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的电子生活日记,藏在他们的线上评价里

0 评论 430 浏览 0 收藏 21 分钟

在数字化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地在线上留下痕迹,尤其是通过各类平台的点评和评论。本文深入探讨了大众点评等UGC平台上的评论区如何成为现代人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的“电子日记”。

“对不起,我是来看评论的。”

自古评论区出人才。互联网接入中国30年,表达早已不是障碍,全民创作也成了当下新的趋势。作为第一批UGC平台,大众点评早已被评价作者们攻占。

在@乌龙国 写给武汉楚河汉街的评价里,“2011年5月,我和我第250个相亲搭子结婚了”,记录着她和先生人生最重要一天的记忆;

在@棠梨煎雪花儿 写给南京大排档的评论里,“好幸运,今天听到了南京小调,美啊美啊”,记录着这个土生土长的安徽姑娘和金陵的结缘之旅;

在@猫大人Tracy 写给执着咖啡的评论里,“油罐下,小河边,很放空”,记录着一群始终驰骋在梦想路上的机车青年难得的“刹车”时刻;

当越来越多的人在这个汇聚人间烟火的广阔天地里留下记忆,他们不只是为了记录某一次消费的悲喜体验,更是对生活的足迹存档。

本期故事,将“扫描”大众点评,解锁那些藏在商户评论区的电子日记:

01 评论区的野生文学家

“父亲去世五年了,我常常会想起他。”

@乌龙国 已经不记得,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习惯用文字记录生活的。

她努力回忆,也许是受喜剧综艺节目中胖达人《父亲的葬礼》的启发,也猜测过自己的父亲是否也曾有个像“土星”、“半人马”这样的离奇伙伴。

可现实往往是遗憾的。父亲当时没有留下任何文字就离开了,这也让她没有机会从另一个维度认识他,“一次遗憾便成了终生的遗憾”。

从那天开始,这位曾经的某杂志编辑就将大众点评当作了电子日记本,把评价写成了满是生活意味的散文小品。

“生活是由一个一个线下的地点串联起来的,在点评上,恰好可以以地点为线索,用文字串联起生活。”她记录下自己和家人一起吃过的餐厅、真实发生过的故事,也记下这家店的优缺点。

例如,在武汉楚河汉街的评价区,就藏着她跟“相亲搭子”领证那天的故事。

在乌龙国看来,虽然她和评论区的网友们素不相识,但大家却都在某年某月某日来过同一个餐厅,共享过一个空间甚至是一道菜品,“这种感觉还蛮奇妙的”。

“这些评价的文字,是每个人生活拼图中必不可少的一块”,如果说照片和视频可以给大家留下回忆,那么文字更能留下温度和气味,使回忆更立体。

翻到之前自己在“鹅社书店”留下的一篇评价记录,乌龙国的目光变得更加温柔。

“那天下午孩子爸爸带着她去奈尔堡玩,我就被一个‘被寄存的妈妈’,在隔壁书店消磨时光。那个偷闲的下午,我收获了意外的平静”。

生活总是平凡又繁琐,也许过不了多久,她关于“鹅社书店”的回忆细节就会日常所覆盖。但只要翻看评价,她又会想起那天下午的放松、店里淡淡的咖啡香和书香, 还有那一份忙里偷闲的松弛。

如今,乌龙国在账号下记录的评价,早已攒成了一本厚厚的散文集,装满他们家庭共度的生活碎片。在这本“电子生活散文集”里,会经常出现女儿航航的身影。

例如,在武汉群星城的西贝莜面村的评价区,就能看到每周六的中午十一点半,小女孩航航和吃不腻的鸡翅儿童套餐的故事。

这些平凡的、细碎的字眼,看上去她是在表达无奈,但每一个人都懂,她每一个字写的都是女儿的可怜、可爱。

“写评价的时候,我总幻想,如果我女儿长大看到了这些,她一定会知道我有多爱她。”

在中国,“吃”是人生的头等大事。食物承载着过往的记忆喝远去的时光,当我们讨论吃时,我们讨论的不只是美食,更是爱。

古有文人为此写诗寄托情思,今有食客写诗做评,一觞一咏之间,分享自己的生活体验,

年过半百的@文股八 就在坚持写着生活的诗。如今,这本生活诗集,以电子存档的方式,被他留在了点评评价区。

例如,在上海大壶春城隍庙店的评价区,就记录着他想念父亲的生活片段。如果要说起他最想念的味道,那一定是童年城隍庙的生煎包,因为当年陪在身边的是他尚在人世的老父亲。

一页页翻看文股八的评论区,忽感他好像把从童年乃至半生的回忆融进了“西江月”的词牌里,写词,写诗,也写自己,食物成了那些难以言明的代名词,店家成了久久陪伴的老朋友。

