

家庭是最小单位的社会,学校是第二社会,公司是一个集体社会,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规则秩序,有秩序就有权利,有权利就有腐败,而腐败下方是两个“人”字。人们总是习惯于从过去的经验总结一些规律,认为经验就是一切,不愿意接受未知的不可控,恰恰是这样,才导致如此多的悲剧发生。

做好准备,别指望“幸存者偏差”,也别指望靠谁,能靠的只有自己。未来如何?未来就是现在所构建的走向,当下埋下的树苗,未来会长成参天大树。

追寻热点,关注社会发展,关心他人需要,只有真正与他人共鸣,或许可以说,读某本书,只有遇到某些能令你触动的句子,你才会感同身受。我们无法改变社会进程,但可以改变自己,影响他人。路还在脚下,如何迈步,看你了!

2. 审视过度的人生过不下去,何必定义主流与独特?

不过是自我寻找的存在价值体现,说人话是需要归属感与社交认同感,以及人的自我认同和逃避现实压迫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白日梦想家”,男主前期终日幻想,人生不得志,面临开除之际,为了探寻“25号胶片内容”而踏上旅程。期间遇到了失意的醉汉,其实也是他本身的投射,不过这并不是幻想,而是直面现实;再次旅程,再航行的船上认识了热情好客的船员们,他们生活艰辛却仍旧热爱生活;接着启程去到格陵兰岛,遇到了三个小孩,用别人送的礼物交换了滑板,也意味着接纳了过去,重新找回了自己,梦开始了。最精彩的一幕就是滑行与无人公路上,周边的风景仿佛置身桃源,再次感受到了之前无法体验到的生活美好。

最后的最后,在妈妈的引导下,踏上找寻答案的二次之旅,纵然沿途艰难险阻,也别忘了体验点滴的幸福。他遇到了一直给他寄胶片的肖恩,就在珠穆朗玛峰上。“我不喜欢为了拍照而拍照,我是说,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我很喜欢某个瞬间,只想享受在那一刻”。

经历一番云雨蹉跎,还是没逃过命运的制裁,不过缭绕的历程总是回荡在脑海,它赋予了我们自信与从容,这不就像历经艰难的《白日梦想家》主人公一样,前期索然无味、日复一日的生活,到末尾自信与从容,霸气回怼新的经理那一段,这不就意味着,人生虽然坎坷,但不经历磨难历练是无法把他人的道理转换成自我的叙述的,这时候,你有了自己的故事,履历也日渐丰满。一路上不就是为了寻找自我吗?何需他人的认同,亦或者何需恼怒于无能?

前阵子,不,可以说是比较久之前了,当各大城市房价悄无声息地下滑,房贷利率节节狂跌,各路新能源汽车在一轮又一轮的降价潮里杀红了眼,瑞幸更是跳过库迪,直接跟蜜雪冰城近身厮杀,为的就是撬动人们不为所动的消费意愿。

消费降级和万物降价,成了今年最热门的旋律。但打定意不买房不买车的年轻人,却突然发现一个可的事实:

四、这些年,太多本该免费的东西,突然开始收费

当资本和地方齐齐动手,一场针对普通人生活起居的围剿,似乎无法避免。

讽刺吧?这则新闻,让见惯了大世面的网友们看得一愣一愣的——共享空调是什么新东西?怎么学生读个书还要花钱吹空调了?
还有家长算了一笔账:按每个宿舍一天开8个小时空调算,一天31.2元,一个月就去到了936元,按这个价钱,用不了两三个月,这笔“共享空调钱”就可以买上一台普通空调。

还有各种“共享经济”,大肆宣扬共享,原来是打着免费的幌子,做增值服务,好一个互联网新模式。还有各大电影院,高铁站,都放上了共享按摩椅,明眼人都知道是为了什么,真的是想钱想疯了,疯狂收割。也是,如果这时候不收割,到时候不知道能不能割了。

拆解这些“共享按摩椅”的盈利模式,真相只有一个——利润。通常来说,这些按摩椅的入驻场地会跟投放椅子的运营商达成协议,比如影院提供场地,运营商给影院抽成。界面新闻就曾经采访过一位代理商,对方表示前期会跟影院七三分成,等赚回成本后,就反过来给影院七成。

前些年,地铁收费也转变政策了,“15次乘坐打6折” 的政策也没了,还有各地免费停车地点也开始划分收费,打工人又被剥了一层皮。至于怎么划、怎么收费,各有各的小心思,不乏像南宁慧泊这种临时停车一天最多需要缴费上百元,连自行车、电动自行车都纳入收费范围的。

一场大趋势已经悄然显现,我们都要做好心理准备:

免费的越来越少,收费的越来越多。如果不愿意掏腰包,不好意思,那曾经享受过的服务直接人间“蒸发”。我们说“不便宜,只有死”,是2023年商业的生存法则。但“免费的,才是最贵的”,又成了2023年给每个精打细算的普通人狠狠一巴掌。

愚昧的活着吧,快乐没烦恼;清醒的接受不该有的焦虑,痛苦且煎熬。为什么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孩子了?我想动物都知道生存环境过得不好,并不会产子。为什么上层建筑的人们就是不会编织更好的神话呢?

谈了许多,围绕着精神、人群走向、社会趋势,潦潦草草的陈述陈词滥调。本意上并不是想要制造什么焦虑,如果不这样设置文章,也就不会有人看,也就不能达到传达某些讯息。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如果要提醒他,那就要与他同化,再进行交流。

可能有人会说了,又装又立的,装什么高尚,站在什么道德制高点?说穿了不就是想要人看,赚取流量嘛?这个成分也有,我并没有装什么道德制高点,看与不看的选择权在你手上,嘴长在你身上,该怎么说都是合理的。

不过提醒一点,在被各种短视频,文章,up主吸引过去的时候,就已经陷入“圈套”了,能做的好像也只有附庸某个集体,在里面找到集体优越感,进而不断的找寻存在感。但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找到你自己就行了,不必成为他人标榜的模样。

最后,祝你我都能“惟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愿你我都能成为自己的哥伦布,找寻内心的新大陆。

本文由 @王富贵儿本人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