“忽忆廿年之前,觅餐动如脱兔。鲁肉饭香驻足观,美味慰劳大肚。”

他写台湾风味小吃长乐店的评价,“很多店能活过兔子就不错了,比狗活得长的店更少”。

20年时间里,很多店早已物是人非或人去楼空,这家台湾风味小吃店倒是风土依旧,仍着记忆中的味道。

“这家店,所有的家常味菜品我都喜欢,有一种品尝父母烧的菜的感觉”。

他写“沈家黄鱼面”的评价,则是记录与另一种人生状态的偶遇。

“我半辈子却活得像‘油锅里的蚂蚁’,老板这种状态我很欣赏和向往。”

“现熬浓汤大啖,黄鱼鲜美十足。店在创享塔中,转角见长安路。”

这些诗句取象用词处处透露生活的缩影,我们可以说,它或许不是合格的“艺术”作品,但谁也无法否认生活最深的艺术可能就在此处。

四方食事,乡土风味,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人情密码。说来很奇妙,饮食仿佛天然就有链接人的能力。

在文股八走进“沈家黄鱼面”之前,他绝对没想过自己会和老板相谈甚欢。而吃完面,聊完天,离开这里,留下评价记录,但美食人生的际遇将在人来人往的诗文中久久绵延。

当那些横跨岁月的故事慢慢展开,店家的形象也得以更立体地呈现出来,站在新的路口,迎接下一位来客。

“草木会发芽,孩子会长大,岁月的列车不为谁停下”

每个人都有关于美食的独家记忆,大众点评的评论区成为了一个个存放记忆的匣子,每一个时间节点背后都是一个大型的情感储蓄池。

02 大世界里,小人物在评论区彼此“帮衬”

美国作家斯贝克在《愤怒的葡萄》中说到,“一个人最大的恐惧不是死亡,而是被忽视。被看见,被正视,意味着我们存在。”

“孤独是人生的常态”这句话@春季一匙 很早就意识到了。她一路从湖南走去上海,从影视行业跨到快销品牌,然后在27岁的这一年决定放下这一切,搬到了广东。

新城市带给她的文化冲击是巨大的,散步、探店成了她快速熟悉新环境、建立归属感的方式。

原因其实很简单——散步可以了解地形,探店吃喝则可以快速和城市建立“信任”。毕竟“老广讲饮、讲食、不讲穿”,社区店要是能开得有声有色,味道好跟老板好,起码得占一个条件。

走街串巷找美食成了她的日常,大众点评不仅她手中最称心的“探店攻略”,在脚步所到之处的点评评价区留下只言片语,更是她记录这段时光的方式。

“在大众点评,我不需要预设别人的生活背景,我只是看到他在这个地方的评论,如果有兴趣,我就会路过来看看。”

春季一匙记得很清楚自己第一次在大众点评留下评价的时刻,“那次在潮汕旅游,有家店我排了很久的队,最后吃到了觉得很幸福,也很不容易。当时我就觉得一定要写下来,因为我是一个人去的,如果不写下来就没人会记得。”

从那之后,她就试着在评论区记录那些看起来不那么重要,但对她来说却值得记录的时刻。去年,大众点评评论区几乎成了她的电子生活存档,遇到什么就写在上面。

例如,在赞记龙凤礼饼店评论区她写到,“饿得要死的时候病急乱投医,闯进离我最近得饼店,买了刚出炉不久的椰汁包,结果就是惊艳。吃这个就像精神快充。”记录下了这个圣诞,饥饿的她与一个刚出炉的椰汁包的“奇遇”。

除了记录自己的线上“编年史”,广东特有的“帮衬”文化,也让她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

广州保留了很多横街窄巷,街巷里面有很多小店同时也是老店。解放后的老人家住在这里,开一家小店,子女长大婚嫁都在这一片街区,慢慢形成了摩登广州城里的“旧社区”。

她就爱去这些地方。“我很乐意去成为里面的NPC,去体验一下,感受街里街坊的感情。”

“我在线上给这些小店老店写评价,也是帮衬的一种。”在春季一匙看来,线上写评不仅诗记录生活,也可以“帮衬”到这些从阿公阿婆手上传下来的老店。

例如在金牛星食杂店的评价区,就记录着她走进食杂店帮衬店家的发心。

“现在其实很少见到年轻人用平时的语言描绘社区。大众点评评价区给了我们年轻一代一个空间,写社区饮食的文字,用文字帮衬他们。”

“很迷人的是,我用自己的表达,在帮助别人的前提下,记录下了只属于我自己的生活时刻。”

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里的好与坏,就变成了点评里的好评和差评。“我写差评很直接,不内耗。但是也不是随便拍脑袋写,专门为了泄愤那种。我基本都会写清楚理由,让人心服口服,为大家避雷。”

“大家在广州都很敢讲,如果你说的没道理,有人会在评论区跟你吵。所以差评一定要有理有据”。

这些喜忧参半的生活小品,只言片语汇聚的都是你、我、每个普通人的生活点滴。

大众点评的评论区搭建了一个人们走进彼此叙事,深度连接的人与人的场域,让人们彼此“看见”、相互“帮衬”,体味生命的美好。

就像阿里.考里斯马基在芬兰三部曲中表达的那样,“上帝只恩赐上天堂的人,但是在地球上我们要互相帮助”。

04 普通人的流水账,伟大的日常

表达是每个人的权利。“谁要看普通人的流水账啊”这句话在大众点评是不成立的。

大众点评网友90后舒先生就把评论区当作了手账本,认认真真地记录自己和女友的恋爱二三事。

刚进社会的时候,两个人没什么钱,他就经常在大众点评“团券”,周末和女朋友一起去吃顿好的,两个人笑笑闹闹。

“我记得那年我刚买了辆电动车,每个月有那么一两天,专门跟女朋友去探美食。有的店虽然距离比较远,我女朋友还是会陪在我身边,跟我一起去吃。”

算算时间,两个人已经携手走过了7年,他的这场“恋爱纪事”也记了7年。

如今爱人依旧在侧,回看那些朴实的文字,脑海中浮现的都是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简单幸福的画面。

“我的文字没有高级的词藻,每个人都能写,但我觉得有价值的是生活记录,还有对别人有价值的信息。”

在这点上@ Mr.K和他有着同样的观点。

和舒先生所处的人生阶段不同,Mr.K俨然已经步入中年,家里两个可爱的孩子,爱跑马拉松,偶尔出差,除了工作就是和家人在一起。

“留痕”成了对他而言更为重要的事情。

“写评价已经变成我生活中的小习惯,上班路上写一些,午休的时候再写一写。以此为载体,通过记录自己去过的地方,把生活串联起来。“

在姜胖胖首尔自助烤肉的评论区有他给孩子过生日的记忆,在高魁刀削面的评论区有他们全家出动一起去大西北旅游的路线,在耳语江南的评论区有他解锁的新奇体验…

“也许等孩子们以后可以独立去的时候,看到我的评价记录,这些都是可以回忆的东西。”

在Mr.K看来,自己的评价正是因为“记录生活”的初衷,所以“保真实”。恰恰是这一点,也能真正为他人提供决策参考。

他举了个例子,每年参加马拉松比赛,都是更新的高频时间。这是因为为了帮助更多和他一样的马拉松爱好者排雷。“我一般会从多个维度提供入住酒店的测评,例如酒店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度、入住体验等等。”

除了马拉松和日常出游,Mr.K的流水账,还记了各种“实惠的小事”,让大家都实惠。

他前两年买了台新能源汽车,为此买了个充电桩的团购券,得到了实惠,他就觉得很有必要记录下来。

在通州九棵树东路站的小桔充电的评价区,他就写到:“这次在九棵树东路上,其他地方都满员了,意外发现这里还有位置,而且价格还便宜。在大众点评上团购优惠券,还能再便宜点儿。”

“其实有关充电桩,停车场点评上的信息比较少,我写的话开新能源车的人就可以知道,这个充电站可以买团购,充电体验也不错。”

“之前我还写过自行车选购,那天其实是带我小朋友去买车,三篇点评对应三家店都是挨着的,给其他用户一个对比测评,为其他家庭提供帮助。”

05 后记

散落在城市角落的各个据点,连同隐匿在点评评价区的只言片语,道出了大大小小的事情与情绪,就这样构成了生活的全貌。

值得注意的是,大众点评评价区的意义,远不止当代人的“电子生活存档”。

日常记录所赋予评价内容的“真实性”,使得这些电子日记更是广大用户吃喝玩乐的消费决策参考。过程中,评价作者不仅在记录中找到了生活的价值,也收获了帮助他人的“成就感”。

作为聚焦本地生活的UGC平台,大众点评也多举并措鼓励用户分享真实评价、保护用户分享真实评价的权利,同时通过建立大众评审机制等,与作者们一起,为广大用户提供真实有帮助评价内容。

在信息繁杂的时代,期待点评评价区,依然是另评价作者们和广大用户们纯粹分享和获得帮助的据点……(应受访者要求,本文均采用化名)

文 | 李慧颖 编辑 | 蔡玉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显微故事】,微信公众号:【显微故事】,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